Tuesday, 13 November 2012

李偉才 - 列根經濟學的騙局

信報   2012年11月12日

作為政策的指引,經濟學的兩大目標是如何促進生產,以及如何達至生產成果的公平分配。然而,過去三分一個世紀以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說(neoliberalism)十分成功地散播了這樣的思想:「增長」才是我們最應關注的,而注重「分配」不但沒有必要,甚至可能有害。這是因為任何注重「分配」的政策只會打擊人們創富的動力,到頭來只會損害經濟的發展,而窮人的境況會變得更差。

探照主流的論述,自列根於1980年出任美國總統以來,基於上述主張的「列根經濟學」(Reaganomics)為美國帶來了空前的繁榮。有人更把之後的日子稱為「大安逸時代」(The Great Moderation)。

列根政府鼓吹一套叫「供應面經濟學」(supply-side economics)的理論,論旨是「減稅會刺激經濟,政府的稅收會因此不減反增」。結果是,美國政府過去數十年來不斷削減公司的利得稅和富人的稅務負擔。

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一部分人終於醒覺過來。人們發現,五六十年代的美國雖然遠較今天的「均富」,而在社會福利、國民教育,醫療保障等各方面都較八十年代以後的完善(而最高稅率則達90%之多),但這一時期的經濟增長卻反而更高。更重要的是,廣大受薪階層都能分享到這一增長的成果。相反,自列根以來的這三十多年,GDP雖然續有增長,但工人工資增長速度卻遠追不上企業盈利的增長,不少行業的實質工資甚至不升反降。也就是說,增長的財富大部分被資本家所侵吞了。

客觀數據亦顯示,向富人減稅並沒有令政府的實質收入增加。所謂「供應面經濟學」,只是一場向富裕階層利益輸送的騙局。

經濟學家與社會學家的共同研究揭示,所謂「空前的繁榮」,背後原來是(1)更長的工作時間和更大的工作壓力,(2)更多的婦女投入勞動力市場(因為今天若是沒有夫妻的「double income」便根本難以維持家計),(3)大量「離岸生產」(即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減低了國內的通脹壓力,以及至為重要的(4)巨大的個人債務(特別是信用卡債務和房屋按揭),加上天文數字的國家債務。在這段時間內,金融泡沫迅速膨脹,美國的「三赤問題」(財赤、貿赤與外債)急速惡化。QE1、QE2和QE3只是為下一趟大爆破鋪路,「列根經濟學」的實質效果,是斷送了美國的前途。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2/11/blog-post_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