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鼴鼠從不罹癌,基因學家發現,如果盲鼴鼠體內癌細胞過多,這些細胞會用一種有毒的蛋白質自我摧毀。
盲鼴鼠生活在非洲東部、南部與中東地區的地洞中,是一種奇特的生物。其中裸鼴鼠是人類迄今所知的唯一冷血哺乳動物,牠們沒有痛覺,和達馬拉蘭隱鼠大概是僅有的社會性哺乳動物,這表示牠們生活在有階級之分的大型社群,而且就如同螞蟻或蜜蜂的社會,也有負責生殖的「女王」和「工兵」。
盲鼴鼠對於癌症免疫,2011年研究發現牠們體內有種基因,能阻止癌細胞形成,研究團隊原本認為,另外兩種抗癌鼴鼠可能具有類似的基因,但其實牠們體內的癌細胞還是可能會生長,只是一旦癌細胞產生危險性,這些細胞便會自我銷毀。
這兩種抗癌鼴鼠是猶太山盲鼴鼠(Spalax judaei)與戈蘭高地盲鼴鼠(Spalax golani),生活在以色列一小部分地區。羅徹斯特大學的Vera Gorbunova與研究團隊從鼴鼠身上取得細胞樣本,把樣本放在培養皿中,使細胞繁殖到在動物體內不可能達到的數量。最初這些細胞從七倍繁殖成二十倍,看起來都很正常,但是數量一超過二十倍,這些細胞就開始快速死亡。
研究人員觀察細胞死亡過程,發現這些細胞開始產生一種稱為IFN-β的蛋白質,導致「三天內大量壞死性死亡」,換言之,一旦細胞偵測到自己繁殖超過某程度,它們就自殺。
這和裸鼴鼠細胞的自我保護機制不同,裸鼴鼠細胞對於過度增加很敏感,所以細胞不會過度繁殖。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中,Gorbunova提出假設,認為盲鼴鼠幾乎完全生活在地底下的特殊習性,表示牠們「也許能夠長壽,包括形成有效的抗癌能力」,以齧齒類動物的標準來看,盲鼴鼠壽命十分長,通常能活二十年以上。
至於原因是什麼,目前尚屬假設階段,因為產生IFN-β的確切機制仍不明,研究人員希望此項研究最終能提供人類癌症的新療法。
from WIRED.tw http://wired.tw/2012/11/28/blind-mole-rate-cancer/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