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2 February 2012

奧巴馬接近“核時刻”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3274?page=1

20120221 17:32 PM

奧巴馬接近“核時刻”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愛德華•盧斯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上任之初,幾乎沒有哪個時刻,能夠比他對伊朗人民發表的“新年”視頻講話更好地表現出美國態度的轉變。在這次以一句波斯語的新年問候作為結束的講話中,奧巴馬向伊朗提出一個開啟“合作”新時代的設想。這與他在就職演說中的承諾一脈相承——“如果你們願意鬆開拳頭,我們將伸出手來”。

不幸的是,伊朗政府沒有理會奧巴馬的友好表示。不僅外界認為伊朗距離以色列所定義的“免疫區”——即屆時伊朗核武能力將不可逆轉的節點——只有咫尺之遙,而且伊朗還威脅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沒有什麼因素會比200美元一桶的油價更快導致全球衰退。同樣,沒有什麼比與伊朗爆發衝突的想法,更會讓奧巴馬的選舉高參們嚇出一身冷汗。

然而,華盛頓很多人正在把上述情況列為“可能”。白宮一些官員將2012年稱為“伊朗之年”。本來美國經濟將成為這一年的主題。那麼伊朗局勢可能成為奧巴馬淩晨3點被電話吵醒的原因嗎?

很多人有這樣的擔心。包括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的史蒂夫•克萊蒙斯(Steve Clemons)在內的一些人,正在談論奧巴馬即將面臨的“古巴導彈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正如尼基塔•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誤把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當作一個容易擊敗的對手、並因而試探他對古巴奉行的邊緣政策,在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心目中,他也認為奧巴馬容易被恐嚇到。

奧巴馬最不喜歡的外國領導人——內塔尼亞胡將在兩周後訪問華盛頓。圍繞他將於36向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發表的演講的宣傳,洩露了很多“天機”:以色列的導火索正日漸縮短。人們表示,免疫區正隱隱迫近。“所有問題——從伊朗的核時間表到以色列的‘紅線’——都表明,可能在11月之前對伊朗進行某種形式的清算,”克萊蒙斯表示,“這不一定意味著戰爭,但現狀不可能維持很長時間。”

即便伊朗像上周所顯示的那樣,真誠地希望與西方展開談判(這將在一段時間內消除有關戰爭的猜測),奧巴馬的共和黨競爭對手也將把該問題放在首要位置。週三,他們將舉行3周內的首次總統競選辯論。與以往一樣,廣告時間可能會播出一檔節目,呼籲奧巴馬將伊朗反對派武裝組織——伊朗人民聖戰組織(MEK)——從美國的外國恐怖主義組織名單上刪除。

據信,伊朗人民聖戰組織最近替以色列暗殺了多名伊朗科學家。其美國掩護組織向很多知名人士支付了巨額演講費,從紐約前市長魯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到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前主席霍華德•迪恩(Howard Dean)。很多共和黨候選人也支持取消對其的禁令。

另外還有拉斯維加斯博彩業大亨謝爾登•埃德森(Sheldon Adelson),他向“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捐款1000萬美元,支持紐特•金裏奇(Newt Gingrich)參加共和黨競選。據估計,埃德森身價高達220億美元。他已表示,無論誰贏得共和黨的總統競選提名,他都會全力支援。埃德森用於影響美國大選的花銷可謂沒有上限。按照非官方的說法,奧巴馬的競選活動希望籌資10億美元,尚不及埃德森財富的5%

大多數美國人是通過他對於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慷慨認識埃德森的,相比之下,以色列人則將其視為內塔尼亞胡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埃德森是以色列頗具影響力的日報《Israel Hayom》(現更名為Israel Today)的所有者。該報紙是內塔尼亞胡的熱情支持者。“內塔尼亞胡是一位共和黨人,”以色列國防部長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的前顧問丹尼爾•利維(Daniel Levy)表示,“謝爾登•埃德森是他的朋友。”

埃德森對共和黨辯論的影響一直十分直接。在多數問題上,候選人一直受草根民眾情緒的推動。在伊朗問題上,埃德森則領導著一批數量較少的選民。衝突並非和風細雨。“如果奧巴馬再次當選,伊朗將擁有核武器,”羅姆尼表示,“如果你們選我,伊朗將不會擁有核武器。”羅姆尼上周曾與埃德森進行過一次被描繪為“友好的”會晤。

除了美國國內有關伊朗的辯論通常所具備的超現實特徵之外,實際上,奧巴馬實施了伊朗曾面臨過的最嚴厲制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制裁只會更為嚴厲。今年7月,美國和歐洲將對伊朗石油實施全面禁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孤立的伊朗,正顯示出越來越多的承壓跡象。現在是考慮開戰的合適時機嗎?

與以色列通常的情況一樣,真正的故事可能與表面大不相同。“如果以色列計畫攻打伊朗,他們不會一直談論這個話題,”頗受尊敬的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外交政策分析師摩西•納伊姆(Moises Naim)表示,“攻擊的目的就是出其不意。”

當形勢到了緊要關頭,幾乎無人能夠想像奧巴馬會下令攻打伊朗,或者給以色列開綠燈。那樣做可能帶來災難性的結果,而奧巴馬並非魯莽之人。然而,讓伊朗相信這一可能性,或許正中他的下懷。此外,出於政治考量,奧巴馬還必須避免在大選期間與以色列鬧翻。人們把伊朗衝突視為“黑天鵝”,認為它可能會斷送奧巴馬連任的機會。但真正的意外,或許是奧巴馬和內塔尼亞胡相處得看上去有多麼融洽。

譯者/梁豔裳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blog.yahoo.com/mesg/mesg.php?type=error&key=article_not_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