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7 February 2012

壟斷問題充斥香港

經濟日報 2012年二月三日 

撰文:石傲枝
欄名:枝梧以對

香港市場因壟斷而出現的反競爭例子,多不勝數。較近期且廣為人知的,是約兩個月前的「阿信屋事件」。簡而言之,就是一家薄利多銷的零售商,以低價出售一款汽水,價格比主要超市平宜得多,卻收到供應商通知,說其售價過低,建議其加價。「阿信屋」不願跟隨加價建議,寧願停止供應該款汽水,這決定據報竟換來供應商停止供應其他貨品。

供應商話事 符合商業邏輯?

坊間有個奇怪的說法,辯稱:「自由市場中供應商當然可以自由定價及決定是否供應某一零售商,因此這是自由市場正常現象云云,無需干預。」問題是,這個決定符合商業邏輯嗎?

作為一個供應商,除非貨品是以高昂價格作品牌型像的奢侈品,否則反正供應價也定了,供貨越多利潤越高,當然以零售商增加銷量為樂。零售商願意減價促銷,供應商拍手歡迎還來不及,豈有反而建議零售商提價的?

「阿信屋事件」被指是因「阿信屋」低價搶生意,有壟斷地位的超市集團因此向供應商施壓,要不逼「阿信屋」加價,要不就停止供應。此指控是否屬實,我們無法證明,因為我們還沒有競爭法及相關機構可以作出調查。但如上所述,能讓供應商作出如此不合商業邏緝的決定,除了受外力影響這可能外,難道說供應商真是傻的嗎?

佳寶超市也加價 或被供應商施壓

相類事件在香港一點也不陌生,九十年代「家樂福」及「蘋果速銷」進入香港市場時,據報也面對超市向供應商施壓限制競爭的情況。近年興起的「佳寶超市」,據其創辦人訪問中透露,在公司發展初期也面對供應商無理的不合作,而「佳寶」近期被指加價,也有說是因為無法擺脫競爭對手對供應商施壓的影響。07年中文大學的一份調查明確指出,香港大部份供應商受主要超市壓力,無法正常供應其他競爭者,印證以上超市壟斷施壓之說,並非無的放矢。

除了超市零售行業外,其他行業商戶利用壟斷地位,壓抑其他正常商業競爭出現的指控,亦屢見不鮮。某些屋苑容許同系電訊公司寛頻設施,卻長期以各種技術理由禁止或延誤競爭對手鋪設光纖;汽油公司都幾乎同時決定加減價時間,而且都以近乎相同速度加快減漫,卻竟然沒有一間公司嘗試比對手減得快去搶生意;電力公司近乎無限制地隨意加價,在產能過剩時仍增加發電能力以用盡法定加價幅度,在外國例子證明聯網或廠網分拆可行的時候,卻力稱香港不可引入競爭。

當然,如前述,要力證以上都屬不合理壟斷,在未有競爭調查機構前,舉證相當困難。但看到擬似反競爭例子繁多,俯首即拾,實在很難說香港沒有壟斷的問題。

之後我會討論壟斷產生的其他問題,以及香港社會漸趨壟斷的情況。



from 石傲枝文集 http://www.ojeerock.com/2012/02/blog-post.html?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ojeerock%2FoxEY+%28%E7%9F%B3%E5%82%B2%E6%9E%9D%E6%96%87%E9%9B%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