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志森
編者按:特區官員盲目主催香港和大陸的融合,認為愈多內地人來,融合度更快,香港的繁榮就愈有保證。但剛剛相反,這種沒有規劃的融合,正在大大侵蝕香港的核心價值,引起港人更大的焦慮和恐慌,更強的不滿和反彈,令香港的人心更難回歸。
這邊廂,香港人氣最盛的網上群組—高登討論區,網民集資在暢銷報紙刊登全版廣告:一隻貌似蝗蟲的物體,壓在九龍半島的獅子山頂。斗大的標題:「香港人,忍夠了」「你願意香港每18分鐘花$1,000,000養育『雙非』兒童嗎?」「強烈求政府修訂基本法24條!阻止大陸雙非孕婦逃難式入侵香港」。
那邊廂,內地網民回擊,一幀海報在網上瘋傳,兒子騎在爸爸的脖子上:「因為你是兒子,所以爸爸每年$210000000000送給你!大陸人,接受了!」「如果不是大陸人把你當兒子養,你們早就完蛋了!」「強烈要求不能再讓不懂事的兒子騎在脖子上了!給兒子暫時斷水斷電斷糧!」
香港部份網民用「蝗蟲」來形容內地人,非自今日始。用爸爸養兒子來形容兩地關係,「沒有自由行,香港死定了」,在內地廣泛流行,不少內地同胞,對此深信不移。兩地矛盾,發酵已久,現正急速惡化,已經浮上水面,當權者還能視而不見嗎?
曾幾何時,華東水災、汶川地震,港人慷慨解囊,千萬甚至上億的捐款源源不絕,有些香港人甚至無私獻上自己的生命。兩地人民的關係,由血濃於水,唇齒相依,突然變成水火不容,劍拔弩張,香港回歸這15年,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先從一罐奶粉說起。
半年多前,我還是電台聽眾來電節目主持人(港人稱為「烽煙」節目),一位焦慮的爸爸,訴說他花了整天時間,走遍九龍新界,為他出生不久的兒子四處買奶粉的經過,但無論是集團連鎖店還是個體藥房,都說賣光了。他親眼看見,一些貌似內地同胞的顧客,把一箱一箱的奶粉買走。孩子瀕臨斷奶,這位爸爸光火了,他大聲質問:特區政府為何甚麼都不做,任憑大陸人把奶粉搶光?!
這只是剛剛開始。香港的奶粉荒在入口供應增加後,迅即解決。但隨之而來的產婦床位爭奪戰,卻愈演愈烈,至今無法平息。有些香港媽媽剛剛懷孕就開始到醫院發記找床位了,但仍是額滿。準媽媽挺著大肚子上街遊行不知多少次了,但除了一些小修小補的措施外,始終拿不出有效的辦法來。
即使父母都是內地人,孩子在香港出生就可以拿到香港居留權,實在太吸引了,教育、醫療、福利、房屋的權利,通通都可以享有。內地中介公司到港旅遊產子服務一條龍,由闖關到產床到月子賓館待產,收費動輒10萬元以上,願意付出高昂費用為孩子取得香港居留權的內地父母,大不乏人。香港統計署的數據顯示,在香港出生的「雙非」嬰兒,2001年是620名,到2010年升至32653名,上升超50倍,數字還在繼續狂飊。
香港媽媽與大陸人爭奪的,不只是醫院產床,還有政府診所的嬰兒疫苖、幼稚園,然後隨之而來的小學、中學學位,都令香港家庭感到焦慮和恐慌。
一切都是盲目推行自由行惹的禍。香港只是一個只有1,000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人口超過700萬,已開發的面積僅佔四分一,人口密度世界第三。內地開放自由行當然可以帶動香港的經濟增長,就業機會增加,但2003年推出的自由行,到今天已一年接待近3000萬人次的內地遊客,能吃得消嗎?。銅鑼灣、旺角、尖沙嘴等遊客區,很多香港人都不敢去了,名店林立的廣東道,已經「淪陷」了再不說廣東話了。
自由行帶來的,不止旅遊消費,還有愈趨激烈的兩地衝突。本來是單純的旅遊,變成了生育、變成了居留權,變成了搶學位,變成了爭奪日常生活的資源,再加上部份內地同胞在香港掃名牌貨的氣焰,大款狂炒豪宅推高香港樓價,個別內地遊客的極不文明不衛生不禮貌的行為,還有那駐港黨官對香港內部事務頤指使氣使的嘴臉,使香港人覺得領域被侵佔,資源被搶奪,權利被限制,感情被傷害。年初發生禁止港人拍攝的D & G事件,只是這種焦慮與恐慌情緒的一次小爆發,容許內地人開車進入港境的「自駕遊」,已經引起港人的激烈反對,處理不好,更大的衝突還在後頭。
香港是個移民社會,大部份香港居民,都是大陸移民的後代。歷史上,無論政治經濟文化和資源,兩地都關係密切,更是唇齒相依,香港就像一個大熔爐,無分彼此,海納百川,包容多元,這就是香港賴以成功的關鍵原因。
這種論述,三、四十年前或許準確。還記得六、七十年代游水偷渡來港的大陸同胞都這樣說:朝著最光亮的地方游過去,那就是香港了。曾幾何時,香港是大陸同胞嚮往的燈塔:自由、法治、個人、機會….大陸同胞避秦南來,定居香港,很快就認同香港核心價值,服膺香港規則,融入香港生活,以身為香港人為榮。
物換星移,大國崛起。今天,來香港產子、掃貨、買樓、旅遊、移民的內地人,他們嚮往香港的又是甚麼呢?是自由經濟讓他們炒賣瞬間獲利?是特區護照予他們可以享有周遊列國的方便?是香港法律作為他們灰色財產的保護傘?是高幹將家庭成員成功抵達西方世界的跳板?他們有些利用香港的自由法治和人權的庇護,卻仍擁抱著大陸的特權不放。他們並不一定嚮往香港的核心價值,而是把香港作為謀取利益的舞台和工具。
特區官員盲目主催香港和大陸的融合,認為愈多內地人來,融合度更快,香港的繁榮就愈有保證。但剛剛相反,這種沒有規劃的融合,正在大大侵蝕香港的核心價值,引起港人更大的焦慮和恐慌,更強的不滿和反彈,令香港的人心更難回歸。
(作者為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
from 陽光時務 http://www.isunaffairs.com/?p=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