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7 February 2016

人民币汇率头顶的悬剑:央妈注水的账本



吴裕彬

过去半年以来有些事让我担心中国人民银行在利用一些会计化妆术和金融衍生物掩饰外储消耗的规模。在中国外汇管理局官网读到:“(如下图所示)2015年7月,银行远期净售汇975亿元人民币(用外汇远期合约售出美元的人民币计价),8月银行远期净售汇4284亿元人民币。”后发现,2015年8月银行远期净售汇是头7个月远期净售汇均值的5倍多。巧合的是8月份正是中国央行创下最高单月外储消耗额记录的月份–为硬撑人民币汇率,其共消耗939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央行在硬撑人民币汇率的过程中,遇到了外储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推理一步,我怀疑中国央行在利用其代理服务器(执行其公开市场交易指令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表外交易掩饰其外储消耗的速度和流动性不足的尴尬。比如代理服务器利用远期净售出美元来支撑人民币汇率,然后和中国央行签订美元外汇期货合同,以便在将来某个时间从央行手里拿到美元来履行这些售出美元的外汇远期合约。后来我的想法被高盛研报证实。高盛在去年十月中的一份研报中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利用了远期外汇合约,外汇委托贷款等交易形式,通过充当其代理服务器的中资银行干预人民币汇率,并掩饰其外储消耗的速度。人民银行的这些代理服务器可能利用自己的外汇期货头寸帮助其应对资本外流对美元的巨大需求,同时央行与这些代理服务器签订外汇期货合同,来对冲他们的期货头寸。”

这些情况再结合人民银行外储资产减少的数据,让人深感大为不妙。2015年8月外储消耗939亿美元;9月份消耗432.6亿美元;10月份增113.9亿美元;11月份消耗872亿美元,12月份消耗1100亿美元(创有记录以来当月最大,打破同年8月的记录)。中国2015年全年累计消耗外汇储备5126.6亿美元,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年度记录。201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84万亿美元,所以2015年人民银行共计消耗了13.35%的外储去死扛人民币,这个数据堪称惨烈,可谓是得陇望蜀的要追赶1997年的泰国,而泰国在1997年最高消耗了30%多的外储来扛汇率,期间也大规模的动用了外汇期货来死撑泰铢。结合我接触到的其他数据我基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央行外储资产中的流动性头寸应该在5500亿美元左右。照这样死撑下去,到今年8月份左右,外储资产中的流动性头寸恐有耗尽之虞。

(今年一月为硬撑汇率,外储消耗达1400亿美元,创最高记录。外储消耗速度在加快,照这个速度,再过几个月外储就要触及依据IMF标准的2.8万亿美元的警戒线)

除了外汇期货之外,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委托贷款也值得关注。目前外管局对于外储委托贷款的余额总量一直是讳莫如深,然2014年年中就有业内人士推算其规模在3000亿美元左右。外储委托贷款作为委托贷款的一种,委托人是国家外管局。外管局委托商业银行将前者所持有的外汇储备以外汇贷款的形式借贷给需要用汇的企业。外汇储备委托贷款是央行把外储资产传输给其代理服务器的一条重要渠道。可怕的是,由于作为委托人的外管局不具备贷前审查、贷后管理等商业银行风控能力,这些被输送给代理服务器的外储资产的风险管控完全依赖被委托的代理服务器。这让我想起了目前中国目前风行的P2P金融,你把钱投给了他们,你完全不知道他们用这些钱投资了什么项目,有多大风险。外汇储备委托贷款是不是P2P金融精神在中国央行层面的体现?须知风控可是金融安全的生命线啊。

考虑到目前不少充当人民银行代理服务器的中资行都在经历越来越严重的美元流动性短缺,笔者有理由怀疑这些代理服务器可能利用外汇储备委托贷款渠道输送过来的外储资产做了不少高杠杆的质押融资,以及外汇期货等金融衍生物交易来筹措美元流动性。

人民银行和其代理服务器之间的这些交易让我想起了安然用来修饰账目的合伙公司以及汉能的关联公司。鉴于人民银行动用的会计化妆术和金融衍生物背后的高杠杆,中国的外储数据和现实比较起来很有可能成了科幻小说。

鉴于人民币汇率保卫战形势愈发严峻,且有往持久战发展的趋势,中国政府应该着手审查人民银行与其代理服务器之间的交易账目,特别是表外资产和表外交易,以及这些交易涉及的外储资产规模和金融杠杆,切实做好风控,防止事态至失控才真相败露。

另外由于我已在《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金融本质》一文中揭示人民币汇率稳定对美国资产价格的稳定和美联储加息副作用的控制意义重大,我建议中国政府可据此强烈要求美联储和人民银行签订外汇互换协议,因为人民银行的外储流动性头寸难以持续支撑人民币汇率,如果美国拒绝,那么,对不起,中国撑不住了,可以宣布放弃外汇管制,让人民币一跌到位。阿根廷比索一天跌了41%,目前市场反应积极,人民币虽然不必这么极端,但是时候从死撑的位置考虑逆向思考一下了。人民币一跌到位,热钱投机者深度套牢,恐只有锁仓去度假一途,如此一来短期热钱就变成了长期的站岗哨兵。另,A股PE值高估举世诟病,若人民币显著贬值,则A股就有价廉物美之可能。等资金都有了耐心,不再快进快出了,中国可以再给他们讲慢牛的故事。

目前人民银行的这种对抗金融经济周期的硬撑人民币汇率的高杠杆操盘方式是极其危险的,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10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