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8 February 2016

中国企业全球疯狂“扫货”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如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中国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收购公司。这种趋势今年可能延续下去。
根据Dealogic数据,年初至今的短短一个多月,中国企业已公布了82宗海外兼并收购交易,总金额高达730亿美元。去年同期则为55宗,涉资仅62亿美元。
中国企业2015年在海外“扫货”的速度惊人,607宗并购交易创下112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
安永(EY)本周发布报告称,2015年,德国成为中国对欧投资的头号目的地,中资集团共计收购了36家德国公司,而2009年仅收购了2家,规模 最大的中德交易是复星集团斥资2.1亿美元收购私人银行Hauck &Aufhäuser。英国排名第二,有34家公司被收购;法国排名第三,有20家公司被收购。
普华永道上月底表示,相当多中国企业存在业务转型需要,且国内流动性相当宽松,大量资金寻找合适项目,因此今年中国并购交易将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势头,科技和金融业将成为并购交易高发区。
中国企业豪掷资金大举收购海外公司的举动不禁令人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当时,日本经济泡沫逐步进入高峰期,日本企业界掀起了进军美国房 地产和金融业的狂潮。1985年至1992年期间,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高达3524亿美元,资金主要流向欧美。日本投资者购买了价值720亿美元的美国 房地产。其中,三菱地产以14亿美元收购美国纽约市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80%的股权,被看作日本海外投资狂潮的重要标志。
不过,当时的日本企业海外并购盛宴和中国企业如今的行为发生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之下。
当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而中国经济增速现在则已放缓至25年最慢水平,渴望实现增长的中国企业因此通过购买海外资产来养活自己。“随着国内经济放 缓,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外延式并购来作为公司成长的补充。”瑞信新兴市场投行和资本市场部门负责人Vikas Seth对美国金融资讯网站Business Insider说道。
日本企业大举进行海外扩张始于1985年。当年,以美国为首,加之英国、法国、日本和西德五国财长在美国纽约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定”(Plaza Accord),以令美元贬值,刺激日元升值。此后,日元走上了长达10年之久的升值之路,汇率从250:1一路攀升至87:1,升值近三倍。这刺激了日 本向全世界输出资本的热情。
如今,中国企业活跃的海外并购发生在人民币打破单边升值的现实及预期之下。2015年1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贬值达7.18%,且当前贬值 预期仍存。德意志银行、美银美林等投行近期甚至呼吁全球联手干预汇市,签订“新广场协议”,以支持人民币、压低美元。凯威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Cadwalader)驻北京和香港的合伙人Rocky Lee说,人民币贬值及仍将继续贬值的预期推动中国企业赶在外国资产价格变得更高之前进行收购。
中国政府也支持企业“走出去”。这普遍被认为是中国将国内庞大的过剩产能转移至海外的举措之一。
中国企业频繁而数额庞大的海外并购交易也有一定负面效果:助推了中国资本外流数据,因为这些出境资金也被计算在内。Dealogic数据显示,2015年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总额占了外流资本的10%-20%。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闻从未间断:
●全球最大家电生产商海尔集团耗资54亿美元收购通用集团(GE)全部电器业务。
●中联重科向美国起重机和建筑机械生产商特雷克斯公司(Terex Corporation)提出收购要约。
●重庆财信企业集团与芝加哥股票交易所(CHX)签署最终收购协议。
●万达集团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创下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桩文化并购交易记录。
●中国化工集团击败美国农业巨头孟山都(Monsanto Company),宣布将以430亿美元现金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巨头先正达(Syngenta)。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最大收购案。
●中化集团出资9.25亿欧元收购德国特种机械制造商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这是中国国有企业迄今在德国的最昂贵收购行动。
●中国化工还收购了瑞士能源与商品交易商Mercuria公司12%的股份。
●美的集团提高了对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集团(Kuka)的参股量,持股比例从约5%上升到10.22%。
●北京控股愿以18亿欧元收购德国EEW垃圾能源公司(EEW Energy from Waste),包括债务在内。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602/%E4%B8%AD%E5%9B%BD%E4%BC%81%E4%B8%9A%E5%85%A8%E7%90%83%E7%96%AF%E7%8B%82%E2%80%9C%E6%89%AB%E8%B4%A7%E2%80%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