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8 March 2015

以色列大選:內塔尼亞胡連續第三屆當選

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在以色列大選的最後時刻扭轉形勢獲勝,即將連續第三屆出任以色列總理。
3月18日(周三)上午,以色列大選的選票已經基本點算完畢,內塔尼亞胡所領導的利庫德集團(Likud Party)取得約24%的選票,對手中左翼猶太複國主義聯盟(Zionist Union)則獲得19%。
美聯社消息指,利庫德集團在國會120個議席當中取得了30席,猶太複國主義聯盟則取得24席。
猶太複國主義聯盟領導人伊扎克·赫爾佐克(Yitzhak Herzog)目前尚未承認落敗。
選舉結果最終確定之後,內塔尼亞胡將連續第三屆任以色列總理,總計任期數則是第四屆,這意味著他將成為以色列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理。
他的當選也意味著以色列將成立新的聯合政府。
BBC記者馬克·洛文(Mark Lowen)報道說,內塔尼亞胡在最後時刻再次提出右翼路線方針,否定了讓巴勒斯坦建立政府的可能,而這可能是他最終獲得多數選票的原因。
中左翼領導人赫爾佐克目前尚未正式承認競選落敗,並在較早前聲稱他將「繼續戰鬥」。
他的中左翼猶太複國主義聯盟曾期望他們能夠建立起另一種架構的聯合政府,但隨著內塔尼亞胡獲得多數選票,赫爾佐克將內塔尼亞胡趕下台的希望在最後時刻迅速破滅。
赫爾佐克在最後時刻的渺茫希望可能是將阿拉伯聯合政黨(The Joint Arab List)拉攏過來,但這個在之前民調排在第三的政黨已表明不會參與組建聯合政府。
旗鼓相當
較早前,以色列大選投票站的出口民調曾顯示,兩個主要正常難分伯仲。
在投票結束時,以色列兩家電視台曾估計,雙方在120個席位的以色列國會中將各取得27席,而雙方都將需要對方的支持,組成聯合政府。
內塔尼亞胡曾在特拉維夫的一次演講中提前宣稱自己獲勝,向支持者形容利庫德集團的一次「偉大勝利」,表示結果被預期中更好。
中左翼猶太主義複國聯盟則指這些言論是「吹風」,並表示這些說法「言之過早」。
在投票前夕所進行的民意調查當中,利庫德集團一度落後於中左翼猶太複國主義聯盟。
赫爾佐克曾表示以色列的民眾「想要改變」。
BBC記者凱文·康諾利(Kevin Connolly)在特拉維夫報道指,利庫德集團的聯合政府組建方案似乎比中左翼猶太複國主義聯盟所主張的路線要容易得多。
內塔尼亞胡將需要與世俗主義者聯合,並加上民族主義政黨猶太家園黨(Jewish Home)以及代表極端正派猶太主義的沙斯黨(Shas)等組成政府。
赫爾佐克的選情一直不俗,但是他所需要的聯合政府組織架構似乎對他不利。
內塔尼亞胡曾表示,如果他第四度當選,將不會允許巴勒斯坦組建政府,而猶太複國主義聯盟則對成立巴勒斯坦政府的解決方案表示支持,並且承諾會修補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以及國際社會的關係。
(編寫:列爾 責編:蕭爾)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5/03/150318_israel_election_netanya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