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March 2015

台湾民众将矛头指向大企业

来源: 
斗轉星移博客
台 北市长柯文哲近来频对“前朝”开发案猛批。远雄大巨蛋“无法无天”、“从头到尾看起来都是问题”;台北松山文创园区“太过商业化”、“古迹不该拿来变卖, 美国人再穷也不会把自由女神像卖掉、法国人也不会卖掉巴黎铁塔”;“台湾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有关系的没关系,没关系的有关系的社会”。
在台湾,“敲打”部分大企业的倾向在加强。尤其在去年11月的统一地方选举中执政的国民党遭受大败之后,被认为与该党关系密切的企业的业务陷入停滞的事例不断出现。其背景是台湾年轻人失业率上升等所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
鸿海精密工业此前从台北市取得业务权,正在建设IT综合商业设施。不过,这一被称为“台北秋叶原”的项目却被“叫停”。原因是12月上任台北市长柯文哲(立场倾向在野党)认为鸿海的中标价格过低,要求重新进行调查。
因此而大怒的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在各主要报纸上刊登批评广告,工程也一度中断。不过,社会舆论却倾向于支持柯文哲。柯文哲正在加强对公共事业动刀的姿态,例如迫使建设“台北大巨蛋”的远雄企业团更改合同等。
与大企业争锋相对的姿态之所以赢得了喝采,是因为台湾年轻人的不满正在加强。由于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台湾2014年上半年工业及服务业平均月薪 在考虑物价变动率之后,降至低于1998年的水平。15~24岁年轻人2014年平均失业率达到12.63%,是所有年龄段(3.96%)的3倍。
台湾最大在野党民进党派的智囊团台湾智库副首席执行官赖怡忠表示,以大企业为主的很多台湾企业为降低人工费将工厂迁往大陆,使得台湾民众觉得就业机 会被夺走,工资也难以上涨。据赖怡忠表示,采取对大陆和解政策的马英九政权和希望借支持国民党实现增长的鸿海等大企业在台湾民众眼中,被视为正助长贫困差 距的扩大。
收益多半来自大陆的食品企业顶新国际集团旗下企业也在去年秋季被曝光非法制造食用油。创始人家族等的奢靡生活也遭到批评。
受此影响,顶新其他旗下企业被银行切断融资,接连发生被迫撤出业务的情况。对顶新过于仁慈等批评成为马英九政权在地方选举中惨败的原因之一,而其政权也被迫将矛头指向大企业。台湾社会正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局面。
任意对企业进行批评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投资外流,不会给台湾的经济、年轻人就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倘若不满情绪已经高涨到必须寻找发泄渠道的地步,那足以说明台湾年轻人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根深蒂固。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恐怕也没有那么轻而易举。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03/%E5%8F%B0%E6%B9%BE%E6%B0%91%E4%BC%97%E5%B0%86%E7%9F%9B%E5%A4%B4%E6%8C%87%E5%90%91%E5%A4%A7%E4%BC%81%E4%B8%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