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5 October 2014

灰記客:「佔領」內外的撕裂與麥卡錫主義

IMG_0434十月十四日政府挾「主流民意」佔領道路,影響民生之名,以拆除路障為名,驅趕示威者為實,金鐘道及銅鑼灣軒尼詩道西行車線通車。疲困的「佔領」運動處於守勢,隨時會被清場。
IMG_0442十 四日晚十一時左右,一群示威者突然搶佔龍和道與警察對峙,大批留守夏慤道示威者趕往聲援。最終一批被群眾包圍的警察悻悻然撤走。但龍和道被佔領三數小時, 警方重返清場,然後乘機濫用暴力對待留守者。有高舉雙手的示威者被警察近距離噴射胡椒噴霧,有記者表露身份仍被警察打,無線電視拍攝到在添美公園紮營的示威者被六名警員拖出毒打四分鐘。但警方發言人竟指沒有示威者受傷,只說有四名警員受傷。
這裡要一提,就是被認為擔當了政府喉舌角色的無線新聞,之所以能把警察私刑的新聞播出,除了前線記者及攝影師,以及中層編輯、採主秉持新聞專業,也 因為正值凌晨,高層不在,不能作出干預。而悲哀的是,那段時間絕大部分市民已在睡夢中,看到的人很少。而早上,有政府喉舌情結的新聞最高層作出干預後,新 聞被刪改,描述警察打人的旁述消失了。事後,不少無缐記者聯署聲明抗議管理層做法,亦屬忍無可忍之舉。
警方除了連日來放縱黑社會分子及滋事者暴力對待示威者,自己也「回復」六、七十年代「有牌爛仔」的作風,濫用私刑,與大陸公安同行看齊。雖然有監警 會成員及泛民議員要求撤查,觀乎以往警察投訴課及監警會的「業績」,加上警警相衛的傳統,事能是否得到公正處理,涉嫌刑事罪行的警員會否受到法律制裁?都 不可輕言樂觀。
社民連圖片社民連圖片
如果說警方會在「壓力」下調查涉用私刑的警員,警氓合作破壞法治,藐視法庭禁令,則有關當局仍未有正視。事緣被「反佔中」滋事者圍堵的《蘋果日 報》,十四日凌晨零時許申請了法庭禁制令,不准滋事者堵塞報社通道,阻撓運出報紙。但警察竟然教唆滋事者不要接禁令,有人甚至撕毀禁令。而警員一直縱容滋 事者阻截準備運出報紙的貨車「檢查」。這種警氓一起藐視法庭的做法,為香港法治和言論自由敲起喪鐘,支持言論自由和法治的香港人,即使喜不喜歡《蘋果》, 都必須嚴辭指摘警察和滋事者。
香港的民主運動,以及「僅餘」的一些人權和法治岌岌可危。北京最高當局已把「佔領」運動定性為「顏色革命」,雖然眾多傳媒已報道,北京要求香港當局「不妥協,不流血」,但暴力清場的陰霾實實在在,清場後大規模「秋後算帳」行動可預期。
而特區政府在主流傳媒及建制派配合下,「成功」把爭取「真普選」的運動的焦點,放到堵路所造成對民生的種種不便,挑起眾多持保守觀念市民的情緒。
「不論爭取甚麼,為甚麼要影響其他市民的日常生活?」的確,「佔領」/堵路一定會影響部分商戶的生意,也會對部分市民造成不便,不可能完全避免。
「佔領區」被主流傳媒形容為「危險」,「威脅」著市民「正常」生活秩序的「三不管」地帶,學生被「利用」,示威者收錢等謠言滿天飛。這是政府繼警察 暴力清場及黑社會清場不果後的強大民意戰。而相信只看主流傳媒,不去「佔領區」親身「體驗」的市民佔大多數,當中接受政府單方面的宣傳而敵視「佔領」運動 相信不在少數。
「不要影響別人」或「唔好阻人搵食」,仍是港人根深柢固的價值觀,甚至因此而默許警察及親政府滋事者的暴行,灰記在街頭多次聽到示威者抵打、抵死的 話。這是「佔領」運動在民意爭奪戰中的重大難關。如果說雨傘革命/運動,佔領街道是一代年青人的「覺醒」,但這種「覺醒」仍未能「感染」,甚至觸怒大多數 「搵食至上,唔好搞亂香港」的中老年人。
這種市民之間,甚至父母子女、親人之間因「佔領」而出現的撕裂,正被建制和政府利用,所以有人提出「忠告」︰「佔領街頭,還是佔領人心?」但「時不我與」。
事到如今,「撤也難,不撤也難」,大部分留守者只能「被動」地等候特區政府和警方的舉動,然後作出反應。希望每位留守者都能堅持非暴力抗命的原則, 是否被捕也好,都能為這場和平、「理性」得教全世界觸目的民主運動劃上「莊嚴」的小結。往後繼續努力不懈抗爭及爭取民心,走這艱難重重的民主路。
而大規模拘捕、政治檢控、進一步收緊香港人的自由(例如中央政策組顧問王卓祺已建議重推23條),都是可預期的「秋後算帳」。而「秋後算帳」前,立法會建制已急不及待通過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佔中」,為鎮壓爭民主的聲音打頭砲。
立法會利用特權法查「佔中」,令灰記想起1950年代初美國的麥卡錫主義,在美國瘋狂反共年代,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利用美國大眾懼怕蘇聯/共產主義 的心理,鼓吹成立聽證會/委員,「調查」非美/共產黨活動,在沒有足夠證據下,利用傳聞、謠言「捉鬼」(witch hunt),把很多不願意隨波逐流,希望保持獨立思考的人,打成共產黨同路人,甚至共產黨人。不少政府僱員、電影及文化界人士、教育界及工會人士受影響, 千計人士受迫害,弄至人人自危。有人被解職、有人被監禁,有人甚至因此自殺。除此之外,同性戀者亦受到嚴重迫害。
不過,美國始終是講求法治的地方,很多指控後來被法庭推翻,指違憲(美國憲法保障言論和思想自由)。而麥卡錫的胡作非為,終於引起民主黨議員的反 彈,1954年國會通過對麥卡錫的「審查」,三年後麥卡錫病逝。但對受害者已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美國人亦以此為鑑,麥卡錫主義成了利用群眾恐懼心理反自 由的代名詞。
作為香港立法會議員,其中一個極重要職責是代市民監察政府,防止官員和公職濫用公權力。但建制把持的立法會,往往為濫權及行為不檢的官員/公職人員 護航。這次建制派議員甚至「效法」麥卡錫要「調查」市民自發的「佔領」運動,甘當政府的「爛頭卒」,向無權者開刀,是非常惡劣的先例。
麥卡錫主義告訴大家,利用民眾一些恐懼心理以及民族主義狂熱,例如美國人「恐共」,害怕被共產主義滲透,自由主義/共產主義者都不愛國,背後受蘇聯 指使等,所謂「非美」活動的「恐慌」下, 打擊異己。這次香港建制,特別有「土共」背景的建制,響應北京和特區政府,利用「愛國愛港」(其實愛國愛黨),「外國勢力幕後策劃」等迷惑性標籤,打擊異 己–挺身而出爭取民主的香港人。
他們不但要求特首要「愛國」愛黨,簡言之聽共產黨的話,也要求香港人「愛國」愛黨,否則不會把爭取普及而平等的選舉,即提名權、被選舉權以及選舉權 不應受不合理限制的訴求,演繹成反對派搶奪特區管治權,甚至港獨「陰謀」。把挺身而出爭取民主的人通通看成背後被外國勢力(這次是美國)利用。
事實上灰記在街上經常聽到「學生被利用」、「美國在幕後策劃」、「示威者肯定有收錢」等的說話。這些說話,相信與較早前壹傳媒老闆黎智英被「揭發」與美國前官員見面,捐款給泛民政黨及個別議員等有關。
這些「指控」都是老生常談,無他,泛民政黨一向缺乏缺財力,相比立法會第一建制大黨,在中聯辦關照下,每次籌款活動動輒數千萬,泛民簡直就是窮鬼。 「揭發」黎智英捐錢泛民政黨/議員,就是要切斷泛民其中一個主要財力來源,如果一些泛民議員不小心,涉及公職人員行為不檢(例如把錢放在私人戶口而解釋不 了),隨時有牢獄之災,「政治前途」盡喪。這是一箭雙鵰,相信建制把持的立法會調查委員會就此大做文章。
至於外國勢力,沒有人不知道黎智英親美(灰記也經常批評《蘋果日報》偏幫美國霸權主義的對外政策),他與美國前官員過從甚密並非犯法,正如董建華在美國政壇有很深的人脈關係一樣,不是甚麼罪行,除非有證據指控黎智英當美國間諜,或收受美國政府的利益做事。
至於李柱銘和陳方安生到美國遊說,要求美國政府/國會關注香港民主訴求,灰記雖覺得他們「徒勞無功」,但他們的行為「光明正大」,並沒有甚麼值得大驚小怪。查實他們的行為相當溫和,只是「乞求」美國關注香港人的民主訴求而已。
近代中國,有那個「正義化身」的革命黨不「勾結」外國勢力。被稱「國父」的孫中山,都曾經或曾經企圖與英美、日本以至蘇聯都「勾結」過,甚至為了 「革命需要」,出賣滿洲利益給日本也在所不惜。而現在動輒指摘香港「佔領」運動「勾結外國勢力」的中共,其實是外國勢力的產品,如果沒有蘇聯以及蘇聯支配 下的第三國際,中國共產黨根本不成氣候,更遑論短短不足三十年便奪取政權。
IMG_0074相反,香港人「合情、合理、合法」,循規蹈矩爭取民主三十年,未見成效。到現在才以非暴力公民抗命方式爭取,爭取的是有權公民提名特首候選人,立法會全面直選的制度, 是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承諾,港人應得的東西,並非以往那些中國暴力革命者要奪取政權坐江山。
偏偏那些以暴力奪取政權的人,一但擁有權力,就會千方百計保有自己的權力,國民黨如是,共產黨如是,即謂黨國體制,掌握政權的人往往把政權的得失看 成國家的興亡,這一點灰記在此博客說過N次了。這次上至政治局常委汪洋,下至一些退休小官僚如陳佐洱,都異口同聲指香港的雨傘/「佔領」運動是外國勢力干 預的奪權運動,在在都顯示一個曾經依附外國勢力的黨國主義者思想邏輯,所謂「沒有蘇聯老大哥,就沒有新中國」,沒有甚麼值得大驚小怪。
黨國主義者不肯明白香港作為國際城市,除了中共可以肆無忌憚滲透各政府部門,各階層各行各業,有「外國勢力」說三道四,有「外國勢力」希望利用某些 人替其做事,正常不過,中聯辦不是也有人員替外國做間諜嗎?關鍵還是講證據,香港那麼多國安/特務在辦事,就請拿出「裏通外國」的證據來。
香港之所以為國際城市,並非因為滿街間諜,而是因為大部分香港人都崇尚言論自由、法治和獨立思考,並為此而作出不同程度的付出。這次「佔領」行動起 初雖云由學生和「佔中」三子發起,但運動開展之後,市民自發程度很高,出錢出力在所不計(當然民間組織亦有出力),灰記和灰記的不少朋友,以及無數市民都 曾出錢購買物資,以供運動所需。這是包攬一切的黨國主義者,以及失去了理想,窮得只靠錢來動員群眾的「港共」/「土共」所不能想像的。
IMG_0282整 個「佔領」的氣氛以「護城」為主導,即所謂「自己香港自己救」,絕大部分人不想香港「沉淪」為一個中國城市,這樣對中國和香港都沒有好處。抗爭者希望香港 不受中國大陸那套專制人治的制度繼續「入侵」。而更重要的,更多年輕人發現現在的中港官商合謀的體制,只會把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少數權貴手中,青年和基層 (大部分青年出身於基層)根本沒有出路。他們看到閞放民主選舉,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是起點,即期望一個願意「聽命」香港人多過京港權貴的特首和立法會。而 不是現在的政治困局。
而中共所謂「奪權」,其實就是不甘於中港官商合謀這個體制被民意顛覆,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吧了(一些涉港過氣官僚也有子女在香港搵真銀)。
所以嚴格來說,「佔領」運動除了是「世代之戰」,青年人義無反顧的告別上一代的「妥協主義」,因為青年人已經「一無所有」,沒有其麼可以「妥協」外,也是 「階級之戰」,以基層青年為主的「一無所有」階級(灰記在此不想用無產階級),義無反顧地要改變已沒有所謂「向上流動」的政經秩序。
因此,這是一場其實十分「純粹」的運動,任憑一些倚老賣老的上一代權威如何對這場運動說三道四,都不會動搖「醒覺」了的人的決心。甚至橡膠子彈也不怕,流血也不怕的決心。
當然,一些「佔領者」的決心,未必得到大多數市民的體諒,但「佔領者」不是甚麼組織團體,他們不是要向市民/民意交待,而是向自己交待。這是與以往傳統運動「本質」上不同的地方,就是有一定數量的參與者下定決心「今天不站出來,以後站不出來」,他們再聽不進「組織」的話。
IMG_0267這 種自發自覺當然是好事,灰記就曾經深宵三、四時,在旺角「佔領區」親見看到,親耳聽到市民專心討論政事,反「佔中」的意見也沒有被壓下,甚至有青年人耐心 聽反「佔中」阿叔暢論兩小時。這種民主作風起碼令反對的人不會覺得「佔領」者一言堂,肯聆聽,即使功利地看,也是對運動很好的宣傳。
只可惜一邊有人展示民主作風,卻一邊有人急燥、缺乏耐性,輕則「濫唱」生日歌,阻止不合意的言論,重則驅趕不同意見者。說真的,一個、兩個人「膽 敢」到「佔領」區反「佔領」,未必都是來搞事,有些真的可能對「佔領」不理解,或受「佔領」影響而有怨氣。當政府壓制不同聲音,不讓市民消消氣,我們也懂 得指摘政府蠻橫無道,這些真心反「佔領」的人表達不同意見,讓他們消消氣,其實是聲稱爭取民主的「佔領」者應有之義。
更甚者,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佔領」開首數天便造謠「左膠」呼籲,在不同佔領區,特別旺角區貼出「提防左膠」的字句。並一度刊登社運人士葉寶琳、 陳景輝、林輝的照片,指他們「騎刧」運動,到處散播撤退訊息。特別繪形繪聲指葉寶琳曾到旺角及銅鑼灣「搞事」,但葉得知謠言後澄清根本忙得沒時間去旺角和 銅鑼灣。
這是十分惡劣的行為,如果政府和一些主流傳媒對「佔領」運動,歪曲失實的指控和報道是不可接受,令人憤怒的行徑,這些針對「佔領」運動內不同政見人士的造謠中傷,則更不可接受和令人憤慨。
大家出來爭取民主,都是因為反對中共專制,反對特區政府/建制與中共合流,而中港的統治術除了暴力國家機器,還有造謠中傷,製造恐慌,製造敵人,即 前述的麥卡錫主義。有趣的是,這群有麥卡錫主義傾向的「佔領」者,大都是極端反共反新移民,開口閉口指別是「共諜」的人,同當年美國瘋狂反共的保守勢力心 態竟然那麼吻合。歷史從來都離大家不遠。
不但被認為「左膠」人士被打擊,連學聯這個學生組織也被詛咒。詛咒者是一開首便對「佔中」冷言冷語的嶺大學者陳雲。不但詛咒,更是「暴力恐嚇」,說甚麼學聯死期到,甚至用粗言穢言罵這些學生代表,恐嚇使用暴力,實在有失學者風範。
事緣學聯聲稱十月十二日三時到旺角跟大家商量如何更好協調合作,但被陳雲他們解讀為到旺角「騎刧」運動,鼓動撤退。十月三日旺角受建制暴徒及黑社會 攻擊時,學聯確曾發出撤退至金鐘的呼籲。即使這是錯估形勢的呼籲,即使不同意學聯的一些看法,也不代表學聯不能在旺角出現。但陳雲「信徒」卻如著了魔一 樣,走到學聯代表出現的地方大肆叫囂,不讓人說話,甚至高叫「旺角唔屬於你地,返番金鐘」。幸而他們沒有跟足陳雲的呼喊,以暴力對待學聯代表,否則後果不 堪設想。
而諷刺的是,這些有麥卡錫主義傾向的「佔領」者,經常聲稱「沒有大會,只有群眾」,這個不代表我,那個不代表我。但別人在「佔領」區做一些稍不合意的事情便粗暴對待之。如十月九日有人打乒乓球、打邊爐、打麻將等,便不理三七二十一要驅趕之,完全無討論餘地。
灰記猜想這些打乒兵球等的人士,希望帶出「佔領」區的庶民公共性。事實上,長期「佔領」的話,總不能天天呆坐,天天討論政事,一點調劑也沒有。不 過,灰記亦覺得現在偏幫政府主流傳媒虎視耽耽下,特別打邊爐、打麻將會被人大造文章,並非合適的活動。事實上,活動發起人後來也出來道歉,足見他有承擔。
如果說打麻將、打邊爐「形象欠佳」,十月十日學生自發看許鞍華的社運電影《千言萬語》亦被粗暴干涉而腰斬,實在說不過去。看一些講述本土社會運動的電影,可以促進學生和市民認識和討論香港抗爭歷史,絕對是合適的活動,實在想不出有甚麼反對的理由。
這一連串事件反映有一群人把旺角「佔領」區看成他們的地頭,只准別人做他們認可的事。這種一言堂作風,與「沒有大會,只有群眾」口號不符。而灰記認為,「佔領」者可以不相信組織,正如一些豁了出去的年青人,但不能拒絕溝通和討論,劃地為牢。
IMG_0438特別政府已策動「反攻」,「佔領」形勢「岌岌可危」,不同「佔領」者需要的是更緊密的溝通和諒解,把運動所受的傷害減到最低,而非政權和建制慣常的麥卡錫式思維。


from 灰記客 http://greyreporter.wordpress.com/2014/10/14/mccarthyism-i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