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9 May 2013

巨量資料如何改變你的人生?趨勢大師Kevin Kelly:「自我量化」傾聽身體的聲音!

Photo: Ariel Zambelich/Wired

 

巨量資料(Big Data)就在我們身邊,舉凡購物、理財、發推特無所不在。但,什麼是巨量資料?

有些人認為,它代表超出你的筆電所能處理的資訊量;有人則說,它代表從不同來源調集的資料,看看能整合成什麼型態。

「我是攝影師,你的解釋對我意義不大。」斯莫蘭(Rick Smolan)在《WIRED》醫療研討會的開幕儀式現場說道。

巨量資料是地球的神經系統

斯莫蘭是製作公司Against All Odds Productions的執行長,他在會場碰到了Yahoo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他說,梅爾口中的巨量資料是「看著這個星球發展出一套神經系統」。

這個資料的神經系統,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中,而背後有一些促使它成長的因素,包括社群媒體、能記錄家中各電器耗電狀況的小型儀器、消費者基因學,以及諸如Fitbit隨身體感記錄器、Zeo睡眠監測儀和可追蹤運動量的耐吉(Nike)智慧型手環之類的個人自我追蹤器。

「挑戰在於……你要如何把它變成人們在意的東西?」斯莫蘭問道。從手機應用程式Instagram的盛行可以得知,照片常常是最佳答案。

因此,斯莫蘭希望透過一個名為「巨量資料中的人類面貌」(Human Face of Big Data)專案,把抽象的數據轉換為實體感官、情感或有形的東西。

該專案的官網上寫著,這個群眾外包(crowd-sourced)的專案,要運用「人類的新能力,即時收集、解析,並三角交叉比對大量的資料,予以視覺化。」

資料如何改變人生?

在後來的議程中,平常會自行記錄身體數據的趨勢大師凱利(編按:Kevin Kelly,為《WIRED》創刊主編)與《WIRED》特約編輯沃夫(Gary Wolf)提到,人們會把很多東西都記錄下來,包括睡眠型態與腳趾甲長得多快。

他們會使用的記錄設備種類繁多,包括智慧型手機、頭帶、可追蹤自己狀態與駕駛人健康狀態的汽車,或是監測使用者平衡感與步行姿態的地毯。

「假如受測者沒碰到毯子,系統會傳訊給我。不用相機,就不會侵犯隱私,」斯莫蘭談起這條實驗性的「魔毯」。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生醫系主任喬伊‧杜德利(Joel Dudley)在一封寄給《WIRED》的電子郵件中說:「當一個人身處於診所或醫院以外的環境時,這些個人追蹤設備已開始幫忙記錄更多保健方面的巨量資料。」

「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運動的共同發起人蓋瑞‧沃夫說,這些設備不但提供使用者答案,也讓他們有機會自行發現一些科學或健康相關的問題。

或者,正如「量化自我」的顧問暨自我照顧應用程式開發者拉梅塔(Rejiv Mehta)在線上發表的意見:「自我追蹤對保健活動提供的效用,就像是個人電腦對運算作業提供的效用一樣,讓它從原本只有少數精英人士能夠接觸,變成大眾都能運用。」

這些巴不得資料愈多愈好的設備,同時也具備了另一種功能:「把人與他們自己的資料連結在一起,讓他們看看,能夠如何改變自己的人生。」哥耶茲道。

不過,由於這類設備記錄了大量的資料,就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包括該如何分析與解釋這些資料。

「我們還沒有一個真正好用到只要拖放就可以運作的統計分析工具。」凱利說道。「想把這些資料拿來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或是找出某種型態……還很困難。」任何一個備感挫折的研究生都會告訴你,若沒有適當的分析,再好的資料都是死的。

例如,這場研討會中的講者史蒂芬‧伍爾佛朗(Stephen Wolfram)記錄自己的資料已經二十年以上,但直到沒多久前,他才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到:「我總算開始研究這些資料,試圖展開一個可以稱之為『自我分析』的計畫。」

但其他人可能就需要幫助了,因為我們可不像他一樣,是個二十歲就獲得理論物理博士學位的奇才。

體認到這樣的困境,聯邦政府最近已提撥逾2億美元資助巨量資料計畫。十月初,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與國家衛生總署(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撥款約1千5百萬美元,獎助8項巨量資料的研究計畫。

蒐集資料、隱私兩面刃

NIH署長法蘭西斯‧科林斯(Francis Collins)在新聞稿中說,這些獎助「可加快研究成果問世,協助改善人類健康。這些研究計畫將開發出一些方法,可以從大量複雜資料中萃取出在生醫學上有意義的重要資訊。」

其他一些研究者正著手探勘社群媒體資料,例如監測某些藥物治療是否會帶來什麼不好的副作用;NIH也將來自「千人基因體計畫」(1000 Genomes Project)的資料上傳至雲端,供其他科學家運用。

隨著記錄「自我資料」漸成主流,隱私權的議題也會浮上檯面。即便斯莫蘭不認為巨量資料形同「老大哥」(Big Brother),仍有其他人並不是這樣想。

「在不久的將來,關於隱私的討論必須大幅調整方向。也許再過不久,只要拿著手機拍下某人照片,或許就能用軟體找出那人身上的DNA,解讀出他患病的風險。」杜德利在電子郵件中寫道。

還有另一個問題是,這些資料該由誰來持有?是病患、醫療機構,還是告訴你資料有何意義的應用程式開發商。

那些追蹤自我數據的人「希望運用這些偵測器……增加新的感知管道、用新的方式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凱利道。只是,許多的責任也會隨之而來。



from WIRED.tw http://wired.tw/2013/05/09/big_data_is_transforming_healthcar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