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4 March 2013

“中國夢”和“強軍夢”


 

 

http://chinese.wsj.com/big5/20130313/bch130224.asp?source=whatnews

2013 03 13 13:01

習近平的中國夢強軍夢

在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後不久,習近平發表了一系列講話,講話中都提到了中國夢

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劉明福來說,這個詞如同天籟。

三年前,曾任中國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教授的劉明福出版了《中國夢》一書,書中認為,中國的目標應該是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軍事強國,並預測未來將出現爭奪全球統治地位的馬拉鬆式的競賽。熟悉該書出版過程的人士說,這本書一度在書店熱銷,但因其可能破壞中美關系的擔憂而被下架。

去年1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考察海口號導彈驅逐艦時發表了一段強軍夢的講話。

然而,習近平首次發表有關中國夢的講話後第二天,劉福明的出版商打電話說,這本書獲準再版。現在,這本書在國營書店裡的推薦圖書區展示。

劉明福在北京的公寓接受採訪時說,我不知道他是否讀過這本書,但是他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他在翻閱讀者支持信的時候興奮地跳了起來。劉明福說,他本來可以將經濟或一些社會問題作為重點,但他選擇了軍事。

在本週四的人大會議上,習近平將會在自己的頭銜中加上中國國家主席這個職位,中國10年一次的領導層換屆也將宣告完成。與此同時,中國夢已經成為習近平具有代表性的詞語。中國官方對中國夢的定義是中華民族的復興,這個詞在某種程度上重復了1912年推翻清王朝時的早期領導人的說法。但是通過給這個詞賦予一個明顯的軍事內涵,習近平把它變成了自己的說法。

習近平去年12月在海口號”(the Haikou)導彈驅逐艦的甲板上告訴水手們,可以說,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他說,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海口號曾經在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中國稱南海)爭議水域巡邏。

在就任後的100天裡,習近平還高調視察了陸海空項目和導彈指揮設備,他之前的兩任領導人都沒有這麼做。他還親自控制中國軍方對於最近激化的與日本領土爭端的反應。此外,他還發起了加強武裝部隊能打仗、打勝仗能力的運動。

許多外交人士、黨內人士和分析人士因此認為,習近平正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強有力的軍事領導人,並將接受中國軍事將領長期以來勾勒的更強硬世界觀。他們認為美國正在衰落,中國到本世紀中葉將成為佔主導地位的軍事強國。

他們說,通過這些做法,習近平正在為中國和鄰國更長期的緊張關系,以及與美國爭奪影響力可能引發的危險爭議做好準備。美國正打算重塑其佔主導地位的太平洋大國的形象。

習近平甚至為實現夢想設定了具體日期:2049年,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

毫無疑問,習近平此舉有國內政治方面的考量。作為革命領袖的兒子,他和軍方有著深厚的關系,對軍隊在中國政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在另外的一次講話中清楚地表明,他認為蘇聯解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蘇聯共產黨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

有人認為,習近平正努力在中國影響力巨大的軍方將領中尋求支持,以此奏響經濟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序曲,包括採取行動在軍方內部打擊腐敗。這些改革有可能會引起一定程度的混亂。其他人則懷疑他是在分散外界的注意力,讓外界不那麼關注有可能令中國經濟增長脫軌的那些問題,特別是官員腐敗和濫用職權問題。去年曝光的薄熙來醜聞凸顯了此類問題。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習近平已決意要確立自己與前任胡錦濤不同的形象。黨內人士、親朋好友、外交人士和分析人士說,胡錦濤普遍被認為比較軟弱,缺乏個性。

不管他想在國內達成怎樣的目標,習近平在軍隊問題上的姿態說明他要明確地與過去決裂,而這可能會對中國的外交和國防政策產生深遠的影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中國安全政策專家李明江說:我認為這反映了習近平的想法,他對中國的實力以及中國與外界關系的看法;因為他與軍方私交良好,他得到的很多資訊和政策建議都來自軍方。

30
年來,中國國際關系的基礎一直就是韜光養晦原則,這也是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所倡導的原則。

江澤民於1989年成為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但在鄧小平於1997年去世之前,他在軍方將領中間基本沒有威信可言。最終,他憑借增加國防開支的方式贏得了他們的支持,但把軍方的主要精力放在增強邊防保衛能力和收回台灣等方面。

胡錦濤在2002年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之後,在軍方面前保持了低調,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在於,江澤民直到2004年才卸任軍委主席一職。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國的和平崛起之上,後來這一提法又被和平發展所取代。盡管胡錦濤鼓勵軍方承擔更廣泛的職責,比如在網絡安全方面,但仍側重強調軍隊的防禦性。

與胡錦濤形成對比的是,習近平很快就在11人組成的中央軍委樹立了權威。他是中央軍委中唯一的一名文職官員。他上任以來最早的舉動之一就包括發布命令,要求軍隊集中精力於實戰,確保戰之必勝。對很多觀察人士而言,這意味著他已經在為中國國境之外的沖突做準備。

習近平還給胡錦濤提出的外交理念加了一個限定。新華社報道說,他近日對政治局委員們說: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在中國,核心利益一詞的意思就是主權問題,中國為了主權問題不惜一戰。

習近平以實際行動支持了他的言論﹐指導中國軍方在中日領土爭端中做出響應﹐包括出動中國戰鬥機﹐以及據日本和美國官員描述﹐以火控雷達瞄準日方艦艇和直升機。中國官員否認這些事件。

一名美國軍方官員說﹐中國人正在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他說雷達事件是嚴重的事態升級。

習近平的言論和舉動受到中國公眾以及《中國夢》作者劉明福這樣的軍方強硬派的歡迎。分析人士說﹐劉明福和其他一些大膽直言的官員並不反映官方政策立場﹐但在塑造民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確實反映了更高層指揮官的心態。

劉明福的書由中國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作序。劉亞洲寫道:在我看來﹐21世紀中美兩國的競爭﹐用賽局的概念更為適宜﹐就是比賽誰發展成就更優﹐誰綜合國力提升更快﹐就是決賽誰能夠成為更好引領世界進步的冠軍國家

知情人士說﹐劉亞洲是經常私下與習近平會面的少數軍官之一﹐這些人幫助形成了習近平的戰略世界觀。

大約三年來﹐許多美國和亞洲官員都將中國越來越強硬的行動部分歸因於軍方鷹派通過媒體、學術界和非正式遊說管道向軟弱的文職領導層施壓﹐尤其是在領土爭端問題上。

現在這些美國和亞洲官員擔心的是﹐習近平在中國將領中建立明確權威的同時﹐支持在國際關係事務中採取更強硬的方針﹐以及軍隊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自習近平在海軍驅逐艦上發表講話以來﹐中國軍方報紙不斷提及強軍夢以及用打仗的標準推進軍事鬥爭準備的必要性。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今年2月在中共中央委員會官方雜志《求是》上發表文章說:歷史與現實告訴我們﹐決定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歸根到底是大國力量對比﹐最終靠的還是實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還頒發了重在實戰的軍事訓練指示。不久前﹐軍方首次公佈了全年訓練日程﹐其中包括40次涉及空陸聯合的戰鬥演習﹐以及在公海上的實戰演習。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情報和資訊作戰處副參謀長法奈爾(James Fanell)今年1月在美國海軍研究所(U.S. Naval Institute)說:毫無疑問﹐中國海軍的重點是海上戰爭﹐其目標是擊沉敵對艦艇。說到最終目標﹐他們寫了很多關於國家復興的文章──恢復中國應有的地位。那我們不得不提問:這是什麼意思?他們應有的地位是什麼地位?

很多分析人士表示﹐對解放軍將領而言﹐強軍夢意味著爭取到更多的國防開支﹐從而為航空母艦和隱形戰機等耗資不菲的武器計劃提供資金﹐就算未來10年經濟增長將放緩也是一樣。

過去10年﹐解放軍大多數時間都在集中精力研發和部署它認為阻止美國空軍進入中國海岸附近海域所需的武器。不過﹐在小心翼翼地避免與美國展開軍備競賽的同時﹐解放軍越來越專注於提高遠程作戰能力和把中國建成海上強國。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中國政治的專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說﹐盲人也看得出﹐不遠的將來會有一場要麵包還是要槍炮的爭論。

很多中外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的軍事立場﹐特別是針對中日領土爭端的立場﹐是對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做出的直接回應。

那些分析人士說﹐中方的短期目標是不讓那些與其有領土爭端的國家因美國聚焦亞洲的戰略而感覺有了底氣。中國的長期目標是說服美國﹐鑒於五角大樓的財務壓力和中國不斷膨脹的實力﹐其亞洲戰略不可持續。

解放軍退役少將、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高級研究員徐光裕說﹐以現在的實力﹐中國可以在該地區發揮積極作用﹐美國依賴日本在亞洲實施再平衡佈局是個戰略性錯誤。

美國一位軍事顧問曾說﹐中國的軍事戰略家認為到本世紀中期﹐中國將成為亞洲的主導力量﹐他們認為到那時﹐世界會成至少四足鼎立之勢﹐這四足分別是中國、美國、歐盟和俄羅斯。

這個觀點似乎在習近平提出的主要外交政策倡議中也有所體現。他提議重新定義中美關係﹐使之成為一種平等的大國之間的關係。

美國官員和分析人士仍在等待這份提議的細節。但很多外國政府擔心﹐此舉是在試圖遏制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就像19世紀初美國依據門羅主義限制歐洲干涉美洲事務一樣。

多數觀察人士說﹐開戰的可能性不大。劉明福在他的《中國夢》一書裏也沒有對戰爭做出預測。他只是認為競爭將曠日持久﹐中國必將勝利。他的下一本書定名為《解放軍為什麼能贏》。

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Lee Kuan Yew)說﹐中國領導人很清楚﹐在經濟發展和技術應用超過美國之前﹐解放軍是無法對抗美軍的。但他說﹐自己可以肯定﹐中國領導人迫切希望能取代美國﹐成為亞洲領先大國。

前不久出版的一本書援引李光耀的話說﹐21世紀將是爭霸太平洋的世紀﹐因為那裡是增長之源﹐如果美國不能在太平洋站住腳﹐就無法成為世界的領導者。

JEREMY PAGE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myblog.yahoo.com/jkt921/article?mid=1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