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廂南北韓在核試陰霾下劍拔弩張,這邊廂同是分裂的海峽兩岸倒是和諧得叫人發寒。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去向即將卸任的胡錦濤主席拜個晚年,順道「請安」。這「請安」聽著礙耳,一查之下,方知是明代軍禮其中一項,是兵士見到上級軍官時的屈半膝禮。用於民間,即如電視劇教我們的,是晚輩向長輩晨昏定省之禮。連主席系出名門,畢業於臺大,負笈美國在芝大取得碩士博士,豈有不知請安禮節規範之理。這「請安」,恐怕是一次活生生的佛洛依德口誤。
回溯歷史,國共第一次合作,是國民黨在二十年代的「聯蘇容共」時期,陳獨秀,李大釗等先後加入國民黨;第二次則是抗日。四九後國民黨遠走台灣,兩岸在冷戰中分屬兩大陣營,對峙數十載;迎來國共第三次合作時,就是為了對付台灣的本土力量民進黨。早前在《佔領中環》一文遙遙仰望過台灣志士用血淚鋪墊的民主化歷史,今次想及一九九六年台灣舉行戒嚴後第一次總統大選,大陸還試射飛彈作賀禮,講流氓程度不比今日的北韓低。
時移勢易,如今國共兩黨隔岸眉來眼去,身為香港人的筆者反倒想跟台灣人民說一句:請看香港的他山之石。香港猶如此,台灣何以堪?馬英九當然希望在任內維持只經不政,不講統不提獨,然而他可以逃避兩岸政治統合的空間只會愈來愈少。
只經不政的迷思
龍應台當上馬政府的文化部長,筆者作為香港人,想及我城那位聲稱會偶爾去上環看看小劇場的文化局局長(編按:許曉暉現由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早前盛傳內定出任文化局長,但因為內閣改革被議會否決,職位未能開設),仍是恨得牙癢癢。2006年,大陸勒令《冰點》周刊停刊,龍應台以《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為題致公開信予胡錦濤,對中共嚴控媒體毫不留情地鞭撻,字字鏗鏘:
「錦濤先生,您容不容許媒體獨立,您尊不尊重知識份子,您用甚麼態度面對自己的歷史,甚什麼手段去對待人民,每一個最細小的決定,都繫在『文明』這兩個字上頭。經歷過野蠻,我們不得不在乎文明。」
早前《南周》停刊,龍應台的回應卻是毫無火氣:
「我很希望習近平上來了,在媒體這塊、在言論這一塊,會有新的作風出現。」
如此態度轉變叫人扼腕。當然有人會認為龍應台以前是公共知識份子,現在吃的是公家飯,說話自然有所顧忌。這種說法有理,然而更明顯的一點是,台灣民間對中國大陸議政的空間已被愈收愈窄。去年年底鬧得沸騰的旺旺中時併購案,不過是兩岸經貿開放的併發症而已。以經濟作為手段,有紅色背景的大陸商人有能力入侵台灣的傳媒,未來甚至有機會染指電信等公用事業領域。台灣卻沒有能力在中國大陸做到有對等力量的事。經貿是大陸伸向台灣的巨爪,只經不政,未免是太天真爛漫。
經貿文化慢性統合
筆者偶爾會留意台灣收視率高企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且近年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不管是主持人小S、蔡康永還是許多中港台三邊跑的藝人,皆開始以「內地」稱呼中國大陸。「內地」一詞在台灣實源自日治時期(其時台灣本省人和日本人一樣,稱日本為「內地」),甚有殖民主義色彩,不免有承認台灣是大陸的從屬的文化暗示。台灣已經經過了十多年的民主洗禮,藝人的政治意識肯定比香港那些大呼「我討厭政治」的藝人高,但十三億觀眾的經濟大餅,又有誰不願意分?
這就是大陸的統戰盤算:用最軟的手段,達致最硬的效果。馬肯定會持續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框架內擴大兩岸經濟合作,而兩岸經濟商業往來的頻繁已形成有足夠文化交流的生活圈。大陸促進這些交流的最終目的,還是讓這些流動人群作為縫合兩岸的線,將兩岸文化逐漸同質化,減少分歧,達致和平統一。小S的姐姐大S徐熙媛嫁予大陸連鎖餐廳小開汪小菲,又豈止明星八卦--看兩岸文化統合程度,有那個指標比婚姻更準確?更不必說的是有多少藝人是從大陸紅回台灣去,過年唱大陸的春晚也不出席台灣的跨年。
還可以逃避多久?
大陸深明台灣問題只能以迂迴方式處理,用慢性統合比武力攻台要有利;現時大陸最擔憂的,恐怕還是美國兩年前始重返亞太的部署,還有跟其他東亞國家的主權爭議。希拉莉在任國務卿之時在南海煽風點火,近日又借朝鮮核試高調重新鞏固跟日韓的安保協議,保證兩國皆在美國的核保護傘內。如此圍堵中國的島鏈便得以鞏固,中國難免對戰略處境感到焦慮。金正恩進行核試後可見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亦剩無幾,地緣政治而言可以打的牌不多,唯一突破島鏈的機會就是台灣。
然而馬英九對大陸展開兩岸軍事協議的意欲不置可否,繼續打只經不政的如意算盤,恐怕已經令大陸對他失卻信心。再加上台灣意欲加入美國為排擠中國而在亞洲擴大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以圖平衡大陸ECFA的影響力,自然讓大陸更加焦慮。高調接見連戰這位沒有實權的國民黨榮譽主席一來大概是為了向美國宣傳兩岸的緊密關係;二來馬連面和心不和從來都是公開的秘密,跟連戰見面似是為宣洩對馬的不滿。不管如何,大陸未來給馬規避政治談話的空間只會愈縮愈窄,馬只經不政的算盤,恐怕很快就會打不響。
延伸閱讀:
陳婉容前作《佔領中環》:http://tinyurl.com/bbnz67v
百度百科《請安》條目:http://baike.baidu.com/view/938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