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世界电信标准大会上,由中国提交的提案得到通过,这项提案将帮助网络运营商识别互联网内容,检测有版权保护的MP3文件的交易行为,但有批评者认为,这将促进某些国家对互联网内容的审查。
争议点在于能否合法利用
ITU通过这项决议时,遭到了来自德国代表团的反对,德国警告称,ITU不可以标准化任何技术,因为这将增加对通信内容的控制,可能被用于加强互联网内容审查,妨碍到信息和思想的自由流动。
获得大会批准的Y.2770标准是由武汉邮科院主导制定的,标准的全称为“下一代网络深度包检测技术要求”(以下简称DPI),这是全球首个互联网业务感知和内容识别的国际标准。
由于Y.2770是保密的,很多细节无法得知。但一家韩国标准组织发布了一份PDF文件描述了网络运营商如何识别MP3数据中的嵌入数字水印,发现有版权保护的音频内容,识别上传的比特流用户。
民主与技术中心的Alissa Cooper以及Emma Llansó在一份联名发布的博客中表示,ITU勉强承认DPI涉嫌隐私,更不用说通过深度分析潜在的隐私威胁了。
当然DPI也可以用于有益的方面,比如说抵御网络攻击、检测恶意软件、对应用程序进行优先级排列。争议点主要在于它是合理应用,还是不合法政府监控,包括一些网络运营商如何应用。美国第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无线就曾采用DPI技术进行广告相关的应用,还曾卷入用户隐私泄露事件。
Cooper和Llansó在文章中表示:“强制标准是一个坏主意,尽管它们是很好的设计。强制全球技术公司在产品上进行标准化,将对用户的网上信任以及权利带来悲剧性后果。”
ITU受到尖锐批评
德国曾要求欧洲电信机构CEPT(欧洲电信管理机构的合作组织,有48个成员国)表明立场,反对ITU的这项提案。CEPT的一份Word文档揭示了德国的这一忧虑,文档还显示,CEPT十月份在伊斯坦布尔开会讨论后决定,成员国认为他们不能反对Y.2770标准,这也就是说没有欧洲国家出言反对ITU的这项提案。
DPI标准之所以出现争议的原因是,业界担心某些专制政权可能用此技术对本国公民进行广泛监督。
《华尔街日报》去年的一篇报道揭露法国技术公司Amesys为利比亚提供了DPI技术帮助当任总统卡扎菲监控利比亚人民。波音的互联网流量监控产品制造商Narus和利比亚讨论如何控制Skype、监视Youtube、封锁代理服务器。
这并不是ITU首次因试图审查互联网而受到批评,2008年,ITU因悄悄起草由中国政府提交的技术标准草案,定义互联网通信的起始来源的方法而受到批评,草案可能削弱上网用户保持匿名的能力。
相关日志
- 2012/05/09 -- Solidot:新浪禁止隐晦表达 (0)
- 2012/02/03 -- Flipboard英文版开始屏蔽中国大陆地区的IP,强推无法绑定Google Reader和Twitter的大陆版。 (0)
- 2010/06/14 -- 网警如何找到你? (0)
- 2012/11/12 -- 彭博社论:习近平先生,推倒防火墙! (0)
- 2010/10/01 -- 互联网上你不知道的新疆断网 (0)
- 2012/04/06 -- 网络信息安全紧急通知 (0)
- 2011/01/30 -- 埃及是如何封杀互联网的? (0)
- 2012/07/20 -- 《纽约时报》律条扼杀创新 (0)
- 2011/03/21 -- 谷歌称Gmail问题为中国政府所为 (0)
- 2010/05/11 -- 世界最大云存储Dropbox大陆被封无法访问 (1)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1908?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