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0 December 2012

中国新闻周刊社论:设立“政改特区”迫在眉睫

  本刊特约评论/李永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

  如果说,前三十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对生产力的解放,那么后三十年改革,则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而政治体制改革最大的突破口,就在于尽快设立“政治体制改革特区”,正如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经济特区。

  所谓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很重要的概念。而之所以叫“特区”而非“实验区”,正在于特区包含更多的独立自主、更强的改革意味、更大的宽容度,一旦出现失误,中央政府也能买得起单。

  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现有的权力结构进行实质性改革,没有上级的及时支持,没有中央的强力推动,成功的几率不高。因为这种做法是以个体去挑战群体,是以对己无益去挑战既得利益,是以大多的无依无据去挑战甚至违反很多的现有规定。

  当前的困局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基层干部天天盼上面的红头文件,高层领导月月等下面的成功试点”。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后,当前很多领导干部却越来越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改革的动力也越来越小。

  尽管当前有少数干部在局部地区搞了一点单项改革,但这些小胜都未能集成大胜,星星之火也没有燃成燎原之势。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改革有特区这个“经改的孵化器”,但政治体制改革30多年来却没有设立特区,政改也就没有了“孵化器”。

  当前设立“政改特区”,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从物质条件看,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物质条件非常充分。从思想共识来看,中共内持不同意见者就政改达成了空前的共识,分歧只在于怎么改,而不是要不要改。同时民主党派也有改革的呼声,人民群众更有强烈的期盼。

  经过三十多年“一手硬一手软、一腿长一腿短”,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关口,反腐败也已经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这两个关口如果再不突破,就会丧失机遇,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既是晚清政府的教训,也是前苏联和东欧的悲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说警示官员,并强调“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新任总书记上任三天之内,两谈警醒,这都说明政治体制改革时机已到,而且迫在眉睫。

  对于设立“政改特区”,包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以改革的精神,从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上谋篇布局。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3377?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