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12-2012
聯合國大會在香港時間前天(11月30日)凌晨,以138票贊成,9票反對,41票棄權通過巴勒斯坦成為觀察員國,從此巴勒斯坦可以參加會議但仍未有投票權。歐洲一些國家,例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及挪威等都投下贊成票,英國和德國這兩個美國盟友則以各自的理由棄權。這一堂皇的支持陣容,不但把巴勒斯坦人民扛在肩膀上抬進聯合國,更是對60年來美國的以巴政策摑了一記大大的耳光。
這是流離失所60年的巴勒斯坦人民值得喜慶並且是應該喜慶的日子,巴人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在聯合國的感慨之言,足可勾勒巴勒斯坦逾一甲子的歷史,「對侵略、殖民、佔領都受夠了」。從微弱的9張反對票,人們可以看到美國的失道寡助,除了美國和以色列兩票,餘下是加拿大、捷克、巴拿馬以及南太平洋的4個島國。加拿大與美國是鄰居,捷克是近年東歐最親美的國家,巴拿馬在中美、南太平洋4國更是與烽火連天的中東遙不可及,這9票應是美國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召集得到的;加上英德兩國踟躕不前,美國反對巴勒斯坦成為觀察員國的蠻橫做法,最後以大敗告終。
美國的中東政策思維不脫冷戰本質,說是支持以色列,表面維護以色列的生存權,按道理說,以色列的生存權沒有必要與巴勒斯坦人生存權起衝突,但美國從全球戰略出發,倚靠以色列作為中東戰略核心,舻近無限量的武器供應,是導致以色列變成地區霸王的主因。如今冷戰早已沒入歷史,美國卻死抱50年前的老皇曆不放,昧於天下大勢,在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觀察員國一事上大加阻撓,最後不僅投票失利,更是由於美國態度強硬,日後如何與巴勒斯坦修好,就需要更大的智慧。
歐洲群起支持巴人 美國以巴政策失敗
巴勒斯坦的觀察員國資格,比起之前的觀察員實體更進一步,除了不能投票,巴勒斯坦代表可以參加會議,並可在聯合國國際法庭提出訴訟,包括可以起訴以色列在巴人土地上的違反國際法行為。儘管美國可以在國際法庭對判決結果投否決票,但始終都會令美、以兩國如坐針氈,擔心有朝一日成為被告,庭上出醜。
以後在聯合國這個舞台上,美國與巴勒斯坦之間的互動值得注意,因為巴勒斯坦這次成功晉身觀察員國,表面上是溫和派的阿巴斯的勝利,理性主義興起,有分析更聲稱這是主張武力的哈馬斯不受巴人支持。這種巴勒斯坦路線二元論,偏離了從巴勒斯坦人民命運的更恢宏角度的分析:巴勒斯坦人民不論是和平談判還是武裝鬥爭,追求的都是立國,兩者殊途同歸。早前以巴衝突,哈馬斯的火箭攻擊令以色列緊張了好一陣子,這說明若對溫和派巴人申請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橫加阻撓,極可能在另一條道路上推動哈馬斯強硬派抬頭,從此中東戰火頻仍,以色列永無寧日。歐洲一些國家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觀察員國,除了持有與美國不一樣的中東局勢觀,主觀上是希望抬溫和派而遏激進派。奧巴馬4年前上台後,奉行「東遏兩伊,西促談判」策略,對以色列的殖民政策亦曾有微詞,可是每逢牽涉到以色列的「生存問題」,往往跳不出冷戰框框,自動站到以色列的行列中去。
未來奧巴馬如何處理與巴勒斯坦關係,空間並不太多,畢竟中東能源是美國及其盟友命根,一旦失去以色列,美國面對的不光是戰略據點的失守,更是能源短缺甚或是另一次石油危機。美國在以巴問題的空間大小,實是與以色列究竟會往哪裏去的關係密切。以色列下月大選,若強硬派的內塔尼亞胡連任,人們難以看到中東有光明前景,但是以色列本土政治可以牽制強硬派的溫和派日少,佩雷斯有胸襟,可惜只是實權不大的總統,以色列總理來來去去都是強硬派,沒有最強硬,只有更強硬。所以,巴勒斯坦成為觀察員國後僅一天,以色列就馬上在西岸擴建殖民區作為報復,既然如是,奧巴馬和平之念更難有巨大空間。
缺乏政治能量巨人 中東無法達至和平
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悲觀的說,並不能夠立即解決以巴衝突,只是巴勒斯坦立國受到普世承認,往前走了一大步。解決以巴衝突需要巨大政治能量,回顧當年以巴和約簽署,是由於拉賓和阿拉法這兩位政治家的寬宏視野,如今以巴雙方都缺乏一言九鼎的氣魄,和平之路可望不可即,在巴勒斯坦人民上街慶祝的狂歡之夜,中東的未來仍然令人神傷。
from 政經評論 http://allcommentators.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