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瞭解你的小孩如何瀏覽與使用社群網站?不只是一般人熟知的Twitter或Facebook,他們是否參與其它論壇或聊天室?他們是否借用你的iPad,在網路上和陌生人一起玩遊戲?我們顯然得學著瞭解。
瓊甘茲庫尼中心(Joan Ganz Cooney Center)近期發表一篇報告,題為〈網路兒童:瞭解社群論壇的新研究議題〉,指稱大眾並不瞭解孩童如何參與社群網絡。兩位研究人員指出,孩童參與網路社群的方式相當多元,但人們對這項領域認識不足,也不清楚生活會受到什麼影響。父母若熟悉網路與科技,當然會比較瞭解兒童如何使用科技及網路,但卻無助於官員制定法律政策。
這份報告呼籲各界必須深入研究兒童的網路社群使用習慣,也清楚說明為何有其必要。科技今日快速變遷,家長必須擁有足夠的資料與分析數據,才得以正確判斷科技與兒童的關係,並為孩子創造健康、豐富、活潑、有教育意義的科技體驗。
報告內文指出,根據長期的家庭網路使用研究顯示,家庭氛圍在孩童及家長的網路活動與經驗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還必須進一步研究,孩童的網路社群體驗與家長的規範約束究竟發揮什麼功能?家庭、兄弟姊妹、同儕、學校又產生哪些影響?
身為父親且熟悉網路世界的筆者對此話題格外感興趣,也熱衷參與一對兒女的數位發展過程,各位是否和我一樣,為子女買域名、架設個人部落格?是否支持子女參與網路論壇,學習如何安裝Minecraft或Portal介面?是否支持子女自行拍攝停格動畫、學習基礎程式設計、介紹電腦科學之父杜林(Alan Turing)、解釋電腦運算史為何重要?
這些事物未必與網路社群相關,但與筆者接下來的論點有關。
家長支持孩童成為具備自信與能力的數位公民,那自己是否與他人分享知識及技巧?若家長要協助分享見解與思維,並建立同好社群,該如何更進一步?有些假設認為,所有家長都懂得與孩子的科技互動方式,但實情未必如此。
有多少孩子因為家長本身未參與,而錯失學習科技基本技巧與知識的機會?而家長是否分享各種互動方式和孩子談論科技,與他們一同學習?或只是使用文字處理程式做功課而已呢?
各位家長若熟悉科技,應發揮自己的長處,分享所知非常重要,無論是開放自己的工作室,或到學校開課協助其他家長,定期舉辦聚會等都是好方法。此外,如果有研究人員上門,詢問有關家長、孩子與網路社群,請耐心回答,所有人都將因此受益。
from WIRED.tw http://wired.tw/2012/12/26/kids-onlin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