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 December 2012

孔捷生 - 制度性腐敗讓溫家寶名裂

香港蘋果日報   2012年12月3日

溫家寶放言「我將歸隱林泉」之際,被《紐約時報》三記重炮擊中命門,準確地說,是擊中了這個制度的要害。中國之所以成為貪賄大國,實係制度性腐敗。《紐約時報》文章也聲言,沒有發現溫家寶本人參與家族斂財的證據。何須直接參與?這個制度決定了權力和財富的孿生關係。

其實像溫家和薄家讓誥命夫人出面斂財,實屬不智。權位到了相當級別,通常不必說甚麼做甚麼,自有人打點安排。就像大連富豪包起薄瓜瓜,香港富豪助溫雲松興業,所得到的隱性回報,比起張蓓莉、谷開來親力親為相對安全得多。然而背後有了權力靠山,不少豪門寶眷總忍不住自己下海,撈入的利益好像更看得見摸得着,雖說錢財積累到一定總量,只是數字遊戲,但光這過程就令人振奮,因而更有成功感。

相信從江朱到前九常委的大多數,其太座都沒有直接下海,但不妨礙他們的後代及親戚都成為富豪,這就是制度性腐敗。他們甚至將之視為天經地義,如李鵬女兒所言,經濟命脈都把持在官二代手裏,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紐約時報》披露溫家族斂財途徑,幾乎是所有權門驕子駕輕就熟的手段。

而今溫家被置於眾目睽睽之下,與他不睦的同朝諸公固然竊喜,但終歸要站隊保全溫家寶,包括李鵬和江澤民。前者不消多說,據說老江一向對胡錦濤還客氣,對溫卻不假以辭色,某次溫到中南海「釘子戶」江的住處,江在吃飯卻不停筷,並擲下一句:「聽說你是中國首富啊!」但溫若身敗名裂,對大家都沒好處,環顧朝中,誰家不是金山銀山?

制度性腐敗的另一特徵,是想獨善其身都不可能。為官兩袖清風,整個官場都容不得你,從基層中層高層莫不如是。漢初相國蕭何為開國第一功臣,漢高祖劉邦先後領軍平黥布、韓信之亂,卻疑忌蕭何有竊國之心,欽點五百禁衞守護相府,實為監視。蕭何便自污名節,大肆兼併民田,恍如今日之徵地強拆,一時民怨載道。劉邦接密報反倒放心了,蕭何貪贓只是小節,果無篡位之虞。

目下內外交煎的溫家寶,還有一個自救機會,就是在剩下屈指可數的任期裏堅決公示家庭財產,如他所言:「為了自己的清白,即使死也要死得誠實和正直」,哪怕太太和兒子有諸多不端行徑,何妨以玉石俱焚去推動陽光法案,這樣歷史和人民都不會把他忘記。然而這個體制容許他這樣做嗎?

即便如此,還有最後機會,溫把牛皮紙袋交吳康民是沒用的,王立軍四面楚歌之際不是闖館自救嗎?溫家寶不妨乾坤一擲,斷然把財產資料通過《紐約時報》公示於世。只不過這一來,黨國就更容不得他了。溫的悲劇正是制度的悲劇。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_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