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 December 2012

林天悟 - 《蘋果》精神在於精神分裂

信報    2012年12月3日

兩周前寫〈從香港回歸看台灣壹傳媒賣盤〉時,已盤算將另文討論香港壹傳媒賣盤的可能性。適逢台灣壹傳媒的交易於上周正式簽署落實,多位本地專欄作家已發表文章討論。香港壹傳媒雖未有放盤,但各種假設已足夠成為新聞,可見社會十分關注這個話題。(相關文章:蔡東豪 - 黎智英為甚麼會賣香港蘋果;丘亦生 - 假如肥佬黎賣香港蘋果

外界猜測黎智英最終將賣掉香港《蘋果》,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他已經64歲,總不能捱到2047年吧?

二是他沒有鋪路讓子女接管生意,若年紀大得無法繼續經營,最大機會就是索性賣盤,縱然短期內不會成事,但十年八年後,香港壹傳媒很可能已經易主。

當《蘋果日報》不再屬於黎智英,香港傳媒生態會變成怎樣?誰最有可能入主?誰是最佳/最差買家?壹傳媒最終會被全面染紅嗎?香港有沒有可能出現第二份《蘋果》?

以上問題一下子成為傳媒學者以至記者之間的熱話,身邊行家普遍看法悲觀,認為香港畢竟是中國領土,比起許多商業項目,傳媒可算是本大利小的生意,若以利益計算出發,許多機構關門或轉行更划算。

受制於香港營商環境必須「顧全大陸」,行家認為台灣出現另一份《蘋果》的機會,遠比於香港有第二個黎智英來得大。

集可貴與可惡於一身

大眾憂慮香港《蘋果》一旦賣盤,報章精神面貌就會變質。然而回到問題的最根本:何謂「《蘋果》精神」?

從讀者層面看來,《蘋果》一方面敢於追求民主公義,不畏強權報道真相,對政治強權絕不賣賬,在現今社會難能可貴;另一方面黎智英引入狗仔隊文化,掀起「羶色腥」風氣,報道內容不怕偏激,只怕是沒人看,報紙可說是集可貴與可惡於一身。

還一種「陰謀論」說法,指黎智英最不想香港有民主,因為屆時《蘋果》的獨特性就會旁落,販賣民主就行不通了。這樣說表面是攻擊黎智英偽善,但進一步細想,就知道說話的人在自摑耳光。皆因香港目前仍是中國境內最自由的地方,特區政府表面仍會捍衞言論和新聞自由,沒有人敢公然阻礙傳媒發布消息(枱底操控另計)。

既然任何人也可出版刊物,內容又不會事先審查,指摘黎智英佔着天時地利做「獨市生意」就說不通了。這門生意是開放的,幹嗎沒有人去爭奪?反而大多數傳媒選擇站到建制派那邊,那不就是說傳媒在「自閹」嗎?

在民主社會裏,媒體的天職是監督政府、權貴,以及報道事實真相,那是專制政權最恐懼的力量。在沒有民主的社會裏,執政者會千方百計把傳媒收編成官方喉舌,不聽話的就肆意打壓;至於憲法裏所謂「保障新聞自由」,雖然無時無刻不提着,但現實中早已不存在。在這種國家裏,傳媒從業員肯聽話的,就能得到不錯的報酬,至於堅持說真的話良心記者或人民,隨時要付出沉重代價。近年不少調查指出,香港媒體自我審查情況愈加明顯,那才是讓黎智英變得那麼顯眼的主因。

不懼政府 何況高管?

而從傳媒內部生態去看,「《蘋果》精神」其實在於「精神分裂」,分裂的程度是從內到外,再從外到內。

透過工作認識許多前度或現任「蘋果人」,發現他們有一種獨特心態,就是私底下對公司的埋怨不絕,批評字眼十分辛辣。但當別人批評報館時,他們就會挺身維護,而結論總是:「呢間公司都係衰㗎啦,但外面啲報館咪仲衰,最起碼呢度嘅採訪空間係全行最由自、最大㗎啦。」吐過苦水,又繼續上路。

這幾天行家之間熱傳《蘋果》記者張嘉雯在facebook所寫的〈沒有人可以阻止我們去報道任何事〉,內容正好代表了其精神分裂的本質。一方面,報館內部有一群優秀的熱血記者,工作時賣力而認真,對着老闆黎智英亦不會退縮,更膽敢為減薪而發起抗議行動,直接與集團行政總裁朱華煦對話。據說當年公司要求記者不要對外透露內容,結果記者就把對話內容張貼在公司內部的民主牆,還有人拍下照片在行內熱傳,成為業內傳奇。

行家常說,《蘋果》有一群連香港特首都不用畀面、中國導領人都敢冒犯的好記者,區區一個集團CEO又有何懼?

但熱血記者畢竟是少數,報館內更多人是抱着「打扮工搵錢、咪搞咁多事」的心態。張嘉雯的文章也提及,在減薪一事上,有文靜同事滿臉通紅公開質問高層,但更多是忍氣吞聲。靜態組三十多人曾就集體拒簽減薪同意書進行公投,結果只有七人支持拒簽。連最激進的靜態組也只有兩成多人支持拒簽,可以預見其他組別的支持度更低。而據說,集團內部除了靜態組對減薪反應激烈,其他部門基本上是靜悄悄地接受減薪。

《蘋果》創刊至今多次在行內掀起挖角潮,在行內相對優渥的工作環境下,同時吸引了最優秀和最劣質的記者,至於如何掌控和領導,就要看管理層的功力。而眾所周知的是,黎智英是一個喜歡「鬥」的人,他喜歡讓各部門去鬥,那既是競爭的鬥,亦是辦公室政治權術的鬥。一朝天子一朝臣,正如亞視人事較節目更吸引,《蘋果》內部變動在行內受注視程度,有時較新聞更吸引,而誰上誰落,關係到優質還是劣質記者的生存空間,就會直接影響出街的新聞質素。

2003年的甜美高峰

從台灣到香港,近日網民常說要珍惜《蘋果》在政治上的敢言冒進;而狗仔隊的腥臭,和部分新聞的情色暴力渲染相對只是小瑕疵,難道社會想要的,就是這種雙面性的蘋果嗎?有沒有甜美真實又敢言的《蘋果》?

回想過去,《蘋果》於1995年6月面世,一直是靠「兩條腿走路」:突發和專題新聞賣的是第一時間圖片,靠血腥暴力的影像打響名堂;而靜態等政治民生新聞,賣的是對香港人的忠誠,而不是盲目向中共投誠。一旦突發新聞過了火位,就鬧出「陳健康」事件,因違反港人的普遍價值而得用頭版向讀者道歉。但大家記得更多的是,《蘋果》敢於對政府說不,敢於刊登鄧小平的遺照,那是港人的錚友報章。

常聽到前輩說,《蘋果》的甜美在2003年達到高峰,當年本地記者鍥而不捨追尋沙士真相,同時派員遠赴伊拉克戰場、開創報章出現「雙頭版」創舉、「層壓式」報道令一個有一個高官下台、作為傳媒表態鼓動市民上街、派發遊行海報等等,讓同行看得傻了眼。那年頭的公式,往後不斷被翻炒。

而近年《蘋果》水準頗不穩定,報道不時受到詬病,其中代表作是去年曾在頭版報道把露宿者比喻為喪屍,被猛轟缺少了人民關懷,這種不涉腥臭的報道,傷害性較狗仔隊更大。而五區公投轉軚,更損害了政治上的忠誠度。

讀者從來不以潔癖的心態去看《蘋果》,但大家想要捍衞的,其實是《蘋果》美好的、熱血的那一面。

作者為傳媒工作者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_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