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4 April 2012

说说境内外银行的事

本人在境内外银行都工作过,随便聊聊银行的事,只表述,不评论
一、 净息差。很多人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奇高利润来自于中国净息差比较高,我找了些资料,全世界净息差最低的三个地区是日本、台湾和香港,低于2%,其他的欧美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净息差都和中国差不多,基本上在2%-3%,中国的净息差大概在2.3%左右。就我工作的境外银行,贷款利率基本上都在11%以上,高的可以达到14%。国内银监会对存贷比限制在75%以下,而境外这边存贷比监管要求是78%-96%,政府是希望银行放贷啊。
二、 利率市场化。很多人认为利率市场化则可以降低净息差,但这个能实现吗?所有的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包括监管人员都知道利率市场化趋势不可阻挡,但利率市场化不是对所有人,特别是对穷人有利的。境外这边倒是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了,客户可以跟银行协商存款利率,但是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来看,银行的客户存款90%为定期存款,但换个角度来看,真的是28原则,80%的财富掌握在20%客户手里,如果你低于一万美元的存款,你和银行谈利率的资格都没有,所有的银行都不会给你很好的利率。
三、 银行收费。从整体上来看,境内银行和境外银行是不同的收费体系。境外比较明显的是收费前会和客户协商有些还要和客户签订补充协议,比如境外大额转账需要和客户电话联系,但是很多客户留的是其他国家的电话,因此,银行需要跟这些客户签订补充协议,每电话确认一次要收3美元左右的费用,并且直接从账户中扣除。总体上来看,境外银行收费相对比较透明,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收什么样的费用,这点国内银行最被人质疑的也就这点。但是从整体来看,境外银行收费水平比国内要高不少,比如存取美元、人民币等外币超过5000元以上,银行都会收取你0.5%的费用,存钱还要给银行交钱,呵呵。
四、 银行服务。境外银行和客户的整体关系都比较和谐,很少发生和客户争吵的事件,类似于国内柜面上的防弹玻璃从来没有看到过,反正一旦被抢都有保险的,有的客户来时看人比较多时甚至会把钱和存折交给柜员,等晚上下班时再来取存折。另外,这边周末银行都不上班的,正常工作日下午三点半即停止营业了。
五、 监管。从整体上来看,境外监管比境内要严格很多,以开户为例,境内只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即可,境外这边开户对KYC和AML要求非常高,需要你填写很多资料,包括职业、收入、月交易次数、月交易额度等各类信息,甚至包括父母亲姓名,一旦发现你的交易偏离开户信息,银行会马上打电话给你让你补充资料,如果你不提供资料,银行是有权拒绝提供服务并且会把相关信息报送监管机构。
-
第三点不准确。
比如一个账户有支票账户,没利息,一个账户是储蓄账号,有利息。达到一定存款,就可以每月有免费的交易次数。同一个银行在不同城市取现不收费。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156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