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
隨著法、希臘6日將舉行大選,歐元區的政治風向正在改變,以德國為首、主張緊縮政策的聯盟正在崩潰,歐元區用以抵禦債務危機的主要策略,可能在大選後面臨改弦易轍的壓力。
上周荷蘭呂特政府倒台,德國頓失強而有力的同盟。另一位盟友斯洛伐克,也因左派政黨在上月國會大選大獲全勝,走向背離德國的主張。現在,在德國不停縮減的同盟名單上,僅剩芬蘭(與無舉足輕重的斯洛維尼亞)。
歐元區支持緊縮的執政黨,在過去15個月的選舉中接連被推翻;經濟持續惡化助長了反彈聲浪,也迫使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柯尼提前下台。而法國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可望取代沙克吉成為新任總統。
圖/經濟日報提供 |
這樣的發展改變了有關解決歐元區經濟問題的論調。
包括梅克爾和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在內,眾多重要人物開始在言談間釋出著重刺激成長的意味,致力於縮減與歐蘭德競選理念間的差距。
歐蘭德日前說:「德國不能獨自替整個歐洲作出決定。許多國家都在等待法國(人民)的決定…這場選舉將凸顯歐洲的轉變。」
然而重點在於,政壇風向的轉變會否導致歐元區政策基本面的轉向。許多理由指出這不太可能,或即便發生改變,進展也將十分緩慢。
德國雖失去支持者,但仍穩坐歐元區政治與經濟勢力的第一把交椅。暫不論提振成長的言論,梅克爾也未曾顯示有意改變因應危機的策略。
此外,從危機爆發以來,德國已透過立法等種種改變,將緊縮政策牢牢嵌入歐元區的架構中。
縱使荷蘭及斯洛伐克政黨輪替,但也承諾將遵從新簽訂的預算調約。
義大利總理蒙提雖意圖靠擴大投資基礎建設等計畫來刺激經濟,但歐元區許多政府沒有空間提高整體支出,將預算由其他計畫轉為投資也並不容易。不僅有此能力的德國無意這樣做,歐蘭德的競選主張也顯示他不會提高政府支出,除非他願意冒險讓政府借貸成本急遽升高。
總而言之,緊縮政策不太可能快速變盤。歐亞集團(Eurasia)分析師拉赫曼說,政治風向或有轉變,但只會改變危機管理的論調,無法改變內容,不過這將使危機管理的情勢更加嚴峻。
from 明鏡新聞網 http://www.mingjingnews.com/2012/04/blog-post_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