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 June 2020

美國種族騷亂:「佛洛伊德之死」怒火燃至英國的因與果

非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在本土引發大規模反種族主義抗議遊行,並衍生暴力衝突。

事件在英國黑人社區引發強烈共鳴,5月31日,抗議之火燃至4000英里之遙的英國。

雖然當日英國因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解封,但是,倫敦、曼徹斯特、卡迪夫等地爆發大規模集會和遊行。

示威者舉起和美國一樣的橫幅:「我不能呼吸了」(佛洛伊德生前最後一句話);喊出和美國一樣的口號:「黑人的命也是命」;做出和美國一樣的姿態:單膝跪地。

「一人受傷,所有人痛」

示威者之一、20歲的倫敦女郎莎燕對BBC說,「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參加。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所有的人都在痛。」

莎燕說,她和朋友決定穿一襲黑衣、軍靴去倫敦。結果發現,其他不少女人也有同樣靈感,選擇了黑人爭取民權「黑豹運動」的經典裝束。

她還說,許多黑人女性一頭自然發,「我們就是要證明,我們為自己的身份自豪,我們應該不需要只有掩蓋自己的黑人特點才能活命。」

莎燕說,儘管佛洛伊德死在美國,但是「我們很清楚,(這樣的事)也發生在英國。」

她所指的,是馬克·杜根(Mark Duggan)案。

「英國版佛洛伊德之死」

2011年8月4日,29歲的馬克·杜根在倫敦北部的托特納姆區被警察開槍打死。警方懷疑他策劃攻擊、當時帶槍。坐在出租車副駕位置的馬克·杜根拒捕,警察開槍…

8月6日,托特納姆一些人上街抗議,夜幕降臨後,和平示威演變成騷亂。參與者焚燒警車、砸搶商店、趁火打劫、火燒大樓......倫敦街頭,防暴警察頭盔盾牌的幽光和火光交相輝映。

暴力騷亂持續數天,打砸搶燒蔓延至倫敦多個地區和英國其他幾個主要城市。

當時英國的官方數字顯示,在倫敦,黑人被警方武力執法的機率高出白人4倍。

BBC中文當年的報道:
英國近年其他一些引起廣泛關注的警察對黑人執法用力過重的案件還包括,2016年,警員在試圖制服前阿斯頓維拉俱樂部球員大連·阿特金森(Dalian Atkinson)時使用電槍泰瑟,阿特金森受傷後不治死亡。

2017年,警員試圖拘捕拉什安·查爾斯(Rasharn Charles),查爾斯因呼吸受阻、心搏驟停死於醫院。

周末倫敦的遊行隊伍中,有示威者舉出的標語牌和橫幅上印著杜根、阿特金森等在遭遇英國警察執法後死亡的黑人名單。

「如果那是我的兄弟……」

莎燕說,「我非常氣憤,但也厭倦了。沒完沒了地聽到黑人被無緣無故殺掉的事件,身心疲憊。」

"我們黑人社區有自己的問題,但是,我們仍然非常團結一心。"

「美國黑人受到的偏見,和我們在這裏受到的偏見一模一樣。」

「一人受傷,我們都痛,因為那可能就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英國真人秀《學徒》決賽入圍者喬安娜(Joanna Jajue)在接受BBC採訪時說,聽到佛洛伊德事件後「第一個反應是,那要是我的兄弟、丈夫或是父親......」

20歲的愛蘭·佳佳(Eyram Kiakia)是英國油管網紅,常在自己的頻道探討「英國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她對BBC說,「了解越多,心情越難過。看了幾秒鐘警察壓著他脖子的視頻,再也看不下去了。」

「看到他生前勇於為社區內的某些問題發聲的視頻,比看警察殺死他的視頻讓我更難過。」

英國真比美國「更進步」?

愛蘭說,人們以為英國在種族問題上比美國更進步,「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近年來,因種族問題撕裂英國社會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是在2018年:象徵著英國多元文化社會的開啟的「帝國疾風」號再次掀起驚濤駭浪,最後,連英國內政部都被指「種族歧視」。

當時英國政府加強打擊非法移民的措施,一不小心讓一批「疾風一代」中在童年抵達英國但沒有身份證明的人被列為「非法移民」,他們不僅醫療、福利受到影響,有些人丟掉工作,無法領取社會福利,甚至有些受到官方威脅要被驅逐出境。

2017年,倫敦市中心格林費爾塔樓慘遭大火後,原來居民的安置問題也在黑人社區引發不滿,當局被指種族歧視。

另外一個凸顯英國種族問題現狀的例子是王妃梅根。

來自美國的混血兒梅根嫁入英國王室後受到的一些對待、特別是部分媒體對她無休無止的冷嘲熱諷,也被解讀為扎根於種族歧視的「不公」。

去年11月,前美國總統競選人克林頓夫人在訪問倫敦時說,梅根過去3年受到的對待「令人痛心」、「絶對有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元素」。

「精神、肉體的切身之痛」

愛蘭說,在英國,種族歧視仍是建制性的,這在學校、職場中均有體現。比如學校中,黑人學生被開除的可能性遠高於白人。

「很多隱形的事已經、仍在發生在我們身上。比如學校會管制黑人學生的頭髮,我們不准梳一些特定髮型、染特定顏色,但是白人學生可以隨便把頭髮染成任何顏色。」

「在工作場所,微歧視永遠存在。我認識的所有的人都經歷過同事、上司一些無知的評論。」

「很微妙,不明顯,但不能說明這不是種族歧視。」

在英國議會上院任職的瑪婭(L'Myah Sherae)告訴BBC,初聞佛洛伊德之死,她的感覺是「好像有人傷了我自己」。

她說,建制性種族歧視案例的「侵蝕性危險「是,它能「讓人感到精神上、肉體上雙重的切身之痛, 即使事件發生在幾千英里以外、世界的另一端」。

疫情中不一樣的抗議

迄今為止,英國的遊行抗議基本平安無事。但是,疫情中的聚眾集會和遊行,別有一番風險。

鑒於英國剛剛開始解封,遊行抗議組織者要求示威者戴口罩上街,以防止病毒傳播。

周末期間的報道顯示,不少示威者確實戴了口罩,似乎也在盡力保持社交距離。但抗議主會場倫敦特拉法加廣場和通往美國駐英國大使館的道路上,人流湧動,保持距離難度很大。

倫敦大都會警察廳部署警力維護秩序。警方隨後透露,在美國駐英大使館外逮捕5名年齡在17-25歲之間的示威者。

另外還有3人因違反新冠病毒防疫條例、2人因攻擊警員被捕。

有報道說,佛洛伊德之死在美國引發的是自從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以來、半個多世紀中美國最嚴重的種族騷亂。

事件在英國黑人社區引發的強烈共鳴餘波未了,有報道預計,本周晚些時候和下周,倫敦等地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抗議示威。

事態發展有待進一步觀察。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289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