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博巴】许久没有更新了,之前平台的作者之一上官乱写的一篇《进藏游客眼中的藏人》在天涯和微信公众平台上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本来说好要对应此文,写一篇《藏人眼中的汉族游客》,一直拖欠至今。那么今天我就从最不开心的话题聊起。
我跟很多藏族的80,90后聊过他们对进藏游客的看法,不知为何,身边很多年轻的藏人似乎对进藏游客都怀着一种天生的排斥心理。想想这些年在网上传
播的各种单反流氓和踩着经幡,甚至是那些站在佛塔上搔首弄姿摆拍的游客,别说是我这个藏人,就连我身边的汉族朋友都会唾弃他们的无知行为。见多了有关游客
触犯藏地习俗的帖子,藏人对游客心生敌意也不足为怪。要知道中国游客的素质在全球是出了名的。
读到这里,你一定会说,不是所有的游客都是这样的。我知道,请先让我从最不开心的话题话题说起。
年轻的藏人感到不适的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低级错误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他们并不愿启齿,但心中非常不悦的游客行为,还有自身夹杂在身份危机当中不愿面对的残忍事实。
几年前我们老家的寺庙里来了一位来自上海的艺术家,她是来支教的,给寺庙里的小僧人们教汉语。一次返乡的机会,我偶然遇见了她。聊天的间隙,她问我
有关寺庙的历史,竟让我一时语塞,只能如实回答说这些细节我并不知道。她非常不悦,责备我受过高等教育竟然不了解自己祖寺的历史。她还非常真诚地建议我不
要丢掉自己的根。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即将丢根的藏人,她言语中自带的优越气质一时间竟让我有不知所措,恨不得让我和我的根随便找个洞钻进去。
让我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的经历不止一回。
一次从川藏返回成都的路上,车上巧遇一位裹着纱巾,手戴佛珠的妙曼女子。她刚好从色达五明佛学院朝拜回来,与我们一路拼车。一位汉族游客在车上问我
一些有关藏传佛教的问题,我能回答的就照实回答,回答不上的就敷衍了事。当他问到一些有关密宗的话题时我回答他我并不知道这些。这时,这位女子突然开口帮
我做补充,并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向我们讲解有关藏传佛教的各种派别和秘法修行。谈话间了解到她是一位藏传佛教忠实的信徒,通晓许多有关佛法的各种知识。汉
族游客调侃我说:“哈,你是不是藏人啊?”,那一刻,我真的想找个洞钻进去。
时间长了,我就不会再有想找个洞钻进去的想法了。我开始变得多虑,为什么很多游客甚至学者都会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比藏人更懂藏族。于是我的心里莫名地开始排斥游客。
又是一位进藏的游客,是我的一位朋友,来自北大,为人直率、谦和、又很礼貌。我母亲非常喜欢我这位朋友。每次通电话都会问我有关他的近况,到后来反
而是我给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母亲会经常告诉我有关他的近况。首先我要承认可能是自己过于敏感,由于屡次被游客打击,刚开始带我朋友去老家的时候有关文化和信
仰的东西,都会设一道防线。我跟他的摩擦不止一次,甚至发展到后来只要聊到文化和宗教我就会跟他争论不休。
一次去老家的一处温泉,他非要在泉眼附近用石头垒出一个小池子泡澡。我见泉眼附近的荆棘上有人挂了五彩的羊毛,知道是有人在此处祭拜过泉眼里寄生的
鲁族。怕触犯了它们对他本人不利,劝他离泉眼远一些,他认为是我故弄玄虚,非要在泉眼附近泡澡,结果让我怒不可歇。后来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他触怒了
鲁族,开始身上出现不适,然后回泉眼请罪。这故事讲起来也挺让我疲软的,因为它看上去就是我在故弄玄虚。或许是他对我一个本土专家的挑衅让我怏怏不乐。讲
这个故事,只是想让游客明白藏人的怒点。或许你知道的确实比他们多,或者说他们的信仰体系奈何不了你,你即便站在佛像的脑袋上撒一泡尿也不一定会有什么果
报,但是所谓尊重民俗和文化除了要理解存在的东西由它存在的道理之外,归根结底还要学着尊重藏人易受伤害的铭感内心。民族感情这种听似缥缈的东西一旦伤
害,你做什么在藏人眼里都是错的。
那么藏族年轻的一代对于游客的态度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感情基调?且不说对错,就谈谈我跟几位藏族年轻人的谈话内容。借用好友的一段话;“我的信仰和
认知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我跟你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无所谓游客的智商和情怀,若一位游客要在藏人面前摆出一副专家的架势,藏人肯定是不会接受的。说到底,
你无法像一位真正的藏族人那样对藏人的命运感同身受,更何况我们嘴里能聊的话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说了这些不开心的,现在说说开心的。
我这几天正在忙着给这位跟我经常吵架的汉族朋友介绍一些藏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他创办了一家旅行公司,还常年跟我母亲一起做一些公益。人和人认识,时间久了,似乎那些缥缈的感受也都不打紧了。
几天前我还收到薇姐的信息,让我去县上的快递公司领取她发给我母亲的一部手机。说来惭愧,母亲的手机弄坏了,我一直说好要给她捎一部过去,却没有及时做到。还好薇姐得知此事大老远从北京寄了一部,让我很是感动。
说到薇姐,我至今并没有跟她见过面。她也是几年前去我老家旅游的时候在我家小住了几日。或许是因为刚好我这样敏感多疑的一代藏人不在家,我母亲跟她接触就很正常,我不在的时候,大家都成为了我母亲很好的朋友。对此,我觉得我也是该好好反思一下。
信息时代,我们从微薄和微信上看到太多负面的信息。有的游客在抱怨藏区的僧人不够检点,有的文青在描述“一路睡到布达拉”里那些藏族客车司机的生猛
和憨厚,有些游客描述:“可能是由于缺氧,那些川藏线上的藏族女子只知道对着飞驰的汽车傻笑”,还有人会放三个双手合十的微信表情,又一次得到了某位上师
的加持。但是抛开这一切,我试着像母亲那样,人与人接触原本就不该对彼此有任何看法,来者单纯是个客,不是藏人,也不是汉人,是一个简简单单来游玩的客
人,本不该设有各种评价和先入为主的概念,于此不该,于彼也如此。一位游客若戴着有色眼镜,或将藏族人当做是景色的一部分,而非像自己那样活生生的人类,
他就会试着用他的单反扑捉这些“景色”,这样的游客必定不会受到藏人欢迎,至少是不会受到年轻一代藏人的欢迎。
相关阅读:聊聊汉族游客们眼中的藏族人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5/05/%e9%98%bf%e8%8b%a5%e5%8d%9a%e5%b7%b4-%e8%97%8f%e4%ba%ba%e7%9c%bc%e9%87%8c%e7%9a%84%e6%b1%89%e6%97%8f%e6%b8%b8%e5%ae%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