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BBC中文網東南亞事務特約記者
新加坡報道
2015年 5月 31日
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周日(31日)落幕,過去三天裏中美在南中國海主權爭議上的博弈成了熱點問題,而中國代表孫建國上將在大會致辭後面對連串提問。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星期六(30日)在會議上批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的舉動,指中國的活動與國際法規「不合拍」,但也要求所有南海國家停止填海活動,表示並非針對中國。中國副總參謀長孫建國海軍上將的演講如何回應因此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孫建國周日在闡釋中國外交國防政策時批評了「冷戰時期的零和思維」,強調了中國所承擔的國際責任與義務以及創造「共贏」的局面。
他也重申,中國「不會屈服於壓力」,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不會改變」。
在他致辭後,來自歐美國家的參會者紛紛向他提出尖銳問題,包括指出中國在會上一直迴避「法律」的問題。
對此,孫建國反覆強調中國的立場是一貫和堅定的,而中國需要和平與穩定,不會在南海地區「主動製造混亂」。
他說:「對美國代表以及相關代表在中國南海主權權益的一些挑撥離間的說法,對中國合法、合情、合理的島上建設表示堅決的反對。」
「籠統回應」
孫建國的答覆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六(31日)對卡特的發言所做聲明一致。華春瑩說:「美方無視歷史、法理與事實,對中國在南海早已形成的主權和權益說三道四,挑撥離間,並對中方正常合理的島礁建設活動進行指責。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孫建國最後在總結發言時也承認,他的回應未必能使大家滿意,並補上一句:「關於南海問題,我在剛才講話當中已經對很多問題做出了回應。我說,你信不信,看行動。」
BBC中文網記者向參會的一些的東盟以及日本代表了解,發現出席者多認為孫建國的講話「並沒有回答問題」,但也表示希望聲索國與中國能「互相尊重」。
一名越南報章記者告訴BBC中文網,她所採訪的參會者對孫建國的發言「感到失望」。
對此,中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同意這樣的觀察。
他說,孫建國在回應提問時,只提出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並沒有具體回答提問,所以聽眾「恐怕對他的回答不會滿意,但是他也很難回答,因為每個問題的難度非常高,只能籠統地做答」。
沈丁立認為孫建國的發言起到了作用,但他的回應「沒有給中國帶來更好的服務,沒有回答到大家覺得合情合理」。
他建議:「這一點以後來開會的中國領導人需要改進,一定要回答問題。」
軍事外交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則解釋,這是中國人與西方國家表述方式的不同所致。「可能是中國人的表達方式的不同。孫建國首先是提出宏觀的政策,做全局的表達,但外國人關心的是具體細節以及熱點問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點區別,所以會認為有些不接口,所以外界看起來會對中國的意圖有懷疑。」
但王義桅也同意中國的軍隊代表在做外交還是需要「有學習的過程」。
中國自香會對話機製成立以來都派高級軍事代表團出席,並唯一一次在2011年派國防部長參會。
「香格里拉對話」也稱為亞洲安全會議,是亞洲區域規模最大的軍事論壇之一。參加會議的包括來自美國,中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其他亞洲國家等近30個國的國防部長以及高級官員。
談到本次會議的成果,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劉複國告訴BBC中文網,大會對區域的穩定做出了一些貢獻。
他說:「南海的問題會前炒得非常緊繃,但經過討論以後,中美之間在會議過程中可以看的到,大家不一樣的立場,雖然各自無法接受,但大家都知道還是需要維持一個穩定的國際秩序。」
(責編:葉靖斯)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5/05/150531_singapore_shangri_la_wr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