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賈斯廷·羅拉特
發自印度
莫迪政府決心推動「印度製造」、讓印度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但是有人擔心,其間也會危及印度的一些核心價值觀。比如最近,非政府組織受到騷擾,綠色和平更是獲得「特殊關照」。
剛剛去了中國,納倫德拉·莫迪可能會吃頓中餐,來慶祝自己一年前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印度大選的勝利?在中國訪問的最後一天,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企業、商業領域的領袖人物會晤。我想,莫迪肯定也希望能夠利用這個機會、進一步推動自己的代表性政策:印度製造。
但是,執掌總理大權整整一年,印度許多人說,莫迪在追求實現印度製造業騰飛期間已經表現出一些明顯的非民主傾向。
就在今年4月底,印度政府剛剛吊銷了將近9000家接受外國資金的非政府組織NGO的執照。印度政府給出的解釋包括,這些非政府組織未能遵守印度有關的稅收規定。
同時,印度政府還將環境保護壓力組織「綠色和平」單獨挑選出來、給與「特別關照」。
箇中原因,其實能夠說明很多問題—莫迪對印度未來的宏圖展望、以及他對反對聲音的態度。
上個星期,綠色和平剛剛取得了一點小小的勝利。周三,印度政府宣佈解除對該組織活動人士普裏婭·皮萊(Priya Pillai)的出國禁令。
今年1月,印度禁止普裏婭前往英國。按照出訪計劃,普裏婭將向英國議員介紹印度開採煤礦的影響,(為阻止一個煤礦項目游說)。
財政凍結
但是,戰爭遠遠還沒有結束。
綠色和平組織說,除非印度政府解除對他們施加的財政凍結,否則,也許用不了幾個星期,他們就要被迫關張。
從一份去年被洩露出來的印度情報局秘密報告中也可以窺見一斑,了解印度政府為什麼和這個環保慈善組織有這麼大的過節。
那份報告說,綠色和平和其他一些非政府組織牽頭髮起的行動讓印度的年增長率丟了三個百分點。
綠色和平根本沒有說過自己的影響力可能高到靠近這個程度,但是,該組織反對煤礦項目的行動確實彷彿給了政府推動「印度製造」這個政策當胸一拳。
煤炭是印度能源的主要來源,對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推動工業產出增長的規劃至關重要。
但是,煤也是化石燃料當中污染最為嚴重的,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關鍵推動力。
再者,說到煤,印度的表現甚至連中國都比不上。
中國的煤炭消耗量大幅度減少,有助於阻止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趨勢。但是,預測數字顯示,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迅速增加。
「國際能源署」認為,到2035年,印度煤炭消耗量預計將翻一番,2020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進口國。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調查統計,各國提議新建的1200個火力發電站當中將近有一半都位於印度。
這就是綠色和平組織在印度將「反煤」作為當務之急的原因。迄今,他們的活動已經成功阻止了在部分森林地區開採煤礦。
綠色和平組織無休無止地攻擊印度商界兩大巨頭「印度煤炭」和「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也令政府非常不高興。
「印度煤炭」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煤炭公司,也是印度第五大公司。「阿達尼集團」是全球第三大煤炭公司,老闆高塔姆·阿達尼據說和總理莫迪關係密切。
但是,印度政府要給綠色和平以及其他非政府組織噤聲的努力引發了一大片批評之聲。
印度非常喜歡誇耀自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但是,美國駐印度大使(理查德·維爾瑪,Richard Verma)日前表示,打壓非政府組織將給印度民主帶來「寒蟬效應」。
去年,印度選民將手中一票送給莫迪,讓他以絕對優勢進入總理府,他們也是在表述對莫迪要改造印度經濟承諾的支持。
很明顯,莫迪有決心兌現這個承諾。不過,確實有部分印度人擔心,其間,莫迪也許會危及印度其他一些核心價值觀。
(編譯:蘇平/責編:董樂)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fooc/2015/05/150519_fooc_india_green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