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周一(20日)起一連4天在北京舉行。普遍認為,如何落實依法治國以及處理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將成為最大的看點。
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宣佈,中紀委對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兼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立案調查,此舉打破了中共自十四大以來「刑不上政治局常委」及「調查不涉及退休官員」的潛規則,因此引起了中共政壇的震蕩。不過,自此之後,雖然不少周永康的親信都先後接受中紀委調查、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以至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但是官方至今還沒有公布對周永康的調查結果和處理辦法。
近日來,不斷有中外媒體援引來自中國的消息人士說,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上,中紀委將宣佈對周永康的調查結果。而且周永康也會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進行正式起訴。
如果是這樣的話,周永康將是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遺孀江青為首的「四人幫」接受審訊之後,在法庭上受審的最高級中共官員。
依法治國破例成主題
除了周永康的問題之外,相信「依法治國」也是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另一個關注焦點。而且也是自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共的四中全會首次以「依法治國」作為主題。
從中共過去三十多年來的歷屆四中全會主題來看,主要涉及經濟或黨內建設等話題。
比如,1979年的十一屆四中全會主要討論農業發展問題,而1985年的十二屆四中全會上,主要討論的是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草案),但同時也確定中共中央領導機構的新老交替原則,包括葉劍英等64位元老退出中央委員會。
1989年6月召開的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則確定了江澤明成為中共第三代領導人,取代因為六四事件而被罷黜的趙紫陽。
至於中共十四屆、十六屆及十七屆四中全會,主要討論中共黨的建設問題,例如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內提出了執政為民、立黨為公,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等說法。
有分析認為,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破天荒把「依法治國」定為主題,也反映了中共領導層經過了周永康事件後意識到,必須要重新把樹立法治作為首要任務,強調法律是中國政治生活的凖繩,任何人不得逾越,包括最高領導層,以恢復公眾對於司法制度的信心。
但也有不少評論員認為,中共在推行「依法治國」的同時也會遇到不少難題,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如果依法治國,就意味著法律高於一切包括中共本身,換言之中共首先要遵紀守法,其權力必須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否則中國就不可能實現「依法治國」。
最晚舉行的四中全會
據中國媒體翻查資料發現,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是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開會時間最晚的一次四中全會。以往歷次四中全會的會期都在10月以前。而自從中共十四屆四中全會以來,四中全會的會期一般也都安排在9月份。
而且無獨有偶的是,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過去20多年來最晚的一次。
自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後,三中全會基本都在10月舉行,而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則於2013年11月9日召開。
(撰稿:李文/責編:羅玲)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10/141019_china_communist_s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