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眼下仍未止息的黑心混油風暴,除了再度引發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動搖外,也引發了人們對政府官員的信任危機。
食用油脂業者此前稱以低價油混入假冒高價油,是業者公開秘密與業界常態,而從食品業巨人頂新集團販賣問題油脂已有六年來看,這種"常態"說法所言不虛。在這波食安風暴中除了政府多種優良廠商認證公信力被摧毀,官員們處理食安的公信力也受到質疑。
遭到質疑的事件之一包括了衛福部的"烏龍公文",此一涉及頂新集團等問題油品下架公文被撤回的風波,被輿論質疑是因為廠商在背後主導。
要求撤回公文的是衛福部的高姓官員,衛福部原本以該部沒有"高主任"來否認此事,但後來又改承認有"高參事"撤銷公文。
衛福部在承認有撤銷公文一事同時,也宣稱其絕無遭到廠商施壓的問題,但輿論質疑衛福部用主任與參事玩文字遊戲,並質疑此前兩名因公文事件受處罰的低層公務員只是替罪羊。
官員飲食
從媒體的民調上看有約六成民眾認為衛福部長應下台負責,但行政院長江宜樺則說衛福部長政策沒有錯誤。
江宜樺在立法院被問到吃什麼油時,表示家中是用的是進口的橄欖油,副院長毛治國的妻子對媒體說家中用的是西班牙與意大利進口油品。
而新上任掌管食品安全的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長葉明功則說,他家裏不用油、鹽、醬油、人工調味品等。
這些家中飲食顯然不受黑心混油事件影響的官員,在網絡上引起的一種反應是:在"不食人間煙火"的官員管理下,難怪黑心混油可以大行其道。
台灣的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投書媒體,質疑一個家裏不吃油鹽等民生食品的官員來掌管食品安全,並不適任。
葉明功是由軍方的軍醫局升任食藥署署長,投書質疑從過去幾十年來的經驗,台灣軍隊經常是各種黑心食品的最後終點站,軍方伙食採購一直是無法碰觸的黑洞,每次有食安事件軍隊都無法倖免,從未見到顯著的改革與預防措施。
方儉質問說,派葉明功這樣的官員上任,難道是要讓"軍隊黑心食品國家化"?
"打迷糊仗"
台灣的消費者基金會則批評政府對混油廠商的處罰是在打迷糊仗,使得業者有混水摸魚的空間。
被消基會稱為迷糊仗的是當局對造假食品到底是"標示不實"或是"摻偽假冒"的認定,這兩種不同的認定涉及的處罰不同,標示不實罰款較輕,而摻偽假冒罰款較重。
以芝麻油大廠富味鄉混入棉籽油的"100%純芝麻油"來說,這家得到馬英九授"金商獎"表揚的商家所受處罰是"標示不實",得到政府CNS台灣優良農產品認證的山水米公司用越南米冒充台灣米販賣,同樣也是"標示不實"而非"摻偽假冒"。
消基會批評說在這種輕罰的認定下,難怪業者會拼命造假大賺黑心錢。網絡上的反應則稱政府官員成了財團的保護者,不顧一般民眾的死活。
以這次醜聞最大廠家頂新集團來說,其以康師父方便麵發家後通過購並成為台灣最大食品業者之一,這家橫跨兩岸的食品集團經營者家族,與此前胖達人假天然麵包經營者,居住在同一幢台北知名的昂貴豪宅。
而衛福部在一年前即已驗出市售油脂有問題但卻拖了一年才爆發開來,也在網絡上流傳一些官商勾結的陰謀論。
經濟打擊
目前台灣的標示為純油的混油已遭到中國及新加坡要求回收下架,但此一事件影響的不僅是這些油脂商的出口,也再度重創了台灣食品形像。
這種台灣食品與黑心形像掛勾的趨勢,引起了包括業者與經濟學家擔憂將對台灣經濟將造成打擊。
媒體引述台商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說,中國大陸民眾認為台灣品牌較為安全可靠,而食品與農產品是台灣未來的強項命脈,一再出現醜聞後不知台灣經濟未來將何去何從。
但眼下的食安醜聞在官員看來對經濟影響不大,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在立法院回復質詢時說,在民間消費受食品醜聞衝擊下,他對今年保住2%的經濟增長率仍有信心。
而從這名主管台灣經濟最高官員的風格來看,其提出的"保二"信心並不代表他認為自己對此一目標必須負責。
管中閔在今年初稱台灣經濟將增長4%"黃金交叉",在此一目標落空後他則以學生考試沒有得第一第二名比喻說"難道要打斷學生的腿"?
(責編:羅玲)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taiwan_letters/2013/11/131107_twletter_food_safety_crisi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