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4 November 2013

晨枫:谈谈中国在东海划定防空识别区

中国宣布在东海划定防空识别区,在区域上域日本的防空识别区重叠,引起一片轰动。
hyn竖图模板
这是中国宣布的防空识别区
111
这是日本宣布的防空识别区
1112
在台湾附近的放大
1113
中国和日本的防空识别区的重叠区
防空识别区不是国际法承认的概念,这只是国际惯例而已。在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还是沿美国两洋海岸线延伸区巡逻,在珍珠港之后尤其加强,预防德日对美国本土的空袭。在冷战期间,北美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标是苏联飞机,不光是从两洋接近,更主要的是北冰洋方向。
国际法只承认领空,外国飞机擅自进入领空,主权国家有权击落。在海上,有200海里经济区(简称EEZ)得到国际法承认,主权国家可以在EEZ从事 排他性 的经济活动,但不能阻碍通航自由和任何国家军舰的无害通过。情报收集到底是否属于无害通过,这是一个灰色区域。但是在天空,没有EEZ这样的概念。除了自 由通航,也没有额外的经济利益,没有EEZ那样概念的存在理由,因此也没有国家通行和认可的设立标准或者设立程序。
但防空识别区(简称ADIZ)是另外一个概念。在ADIZ里,不仅民航飞机有通航自由,军用飞机也有通航自由,而且没有有害通过和无害通过的差别, 因为不 可能甄别。理论上在海上还可以登船检查,在空中如何检查?ADIZ的作用是,如果有不明飞机“侵入”,主权国家的作战飞机会前往甄别。目的是在敌对飞机进 入领空之前已经有所准备,而不至于到侵入领空之后再做反应。所谓拦截则实际上是表明态度而已,“我看到你了,我就在你身边,识相的话,赶快离开”。但是不 能开火,那就成为交战行动了。冷战期间,拦截和被拦截是由美苏之间一系列避撞和防止冲突的协议规定的,或者是遵从惯例,并没有国际法的规定。日本的防空识 别区也一样。中国、俄罗斯或者别国军用飞机可以照常飞行。如果不听拦截呢?这就是“犯规”了,也就是说对方不打算遵从避撞和防止冲突的规则,主权国家有权 采用类似的危险动作,这时就大家比谁先眨眼了。
日本和台湾的防空识别区是美国划定的。据说台湾方面对日本防空识别区延伸到台湾外海不满,曾向美国提出抗议,但是无果。日本现在指责中国“片面设立防空安全区”,这是荒唐的。现有防空识别区既没有得到大陆政府的认可,也没有受到台湾政府的认可,不也是“片面设立”的吗?
中国为什么在现在设立防空识别区呢?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作为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中国空军和防空的发展。设立防空识别区是要管用的,也就是 说,如 果有不明飞机在这里通过,中国首先要能发现,其次要有飞机能及时赶到,这才谈得上甄别、拦截。长期以来,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属于短航程的米格风格,适合于要 地防空,但不适合远程的攻势制空。中国的防空雷达体系也缺乏掌握海上空情的能力,空战组织指挥体系更是落后,盲目设立防空识别区不仅是徒然的,也要成为笑 柄。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不仅C4ISR能力达到要求,歼-10、歼-11战斗机也有足够的航程和速度,可以组织有效拦截。外电报道,中国空军已经进行了第 一次ADIZ巡逻,第一次拦截就要看日本和美国怎么反应了。
东海ADIZ对东海局势有什么影响?首先要清楚的是,ADIZ不是领空,这本来就是“单方面”的,所以不存在“宣示主权”的问题。但这依然是一个姿 态。 ADIZ的惯例是不覆盖别国领土上空,否则在法理上说不通,在执行上也无法实现。现在中国东海ADIZ覆盖了钓鱼岛,日本ADIZ当然也覆盖钓鱼岛,两者 还有更大的重复,尤其是在日本主张的东海中间线和中国主张的大陆架边界线上空。这当然是中日双方在东海EEZ、钓鱼岛问题上的继续角力,但也实际上暗示了 一条出路:搁置争议!
一开始,双方为了宣示主权,会有很多比翼齐飞的情况,甚至可能会有事故。但要避免中日在各自“单方面”宣布的ADZI里发生意外冲突,唯一现实的做法是双方默认重叠区为各自的军用飞机免入区,否则只有卷入不可控制的升级。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的立场是既成事实。不仅宣示管辖权(但是无人驻岛),还通过ADIZ来暗示主权。中国一方面宣称主权,另一方面也把ADIZ覆 盖钓鱼 岛,反向造成既成事实。但中日的东海争端实际上对南海也有作用。中国如果对日本软弱,而对南海国家强硬,非常容易陷入道义上的困境。通过逼日本搁置争议, 也是间接逼南海国家搁置争议的办法。海洋主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让这成为契机,由美国在背后组织反华统一战线。在近期内,搁置争议 是最现实的办法。
东海ADIZ看起来可能是中国强硬派的冒进之举,深究起来,这是一步不错的棋。后面看日本怎么应对了。
顺便提一句,台湾的防空识别区不仅与日本有一些重合,更是向大陆方向延伸到江西。现在当然不可能实行,而且也从大陆海岸线20公里退缩到海峡中线。
1111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5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