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氏防务周刊》在卫星照片上发现中国包头市附近有两座24米到33米的疑似大炮。这些大炮是在2010年9月到2011年12月出现的,看来,它们还在 继续使用。该刊指出,这种武器类似伊拉克未曾实施的“巴比伦”项目。就此问题,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应“俄罗斯之声”的邀请进行了评 价。
“巴比伦”项目设计者、美国著名工程师吉拉德·布尔将自己的方案看成是超级远程火炮领域中可将货物廉价地运到轨道上的有前景的项目。布尔曾于1962年在 巴巴多斯试验场做过测试。他把老式406毫米军舰火炮进行了改装,将150公斤的射击弹“无足鸟”(Martlet)抛到了66公里的高度。在一段时间 里,这种“炮弹”被积极用于大气层顶层的遥测工作。此后的“无足鸟”改装版曾进入到249公里的高度。从理论上看,借助于布尔的研究成果,和传统运载火箭 相比,或者可以出现更为便宜的、将有效载荷运到轨道上的系统。但到了1967年,因技术上的失败和政治上的排斥等种种原因,该项目被迫终止。
在未能得到国家对自己航天项目进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布尔在为中国、南非和以色列这些国家提供帮助的同时试图自筹资金。1975年,他研制出首座远程 155毫米的GC-45榴弹炮。这种榴弹炮成为很多国家生产此类武器的原型。布尔为伊拉克人设计的“巴比伦”项目,可为这个国家建起重达2100吨、长度 156米的巨型武器。这种装备有能力发射卫星。与此同时,布尔还开始为伊拉克军工综合体从事其它工程任务。他对弹道导弹头部最佳设计进行了测算,以提高其 远程能力。但所有这些项目,以布尔于1990年在布鲁塞尔被杀而告终。据推测,他的死亡和以色列特工机构有关。
中国也拥有自己的代号为“先锋”的超级炮项目。该炮是在未成功实施的640反导系统系统项目下于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此后,在90年代的时候又出现了有 关中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信息。现在所看到的景象未必是正在使用的武器系统。这种超级炮没有机动性、过于庞大和弱点多多。因此,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不可避免 地将被敌人所发现和消灭。而中国人大量生产的弹道导弹也许效率要高出许多。
更大的可能是,中国超级炮的用途和航天武器及建造电磁炮项目无关。我们可以根据苏联的经验进行推测。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苏联设计并建造了一些大 型炮体,用于测试破坏力强大的可击中美国航母的穿甲航弹。其中最大的是口径为650毫米、长度为24.2米的BR-105大炮。该炮建于1955年,从 1956年开始用于测试BRAB-3000型炸弹。和飞机投弹相比,使用这种大炮极大降低了测试成本,而且,还为稳定不变的测试条件、首先是炸弹飞行速度 提供了保障。中国除所拥有的清单宽泛的航空炸弹外,还正在从事其它品类的穿透性弹药的研制工作。比如,用于打击地下掩体的装在DF-15C弹道导弹上穿透 战斗部分。也许,大型穿甲弹头部的某个种类已经在反舰弹道导弹DF-21D上列装。
完全有可能,中国的超级大炮正积极运用于测试目的。可以推测,在积累此类大炮的工作经验后,中国人将测试吉拉德·布尔的有关可用超级炮将物体廉价运到轨道上的假想问题。也许,这将为人类开创新的太空时代。但是,目前这还仅仅是幻想。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台立场无关)
from 俄罗斯之声 http://radiovr.com.cn/2013_11_29/25378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