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 May 2013

《经济学人》习近平的“中国梦”

1793年,英国公使马戛尔尼勋爵带着从工业化英国精心选择的礼物,来到清朝皇宫,希望在中国建立大使馆。当时,中国的GDP在世界占据第三位。乾隆皇帝把马戛尔尼勋爵给轰走了,让他带信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我看到了你的真诚的谦逊和恭顺”,但是我们“对你们国家的产品一点都不需要。”然而,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乘着炮舰又来到中国,强迫中国开放贸易口岸。中国的变法改革在耻辱中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出现了毛泽东主义。

此后,中国恢复强盛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亿万中国人最终摆脱了贫困,更多的人加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中国正在谋求世界强国的地位,它在世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今后10年内有望超过美国。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消失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新一届领导人习近平,在上任最初几周内就用一个新的口号,号召中国人团结起来,把中国建成一个多样性的国家。他把自己这一理想称作“中国梦”,使中国和美国一样强大,这一口号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的新闻报道被这一“梦想”所充斥,学校在组织“中国梦”的演讲比赛,电视台的文艺演出也在寻找“中国梦的声音”。

国家要有梦想,民族要有梦想。那么,席先生的梦境到底是什么呢?它似乎包含有美国式的远大抱负,但是多少带着一点重现权威的民族主义倾向。

意识形态的终结

因为曾经有过19世纪的耻辱,所以中国的目标是富强。毛泽东曾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来实现这种强大,邓小平和他的继任者的观念则比毛泽东的复杂得多(当然,共产党的领导是绝对的)。江泽民的理论是“三个代表”,把社会的变革具体化了,其中包括允许私有制经营者参加共产党;胡锦涛推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用来处理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不和谐。

现在,走来了一个携带着新潮而靓丽夫人的新领导者。他畅谈改革,他发起了反对官员奢侈的运动。尽管缺少具体内容,但是他的梦和前几届领导人截然不同。同他的前任们平庸思想相比,他的梦更不加掩饰地吸引了人民的情感。在毛泽东领导下,党要消灭一切旧东西,铲除帝国主义带来的影响,现在席先生强调国家的强大,使党的领导者们继承18世纪统治者的精神。清朝的帝王不就曾经要西方的使者向他们叩头(但是遭到马嘎尔尼拒绝)。

当然席先生还有很多实际工作要做。他的爱国理念主为共产党树立新的正统观念提供依据。去年9月,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有一个“复兴之路”展览,展出了中国遭受殖民列强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国。在参观这个展览时,习近平没有旧话重提,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到“伟大中国复兴”之梦。

习近平做了一个小梦

没有人怀疑习近平有保持经济增长的优势。中国领导人都曾经谈到过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赶上富有的多的美国,这就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开放。但是他的梦有两点明显的危险。

一个就是民族主义。长期抱有遭受迫害的情结,在修辞学上意味着一个复兴了的国家很容易变得令人不快。小规模的摩擦和挑衅在周围海域区不断增加,无须鼓动微博上就会有很多人主张给日本以惨痛的教训,习近平对军队就曾这样讲过。去年12月,在南海舰队视察时,他提到了“强军之梦”,军队对此表现出兴高采烈。尽管习近平的目的只是希望他们坚守岗位,但是它的确预示着要在东亚备战的兆头。没有人会介意中国的自信心,但是一个殖民主义的受害者恨不得一下子和日本决一雌雄,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一地区带来危害。

另一个危险是,中国梦最终是要把更多的权力交给党,而不是人民。去年2月,习近平在他们到美国梦时说,“满足(我们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我们的使命。”拥有一座房子,送孩子上大学,或者只是过得开心,在这一点上普通中国公民并不比美国人缺乏雄心。但是习近平关心的是党的绝对权力。他对海军说,“强军精神”就是坚决服从党的命令。尽管中国梦没有使用华丽的共产主义辞藻,习近平清楚地阐述了前苏联垮台是因为苏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和严格的纪律。他说“中国梦”是一种理想,共产党人要有崇高的理想,这就是社会主义。

检验习近平观点的基本点就是他对依法治国的态度。好的中国梦需要:经济的繁荣、人民的幸福。而中国真正强盛要依靠剥夺强权政治。但是,只有宪法大于党法时,腐败和官员的过度奢侈才会得到抑制。这一点在一家改革主义的报纸上的一篇社论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这篇社论发表于1月1日,标题是:《立宪制度的梦》。社论呼吁中国使用法治使中国变成一个“自由和强大的国家”。这篇文章在最后一刻被新闻检查更改了,标题被删去了。如果这就是习近平的梦,那么中国还会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9772?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