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9 May 2013

香港政治經濟問卷分析

是時候公佈這個問卷的結果。

問卷總共有31人填寫,完全沒有代表性可言,所以討論問題時千萬不能引用這個問卷的結果。雖然如此,這問卷顯示出回答的人對香港政治經濟的概念有什麽看法。它雖然沒有代表性,但也告訴我們很多問題,這樣我們就可以做一些政治路向的思考。

結果:q1q2q3q4q5q6q7分析:

(注意,這裡的分析只是根據數據進行有點武斷的推斷,並不評論讀者的個人觀點。)

問題一,20人支持大罷工,11人不支持,其實是不相上下(因爲這是個沒有代表性的問卷)。香港公衆可能也是不能做出明確決定,所以就沒有大罷工的組織與呼籲。同時間看問題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問題二的分佈剛好跟問題一相反,就是說某些支持大罷工的人並不願意參加大罷工。一個可能是讀者考慮自身的職業,可能覺得他們很難可以參加。另一個可能是讀者願意看到有人策劃工潮,但自己不用參與。這個現象告訴我們大罷工其實並不是不可能,不過組織者的花時間與精力去組織、遊説社會公衆。

問題三、四、五、六其實是一個系列的問題。問題三問的是讀者對現在政治模式有沒有不滿。問題四是在看讀者會否把經濟與政治連在一起。問題五是問具體方法。問題六是要看讀者願不願意為這套方法花錢。如果答案分佈一致就代表讀者對香港政治經濟問題有一套很清晰的概念。

大多數讀者都同意三、四這兩道問題,到問題五開始出現分歧。這現象說的是讀者對香港的經濟模式有不滿,認爲應該要轉變,但沒有達成一致的方法。我會問這些讀者,如果不建立社會安全網-西方國家進行財富再分配與保障低收入人士的制度-香港應用什麽方法讓經濟更公平?換句話說,香港經濟轉型應從從「放任自由市場主義」轉型到什麽模式的經濟?

我的看法是其實香港的讀者並不太認識什麽是社會安全網,不知道它的作用與原理。所以現時政黨為這個問題而進行拉布(filibuster),其實是浪費精力與時間。香港市民不明白他們在幹什麽就當然不會支持他們了。問題五與問題六的分歧更具體的反映這個「不明白」的現象。累進稅的主要功能是支持這種社會安全網,富裕的人要交大部分稅,再以安全網制度分給有需要的人,這樣財富就不會過度的集中。政府收稅的目的不是放在庫房裏不動,而要將財富回饋社會,投入醫療、教育等方面,進行對社會資本與人類資本的投資。社會安全網與稅制是相輔相成的。政黨需要遊説市民,不能想當然的以爲自己振臂一呼天下就會跟從。

當然,我得承認設計這道問題時考慮得不夠周詳,如果我把「小幅」、「大幅」換成百分比,讀者的回答可能會更爲準確。

問題七最讓我意外,我想不到絕大多數的讀者都同意修改《基本法》。假如這問卷有代表性,這就代表香港人對這問題已有共識,不用再怎樣遊説。政黨應該根據這點展開攻勢,而不應在喬曉陽與其他中共派人士的框架下打轉,不用再提出什麽選舉委員的方案來。政黨現在的提案是逆著趨勢而行:有共識的點不好好利用,沒有共識的問題卻要堅持。缺乏整體的遊説工作,沒有共識的問題就永遠達不到共識,如此就不能集中力量。

假如這問卷有代表性,我們可以因爲它而看到這樣的一個策略:1)提出修改《基本法》(有共識);2)提倡民主政治與經濟公平為一體的概念,香港經濟模式需要轉型(有共識);3)説明爲什麽民主政治與經濟公平需要社會安全網與稅制改革(公衆不太明白);4)利用香港的政治事件,例如罷工等,去證實上述這套政治概念(模型)是香港的出路。

也就是說,能打動香港人,使他們集中力量去支持一個政治行動,並不能單純的說「法律」、「法治」、「民主」、「選舉」;他們希望看到的是全盤的革新-政治與經濟的「改革」。我相信組成以「全盤改革」為目標的政治組織是最有可為的出路。奈何我沒錢、沒名氣又沒勢。



from 山中雜記 http://montwithin.wordpress.com/2013/05/10/%e9%a6%99%e6%b8%af%e6%94%bf%e6%b2%bb%e7%b6%93%e6%bf%9f%e5%95%8f%e5%8d%b7%e5%88%86%e6%9e%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