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7 May 2013

昏头了!新疆当局为何谎报军情/林保华

——大刀与枪炮哪一个更恐怖?

作者:林保华 来源:RFA

凤凰卫视引述遇难警员刘旭亮姊姊刘彩玲说,事发翌日色力布 亚镇刚好有集市,会有十几万人,‘如果没有提前发生,(暴徒)准备在24号暴乱,会把全镇的人都杀掉’。显示党的喉舌已经昏头了,为了煽动仇恨而不择手段。因为如果造谣说他们准备杀掉全乌鲁木齐的汉人,或许还有些人会相信。然而巴楚所在的喀什地区,居民有近9成是维吾 尔族,把全镇的人杀掉,不就是恐怖分子大杀维人?把自己人都杀光,还搞什么“疆独”?除非是“以夷制夷”,挑拨维族人之间的关系,或制造族群仇杀。

中国新疆喀什巴楚县4月23日,发生造成21人死亡的暴力冲突事件,事件中有15名警察和社工死亡,6名犯罪嫌疑人丧生,8人被抓。(法新社资料图)

由公民力量主办、美国与台湾民主基金会赞助的第8届族群青年领袖研习营4月底在台北举行。开幕前夕,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发生一宗暴力冲突,因此事件自然成为话题,媒体也访问与会的世维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3年前,中华民国政府就指称世维大会与恐怖组织有关系,禁止其重要成员入境,因此这次迪里夏提得以入境,不知是漏网,还是进步?迪里夏提在受邀出席公共电视的节目时,主持人还是很担心的说,邀请他出席节目,他承担了风险。因为每次暴力事件的真相,不容易搞清楚。

我关注每次在新疆发生的暴力冲突,很遗憾的是,资讯完全被中共控制,而他们发出的资讯,常常是假的。尤其最近连经济数据也造假,领导人的讲话随时被中宣部删改,那么涉及敏感的新疆暴力事件,能期望中共说真话吗?即使中央想讲真话,地方政府也不一定愿意,因为涉及维稳的利益。但是即使如此,我还是想方设法从谎言中找出事件的蛛丝马迹。

这次暴力冲突,新疆自治区政府发言人侯汉敏第一次说是“枪战”,第二次才承认开始冲突时,只有派出所所长有一把枪与6颗子弹;全打光了。而参与冲突的维人只有大刀,最后被迫用“火攻”。侯汉敏开始把随意进入民居引发这次冲突叫做“走访”,大有“访贫问苦”的味道,后来才承认那是“查访”。2003年香港百万人上街反对订立23条,因为内容将导致香港面临白色恐怖,其中就有一条,不必法院批准,警长就可以进入民居搜查,即使后来提高警官的官阶,香港市民也不接受。中国老百姓也不应该忘记文革期间由毛派煽动与带头“打砸抢抓抄”的红色恐怖。

以往许多次的暴力冲突,维人几乎全用大刀,但是政府都用枪支。因此所谓暴力冲突,根本搞不清是真的冲突,还是行刑式的现场枪决。在民主与法治的国家,包括香港这个当年的殖民地,警察开枪,事后都要搜集遗留的弹壳,还要报告为何必须开枪的理由,如果理由不充足,有关人员还要受到惩戒。但是观察新疆的暴力冲突,开枪似乎相当随意,就像战争年代那样。在那种情况下,维族人以大刀反抗,可以理解。这就是所谓“恐怖袭击”的真相。因为不但死伤不成比例,事后还要抓一批“余党”枪决与判刑。

如果不明白大刀与枪支的对比,那就请回忆150年前上海的“小刀会”与“洋枪队”,就该知道怎样看这类事件了。

如果用大刀算是恐怖组织的恐怖袭击,那么用枪支杀人算是什么?至少,被杀死的人,哪一个更多?大刀的对象是国家机器,枪支对付的却是老百姓!

这次巴楚事件,当局还发明了“家族式恐怖暴力”的名词,但是“国家恐怖暴力”,难道不比家族式恐怖千万倍吗?被中共认定的恐怖袭击,为何全世界只有新疆?比新疆落后的非洲恐怖袭击,都有枪炮乃至导弹。因此,香港、台湾乃至全球的华文媒体,是否应该检讨,不要跟着中宣部的调子,胡乱指控大刀式的恐怖袭击,却把用枪炮镇压民众叫做“维稳”。

4月30日明报报导巴楚县的所谓恐怖袭击时说:“凤凰卫视引述遇难警员刘旭亮姊姊刘彩玲说,事发翌日色力布亚镇刚好有集市,会有十几万人,‘如果没有提前发生,(暴徒)准备在24号暴乱,会把全镇的人都杀掉’。”这种谎言凤凰卫视居然也转发,显示党的喉舌已经昏头了,为了煽动仇恨而不择手段。因为如果造谣说他们准备杀掉全乌鲁木齐的汉人,或许还有些人会相信。然而巴楚所在的喀什地区,居民有近9成是维吾尔族,把全镇的人杀掉,不就是恐怖分子大杀维人?把自己人都杀光,还搞什么“疆独”?除非是“以夷制夷”,挑拨维族人之间的关系,或制造族群仇杀。

谎报军情是各个地方政府的通病,因为越是夸大敌情,越能骗到大量的维稳经费。对付赤手空拳的陈光诚,维稳费1年就要6千万,新疆多几个拿刀的恐怖分子,地方官员每年的收入就很可观了。这就是为何维稳而越维越不稳的原因。维稳的成败不在钱的多少,而是政策的正确与否,这点官员们该去背背“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毛语录吧?

声明: 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维吾尔在线 uighurbiz
转载请注明转自《昏头了!新疆当局为何谎报军情/林保华



from 维吾尔在线 uighurbiz http://www.uighurbiz.net/archives/1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