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1 December 2012

亲民路线?习近平视察深圳住酒店普通套房吃自助餐

12月7日和8日,习近平视察深圳。海外媒体认为xjp此次视察展示了中共新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据媒体报道,习近平此次视察过程中没有安排任何宴请,也没有入住深圳迎宾馆的一号楼,而是选择入住另一家酒店的普通套房,吃饭也为自助餐。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12月7日和8日视察了广东省深圳市。

这是他任职总书记后首次地方视察。

4年前,习近平来过深圳。那是2008年7月,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期间也专程到深圳调研。

此次,在深圳的两天行程里,习近平考察了前海合作区,腾讯总部,再到渔民村和莲花山公园。

随后,习近平又到珠海、顺德、广州,视察路线与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路线相似。海外媒体称之为“新南巡”,展示了新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特区中的特区”

深圳首站,习近平来到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里距离邓小平当年视察的蛇口工业区只有几公里

直到前海管理局的人透露信息,王玉清才最终肯定,来的人是习近平。

这是12月7日下午3时,他看见几辆中巴车和小车缓缓驶入位于深圳西部蛇口半岛的前海合作区,没有任何显眼的标志,一行人相当低调。

王玉清是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其公司是合作区内部分在建项目的监理单位。习近平到访时,他在工地工作。

这一天的前海合作区,在王玉清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没横幅,没彩旗,没鲜花,没红毯,什么都没有。”王玉清说。管理局内也没有任何通知,只是因为工作关系,王玉清得知是“一位重要人士来访”。

●他们看到被人群簇拥着的习近平出现在广场上,一直面带笑容,谁伸出手来,他都一一握了过去。他还亲昵地抱起了身边的一个小孩。

前海是习近平12月7日考察深圳的第一站。作为深圳和香港间的一个综合配套改革区,国务院支持它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有人称它为“特区中的特区”。

这里距离邓小平当年视察的蛇口工业区只有几公里。

当年的蛇口工业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朝世界打开的第一扇窗户”,如今这里仍然竖立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大招牌,十分醒目。

11月29日,习近平在北京参观了“复兴之路”陈列展后发表讲话。在讲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阐述伟大的“中国梦”时提到了这8个字。

在王玉清看来,习近平此次随员很少,践行了此前的“新八条”规定,有亲民感。

逗留一个多小时后,几辆车驶离前海合作区,开往位于南山的腾讯总部。

一家网站的CEO陆亚明,巧遇了这几辆车。

在腾讯总部的门口,手持对讲机的小区保安礼貌地请陆亚明和他的车稍作等候,让习近平等人的车辆先进入。

陆亚明看到,这几辆车并未成队,没有开道车,中间还夹杂了数辆社会车辆,中巴都没有拉窗帘,能通过透明玻璃看见车内情况。

随后,陆亚明跟着这些车来到腾讯大厦,时间是17点17分。他观察到,各路口未见警察、便衣,连交警也没有。

他还注意到,随行的机动大队队员神情轻松地在科技中一路深南大道路口闲聊,周边及深南大道两侧未见任何安保人员,深南大道交通如常。

12月8日,深圳交警部门在微博上公布,习近平在视察深圳期间,累计行程150多公里。深圳交警落实不封路的要求,车队行进中,没有封闭任何道路,公交、出租、私家车与车队并行。其间虽遇周末晚高峰,基本没有对市民出行造成影响。这是深圳首次对高级别交通勤务不封路。

到人群中:问民生

渔民村的人们走向窗边,向广场张望,很多人正往广场挤,还有人边挤边说:“我也没见过习总书记”

12月8日,习近平来到深圳渔民村,参观了村中的“标志性建筑”——300米的长廊,20幅青铜浮雕记录了渔民村从“水草寮棚”、“海上飘零”到“翻身解放”、“春到渔村”的曲折历史。其中一幅铜质的浮雕上,邓小平站在村民中间,那是1984年的1月25日,邓小平视察渔民村。

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与香港一江之隔的渔民村占得先机,成为中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渔民村1号楼正对着村里的文化广场。租住在这里的房客,感觉习近平一行“突然”就出现在广场上。上午9点多,大家先听到广场上一片喧闹声:“轰的一下,越来越沸腾。”

人们走向窗边,向广场张望,很多人正往广场挤,还有人边挤边说:“我也没见过习总书记”。

“确实是那个样子,新闻联播里看到的样子。”村民回忆。

他们看到被人群簇拥着的习近平出现在广场上,一直面带笑容,谁伸出手来,他都一一握了过去。他还亲昵地抱起了身边的一个小孩。

此时的村民刘慧玲和她的同伴,正在广场上越聚越多的人群之中。

她们是渔民村的老村民,几天前,就得知有“重要人物到访”的消息。

刘慧玲说,渔民村的村民对这些活动并不陌生,常常有重要人士造访此地。20年前,她也目睹了邓小平的到来。

9点20分,她费力地挤到了人群的最里边一层,向习近平伸出了手。

“一下就握了,他的手真厚实。”她回忆说。

随后,她一下慌乱了,只会粤语的她努力想着普通话的“谢谢”怎么说,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一连串的“你好”。

相比起来,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的应对要从容许多。渔民村的董事长吴慧权向习近平介绍了他:“这是我们的老村长,当年邓小平同志来渔民村时,就是他陪同的。”

邓志标说,习近平问他,“照片里的人是不是你?”

邓志标说,“是我,感激共产党”。

习近平告诉他,感激改革开放。邓志标接了一句,“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渔民村的今天”。

●陈开枝还了解到,此次习近平在深圳视察,没有安排任何宴请,没有入住深圳迎宾馆的1号楼,而是选择了另一家酒店,入住了一间普通套房,吃饭也选择了自助餐。

因为是普通村民,邓国华的家最终替代“村官”邓志标的家,成为习近平做客的地方。

邓国华是80后,父亲也是渔民村最早的一代村民。大学一毕业,邓国华就进入渔民村的企业工作至今。

“就觉得挺平常的,村里也没怎么特别交代。”邓国华回忆说,他按照招呼客人的礼数,准备了小菜和水果。

“客人”踏进门的一瞬间,他才认出:“原来是习总书记。”

邓国华这才想起来,两个孩子还坐在地板上玩耍,家中也没有特意收拾。

落座后,习近平和邓国华的父亲攀谈,询问现在的生活,是否和过去比有些改善。随即又问起邓国华的职业和工作状况。

在邓国华的眼中,眼前的总书记,看起来比电视上要年轻,就像亲人一样拉家常。

邓国华注意到,离开时,习近平站起身来,逐一和家人们握手,说再见。

离开渔民村时,习近平特意打开车窗,和站在路边的民众挥手。

莲花山之行:谈改革

陈开枝说,当年小平同志的几句话很重要,谁不坚持改革开放,谁没有好下场。听完他的话,习近平报以微笑

约上午9时55分,莲花山上,身着便装的习近平缓步走上台阶,来到了邓小平的雕像前敬献花篮。

这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竖立的邓小平雕像,意在缅怀邓小平改革开放之举。

站在第一排的陈开枝留意到,习近平伸出双手,细心地整理花篮两边的绸带。随后,在习近平带领下,在场所有官员向邓小平雕像鞠躬。

这让陈开枝有些激动。20年前,他是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自始至终陪同邓小平视察广东;如今,他和其他的老同志一同受邀来到莲花山上,陪同习近平向邓小平的雕像献花。

整个仪式与陈开枝想象的不同,现场除了少数陪同官员,只有4名武警,没有红毯,没有封路,莲花山的游人们围在一旁。

他还了解到,此次习近平在深圳视察,没有安排任何宴请,没有入住深圳迎宾馆的1号楼,而是选择了另一家酒店,入住了一间普通套房,吃饭也选择自助餐。

一位深圳市的官员向陈开枝讲述,习近平到达深圳后,路边一辆大型洒水车引起了习的注意,他向这位官员发问:“这是因为我来专门准备的吗?”官员解释称,这是每天例行的工作,不论有没有领导来访都会照做,习近平才没有继续追问。

在陈开枝看来,这些都体现出习近平对践行新八条规定,态度鲜明。

陈开枝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献花仪式结束后,习近平并没有首先同在场的官员打招呼,而是走进了围观的群众里,一一和他们握手。

让陈开枝觉得亲切的是,总书记上任22天就来广东考察,路线与邓小平当年视察的路线相似,从深圳、珠海、到顺德、广州,走完整个珠三角。

“我觉得总书记站得很高,想得很远,相当于给全国人民和世界做了一个庄严的宣誓,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走到底。”陈开枝说。

习近平表扬了几位老同志,称他们为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下来发挥了余热,还称赞扶贫工作很有成效。

“总书记,我觉得当年小平同志的几句话很重要,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谁不坚持改革开放,谁没有好下场。”陈开枝说。

听完他的话,习近平报以微笑,随后表示,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

赠送的字典

习近平到了北滘镇黄龙村陈燕容家中。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习近平临走时向她赠送了英汉词典和一个电子词典

12月9日,习近平来到了顺德。这也曾经是邓小平南巡来到的地方,那一次南巡,顺德的中小家电企业刚刚兴起。

当天,顺德北滘镇广东工业设计城的物业安保负责人周军正常上班,正常安排工作。广东工业设计城北面在建新楼的工地上工程车辆还在来来往往。

上午10点21分,直到习近平出现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院子里,大家才知道这不是平日里的学术性交流活动。与往常的来访不同,他们没有接到通知,更没有做任何事前准备。

“我们之前不知道习总书记要来,毫无准备,直到习总书记进了展馆,我才想到要不要把展厅门口的LED屏幕上打出欢迎字幕。”副总经理谢金香回忆。

谢金香介绍,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发源地,顺德多家企业已成为业内巨头,展厅的地下室陈列着第一代的中小家电产品。而现在展台上展示的最新家电产品,全部由中国企业自己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一款为老人设计的浴缸时,称赞这个开门式浴缸很实用,老人不会滑倒。

在参观结束时,讲解员绍基民提到广东设计城共有800名设计师。习近平说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们就有8000名设计师了。

12月10日,习总书记在广州召开座谈会时谈到经济转型,谈到科技创新。谢金香觉得习近平不去大企业而来访设计城是有用意的。

参观完设计城后,习近平到了北滘镇黄龙村陈燕容家中。

陈燕容没有得到过任何通知。这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50岁的陈燕容家生活困难,自己在多年前的车祸后就不能干重活,丈夫身体不好也没法工作。一家四口靠每月248元的低保和村里每人每年2100元分红生活。今年儿子毕业后,家里停止了领取低保。

9日中午11点左右,陈燕容正在做饭,有人敲门。

开门进来的客人中,她一眼就认出了习近平和广东省的领导。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招呼客人。

习近平了解了陈家的情况,在房子里转了转,看到其中一间房顶有些漏水痕迹,还要求当地帮助解决。陈燕容回忆,习总书记很朴素,像平民百姓一样,和她说话很亲切,像老熟人一样。

习近平临走时向她赠送了英汉词典和一个电子词典。这让陈燕容很高兴,因为女儿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女儿的理想是做一个翻译。

———————–

习参观深圳前海新区一些内幕
一朋友是当公安的,
昨天见面聊天,给我透露了一些消息,
前海属于他们辖区,知道大老板要过来,
已经提前两天开始清场,所有工地工人驱散,工地停工,然后由民警扮成民工,
扮挖土的,扮开推土机的,扮什么的都有,还有照片,可逗了。
我笑他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就跟我解释说,主要是怕出事,工地太空旷,随便一个狙击手就能轻松做点什么,
领导想表现自己亲民,下面的人却怕在自己的地头出乱子,
也许考虑的是自己的前程,但是如果真出这种事,国家肯定不会太平。
仔细想想,说的也对。

【网友拍摄习近平车队 赞其未封路显亲民】习近平此次南下出巡,没有摆排场。从网友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出,习近平车队经过之地,既没有封路、鸣笛,也没有列队和警察赶人

下次把”南巡”这个词换了吧,再亲民的行动也招架不住这词儿哇

网友甲:作为中国第一把手,能做到这样的亲民,真的是不易。但为了您的安全,必要的安全还是要有保障的好。网友乙:安全不怕,你为我们群众办事,全国人民都是你的保镖。可见,对官员来说,最不安全的是与民隔心。官员融入百姓,本身就消除了最大的不安全因素。

吐槽一下!新闻都是假的!

最近网上不断说习总如何亲民,不讲排场!今天碰巧见到说说见闻。

上午要去办事和同事开车出去上东风路后发现满街都是警察,我还心说哪个大人物又痔疮发作,没事出来巡街了!车转上东濠涌一上桥就给jc拦了下来不给过,必须转到德政路绕道,当时我还摇下车窗对警察说“有没有搞错呀,封路就不应该在前面让车辆上桥啦!”警察根本就不理我们只是赶车辆快走,下了桥就看见东濠涌桥底一堆jc围着一堆人对着东濠涌指指点点。
当车转到德政路只见道路两边停满了国安,公安,武警,消防,甚至还有救护车排了足足有一公里多!
回到办公室新闻就说习总在广州如何…..

【习近平今早走访广州东濠涌 桥上&桥下】桥上突然封路,通都唔通知声,搞到司机都唔知点行,问阿Sir要点行,阿sir睬都懒睬你,挥手让你下桥慢慢塞去吧[吐血]!!桥下就好热闹,好多都拥去睇,习总书记仲同大家打招呼,好亲民

我实在太天真了,我真的相信他们会亲民啊,结果事实这么残忍!靠,再也不相信了……

打好国家领导人这份工不是天天亲民就行的。。。。。改革的主体应是人民,期待官员官方自行限权不观实。。。。

如果真没人管。估计上访的人,都能把高架给堵死。

@闾丘露薇:警卫工作程序和国际接轨,不过工作难度和压力想必大大增加。

在深圳是没有封路啊,那天正好在莲花山,包括香蜜湖也就稍微的拦了一下

深圳网友赞习近平车队通行不封路 称有空常来
【网议不封路:习总,有空常来哟】深圳网友:巧遇习总书记车队。警用摩托有闪灯无警笛。中巴未拉窗帘,透明玻璃,车速约60公里/小时。深南大道交通如常,仅见一辆清障车。看来,风气真变了,看来,不封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致敬!习总有空常来哟~

X President 的一连串亲民行为至少证明一点:我们的领导人开始重视自身形象的包装。找广告公司为领导人做推广,不再是台湾、美国的专利

习总在东濠涌…

以现在的安保标准,这种照片要200mm以上的镜头才拍得出来。
我不相信哪个平民会没事扛着这样的长镜头出门。

扛着200mm出门的倒是有的,不过扛着200mm出门刚好遇到半羽,又刚好有个绝佳的摄影位置,最最刚好的是半羽看到你了,还给你招了手…………..

昨天吃饭时,据体系内部的人士说,这次习来访,很多行程地方的人都不知道,所以地方大员都很紧张,会提前安排所有可能的去处的安保和群众演员。
之前忽闻香港某媒体爆料说习赴广州可能会去东濠涌,立刻紧急下命令将东濠涌挖一遍,每块石头都捞出来刷干净再用清水冲洗,然后再放回河涌中,同时严令所有宣传口一律不得私自报道任何有关新闻。
周围的全部都是“群众”演员。

这个,同意楼主的看法。有同学,酒店的,N年前接待过他,安保对周围环境、空间、障碍物之类的,要求非常高。这类新闻嘛,五年十年一回,自己当初还不是tao哥bao哥叫得多热乎,想起来真是,太傻太天真!

在豪贤路,今天早上7点便衣就敲门进屋了。早上跑步的时候看见东濠涌周围全是便衣。

为什么都喜欢去东濠涌桥底那个破地方?

东濠涌那地方算是有故事的地方,数十年前,广州政府在涌上建一条高架路,成为广州南北走向的一条快速通道,于是桥底污水横流,垃圾填满!桥上飞车党晚晚马达轰鸣!东濠涌高架路北段经过省公安厅宿舍一段,为了阻挡噪音,建成隧道形式的全封闭高架路,当初拨款的理由是以国家安全理由,为此事前几年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异议,现在不了了之了!
亚运前夕,广州政府话费数十亿改造东濠涌,将涌边的民房拆掉改造成公园,涌水要达到泳池的标准,为了顺利拆迁,开出的价码是相同地段全新高层价的8折!达2W+一个平方。消息一出搞得附近二手楼当天齐齐涨价!
因为东濠涌现在没有水源,目前水源是由一个专门的净水厂将江水净化后来的!传闻每天话费数十万!

10年前那会,也很热闹,废除国家领导出访之迎送、取消北戴河暑期办公,继而政治局请教授讲宪法,甚至还废了一部收容遣送恶法,媒体大呼“新政”,而最终大家感慨,这是失去的十年。如今不打领带、不封路、不念稿子,好是好,还得看,真乐观不起来。

新一届领导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让人耳目一新,但若不在体制上大刀阔虎,迷秀于“开会不用稿子,参加会议现场无横幅,会议桌没有果盘鲜花只有笔记本和茶杯”此类细枝末节,都是扯蛋。体制不变,一切卷土重来。榜样的力量是可疑有限的,监督的力量才是巨大无限的。

范大刚:为什么上台后从来没提过跟房价丁点儿有关的事情,就整天宣扬怎么怎么不清场,怎么怎么允许群众围观,小民以为能把房价调控下去的就是最亲民的。

哎,大家要有信心嘛,不要老看阴暗面…那个啥,当年老胡的一级警备加强,可以把一整条高速路封上四五个小时的,所有车全部走国道省道,堵死。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嘛。

前期领导人做事风格是问题的抛出,中期领导人想如何解决,四代喜欢看成绩,现在发现老百姓都知道了,那就表现的像个亲民吧是

发现今晚"新闻联播"领导都没打领带,什么个情况

都穿西装打领带和都穿西装不打领带都属不正常,不需要刻意而为,真正的亲民,百姓自会感受到。把心思都用在"揣摩上意","装"出亲民,实显奴样。有打领带的,有不打的,有穿西装的,有穿中山装和长袍马褂的,随意而为,方显真实。现在这样老大不打领带,其它人一个敢打的都没有的景象,实在可怕!

【习主席深圳行9大亮点】1、滴酒不沾;2、全程吃自助餐;3、不与官员合影;4、不封锁道路;5、座谈会要求不念稿子;6、听取官员申报财产试点工作报告;7、经济继续向前改革;8、体现亲民为民新气象;9、北京群众抗议高铁项目获批。

看了真想笑。本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反而被歌颂了。那几天红绿灯跳的真不一样。

就是有封路啊,弄的后海大道堵了一整条路口!

1、明明有封路却偏偏不承认。2、如何亲民新气象法,大部分民众感受到了吗?3、政府本就应该尊重群众的意见!

这个吧,越不封路下面越紧张,现在是一把手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屁大点小事都会是大事。新闻不应该这么大张旗鼓地宣传,给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我上了一下google,还是不能用,这根穿不穿内裤带不带领带毛关系都没有,即使穿上皇帝的新装也是个形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2293?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