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2 April 2012

倒薄确显降温迹象

乘温家宝访问冰岛之际,中国官媒倒薄运动昨起突然开始降温。此前连篇累牍出现在人民网的抹黑薄谷的传闻和“坚决拥护”的效忠表态,已从人民网主页消失,反倒是类似“[惊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不怕多元化思潮”这样的网民言论悄悄爬上了主页。这说明党内斗争的潜流依然汹涌,民意也在发挥作用,官媒理性的力量摄于民意,已经意识到文革式做法的荒唐,乘温家宝离京之际,再现不折腾的和谐本色。但是薄谷案何时能结还是个未知数。要等温家宝回京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海外有的八卦媒体把中国官媒摄于民意,被迫回归理性的现象归功于江泽民的露面,不敢苟同。有关江泽民露面的消息,没有一张图片或视频可以佐证,就已经否定了传言本身。我依然坚持先前有关《江泽民发挥不了任何余威》的分析和判断。在此,谨就广为流传的所谓“上海帮”、“团派”、“太子党”等以讹传讹的海外亚文化概念重申如下看法:

“上海帮”

如果把曾经在上海与江泽民有过一段共事经历的官员计入“上海帮”,还算可以理解吧。毕竟,根据老江对其任内经济成就的自满和自信,对其熟悉的管理人才更信任、更放心、更推崇,也算人之常情吧,而且上海那个地方的确能够考验一个人的现代管理才干。但是,如果把无此背景的江朱任内提拔的其他高官也算进来,则未免牵强。即便是在上海与江共过事的所谓嫡系“上海帮”也早在17大遭到重创。这一点无须内部爆料:(1) 江在上海的幕僚、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黄菊病故之后,接替他的是李克强,意味着老江丢了左臂;(2) 江的第一心腹智囊曾庆红,常委兼党务第一书记被四不靠的习近平折中;(3) 陈良宇成了投机幕僚们的替罪羊、儆猴鸡,这总是公开报道的吧?(4) 老江推荐给胡的“主席特别助理”王沪宁未能挺进政治局,无论是中央委员得票还是书记处书记得票,都低于胡自己的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他俩的先后次序就是按得票多少排名的,王不再以“主席特别助理”身份出现而始终跟着令计划就已经被“掺沙子”了;(5) 江在上海的幕僚孟建柱接替了周永康的公安部长职务,却未能继任周的政治局委员;(6) 政治局保留给女性的一个席位,刘延东的得票高于老江从上海带到北京并悉心培养的陈至立。这些都不是胡的动作,是党内票决的结果。倒不一定是因为全党特别欣赏团中央出身的刘延东,也不能说明刘延东政绩和才干真的高于陈至立,而是党内给老江投下了“腻烦票”:老江,我们不希望你继续干政!此后继续让他露脸,为他出书,也是对他不干政的应有鼓励;任何超出这一范围的解读都是一厢情愿。

“太子党”

所谓“太子党”,这个提法本身就属用词不当,最多只能用“王子党”,诸王子中只有一位可立为太子。即便是王子之间,为争太子位而你死我活,自古有之。有了邓太子,就不可能有薄太子。其他红二代王子一直受到邓家排挤。即便是李太子,也是八大老在世时硬塞给邓的,八大老一去,江珠、胡温里头就没了太子。这是因为有了异姓太子,邓家路线就受到掣肘,没有异姓太子干扰,邓家才能一家做大,操纵弱主,安插温式家丁。只有这个逻辑是说得通的。这样一来,无论是江、还是胡,如想有点独立性,扶持另一异姓太子其实对邓家是有制衡作用的。也正是这种算计,邓家后来并不待见江,并一直在暗中挺胡拒江。胡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基本上被挺胡拒江的最大太子党家族及其台前代理所控制。谁当军委主席并不意味着谁就真有军权。周恩来、华国锋,在中共历史上就是两位曾经身居军委最高职位却大权旁落的最好例子。要会整军才能牢牢把握军权。这方面只有毛泽东和邓小平做到了,江泽民想做,但没能做到。胡锦涛只是另一个华国锋。

“团派”

这更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团组织本来就是党组织的预备队,好多人年轻时都干过团的工作。例如,周强说是团中央的,但是从司法部过去的,究竟是谁的卧底,谁也不能肯定。有人说汪洋是团派,他只是曾在安徽干过省团委的工作,怎么就成了胡锦涛的人?其实是在国务院工作的时候成了温家宝的弟子。说李克强、李源潮是胡锦涛的人,就跟当初谁都说温家宝是胡耀邦的人一样,都忽视了一个基本常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有最高权威,谁就能拥有耳目和亲信。两李都是厉以宁的弟子,而厉以宁的弟子一般执行邓家路线。团中央本身就反映了党中央的格局,再加上团中央出来的本来就像水,流到哪里都行,可为任何一派利用。

结论

当前官媒的回归理性,再次说明胡温并非一体。如果胡温真的那么一致,不会是现在的情况,左右早失衡了。作为前清华舞蹈队的辅导员,不唱红歌还能唱什么歌?胡不会像温那样反感唱红。据我对胡的了解,当然也得到与胡共过事的万润南的间接确认,胡是个不太多话,但却是一位能够兼听各方意见并为各方接受的弱主。因为温的后台硬,胡弱主架不住温折腾。薄熙来没有任何举动是反胡的,包括陈良宇,也没有反胡。左右平衡,只有左右存在的时候,你才能平衡,如果没有左了,平衡器就失业了,一边倒的时候,弱主就左右不了局面,而真正主事的就变成了会折腾的小人。如果深入研究一下中共党史,便不难找出跟胡类似的弱主,比如说,周恩来、张闻天、华国锋,都曾到达过权力顶峰,却做不了主,往往被意志力强的驾空。但是,如果左右都有意志力强的,相互制约,这应该是明主希望看到的制衡局面,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跟着强势的一边当傀儡了,这就是胡弱主当前的困境。

倒薄的急先锋非温莫属,原因已在此前多篇博文中陆续提及。但是,有鉴于18大之前安定团结大局的重要性,即便“海伍德命案”被确证为冤案,也不会清算温,况且他的后台不是一般的硬。即便薄谷被证清白,最多也就交出王立军这个替罪羊吧。只要能够阻薄入常,倒薄目的就已经达到。但是这场闹剧对拥温势力究竟是祸是福就很难说了。也就是说,温派想在中委、政治局、常委会抢占更大蛋糕份额的企图未必能够得逞。党心所向、民心所向对温不利。

从流传的中央办公厅关于王立军事件的通报来看,虽然事发之后看上去是中办在主抓,但是王立军事件的背后成因胡并不一定十分清楚:这个套是谁下的?胡不一定知情。如果只负责处理善后,想把整个事件查个水落石出,那可是个罗生门,也许会像二战前的德国国会纵火案、民国时期宋教仁遇刺案、台湾的陈水扁枪击案一样成为永远解不开的迷。我只希望每个细节都能让薄熙来的说法见诸媒体,并以此为契机,恢复中共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推动司法公正透明,切实兑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承诺。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2683?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