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17-4-2012
在美國高調重返亞洲、中菲於黃岩島對峙事件仍未落幕之際, 美國與菲律賓昨天在南海舉行「肩並肩」聯合軍演。即使兩國表示, 軍演與中菲就南海主權爭端 的海上對峙事件無關,但解決南海爭端背後所隱藏的美國介入因素, 當前不斷顯現與深化,令南海爭端更形複雜, 若中國不及早妥善處理問題,只會陷入更被動和不 利局面。
越南與菲律賓近年就南海領土問題,與中國「對抗」 的態度日趨強硬,並通過宣示主權與軍事演習, 來強化佔領島嶼的合法性。
今 次美菲「肩並肩」軍演,選在靠近南海的巴拉望省進行。從兵力看, 參與演習約六千八百人,美軍出動四千五百, 菲律賓則派出二千三百人,美方不僅操控大局,軍 演更首次糾集了日本、南韓和越南等國參加, 難怪有軍事分析家認為,美菲今次軍演,傳達了一個清楚信息—— 菲律賓力圖擴大軍力,美國則擺明支持菲律賓,成為 遏阻中國在區內擴張的力量。
明顯看到,在南海島嶼主權爭端中,菲律賓和越南正設法凝聚區內「 團結力量」,把爭端談判「國際化」、「多邊化」,以形成「 制度化」的法律性約束,增加集體討價力量,展開與中國角力, 並化解中國逐個與「聲索國」進行「單邊談判」的策略。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在月初舉行的東盟峰會上, 呼籲東盟十國建立一套有關南海主權的行為準則, 然後再與中國談判,清楚反映出箇中意圖。
可 以說,美國積極返亞,不斷加強在亞太區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存在。 基於中國國力崛起,美國也必須相應加強在區內的介入力量,以免「 此消彼長」,實力陷於下 風,便難以達到所定的戰略目標。從形勢發展迄今判斷, 美國明顯想維持在東亞地區的「主導權」,絕不想與中國「 權力分享」。
自七十年代初發現南海豐富油氣資源的報告「曝光」後, 菲律賓作為石油進口國,馬上露出覬覦南海石油資源的動機, 除強調二百海里專屬經濟區法理外, 更急不及待把南沙群島三十三個島嶼列為菲律賓領土。
很明顯,菲律賓爭奪南海領土,目的是奪取豐富的石油和漁業資源, 利益攸關,如今不惜倒入美國懷抱,借外力與中國周旋; 美國則乘機藉南海聲索國對中國的不滿,作為重整東亞區「主導權」 的力量基礎。
可以看到,二○一○年發生中日在釣魚台「撞船事件」後, 中國在主權爭端上的「高調強硬」,造成強烈「睦鄰」反效果。 中國「和平崛起」為東盟諸國所猜疑,對中國國力擴張疑懼, 並以南海爭端作為考驗中國是否和平崛起的「風向標」。
美 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J.D. Bean與G.B. Poling在新一期《外交政策新視角》上, 分析中國對外一度受歡迎的「魅力攻勢」,如今已無以為繼, 原
因在於南海政策和經濟外交雙雙惹來巨大反感(參 見:J.D. Bean and G.B. Poling, Why has China's
Charm Offensive Stalled? New Perspectives in Foreign Policy, Winter
2012, vol.1)。很明顯,自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議啟動後, 東盟國家也對中國貿易貨品執行免關稅,不再單方受惠, 無疑也逐漸感受中國經貿擴張的壓力,容易 挑起對中國的不滿。
可以說,美菲今次軍演,更首次邀請日本、 越南等東盟國家參加模擬演習,既有隱含應對南海爭端的意味, 但更深層的政治含意 是,通過聯合軍演, 來搖動和抵制中國在東南亞不斷擴張的投射影響力量。然而, 這種戰略意圖也可能迫使中國加快與加強解決南海爭端的政策力量, 使亞太地區國 家在偏向中美兩強之間的選擇,出現兩極分化的巨大風險, 最終影響到地區的安全結構和穩定。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