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自由市場模範生之稱的中國香港地區,近來官商勾結事件頻頻曝出。繼特首曾蔭權被質疑接受房地產發展商東海集團利益輸送後不久,香港廉政公署調查新鴻基地產案再次成為震動香江的大事件。
3月29日,廉政公署以涉嫌觸犯《防止賄賂條例》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為由,拘捕新鴻基地產兩名執行董事郭炳江、郭炳聯兄弟及香港特區政府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
從今年3月19日至今,此案中已共有8人被捕,其中3名為新地執行董事,包括新地執行董事陳巨源。
在新鴻基案背後,可能有今日香港社會頗有怨言的地產霸權作祟。
天際線背後的家族
3月29日晚,郭氏兄弟及許仕仁均獲保釋。隨後郭氏兄弟召開記者招待會自稱「清白」,並稱公司運轉一切正常。目前,案件的調查結果,仍待進一步的消息披露。
但廉署調查事件已然給這家一直做本分的香港最大地產商之一蒙上塵埃,3月30日新鴻基股市復牌,遭到市場恐慌性拋售,狂瀉13.1%,市值蒸發381.82億港元。
新鴻基案引發的強烈關注,不僅在於是地產巨頭,還有其家族背景。不同於經典香港電影所輸出的黑社會底層打拼文化,現實香港輸出的是一個又一個底層打拼後成就財富家族的勵志文化。這些家族不僅有奮鬥故事,也在不斷上演著類似TVB劇集的豪門恩怨劇情。
在過往歲月中,新鴻基充滿著白手起家奮鬥拼搏的傳奇色彩。而這個傳奇的成長,與香港房地產業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
上世紀20年代,原籍廣東省中山市的郭得勝在香港從小雜貨店起步,至經營商品批發,1958年,郭得勝與馮景禧、李兆基等8人合組永業有限公司,開始進軍地產業。1963年,3人各投資100萬元創辦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
60年代,正值香港中小型工廠蓬勃發展之際,人口快速增長,郭氏等人憑藉其做日本拉鍊產品代理時與工業界建立的聯繫,瞭解到中小廠商對多層工業樓宇的殷切需求,遂將分層出售、分期付款的售樓方式移植于工業樓宇,重點發展多層工業大廈,此舉受到山寨式廠家的歡迎。
1960年1月至1983年3月,香港政府為了減少現金支出,向擬徵收私人土地的擁有者發出換地權益書,土地的擁有者可選擇收取現金,或日後在新界任何新市鎮發展區換取建築用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郭得勝看准香港人口膨脹,日後必然向新界新市鎮發展的趨勢,遂運用手上資金大量購入新界土地換地權益書。1978年香港經濟轉趨繁榮,刺激地價樓市飆升,新地也進入收成期,所推出的樓盤都獲利豐厚。
新鴻基地產逐漸由工廠大廈發展至購物中心、寫字樓及住宅屋苑等。到80年代中葉,新地已成立逾100家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均從事與地產相關的業務,成為香港最大的地產公司之一,也是最專業的地產公司。
1984年,隨著《中英聯合聲明》中對土地供應做出的限制,及後來港府推行的勾地制度,特區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也加強了土地的壟斷,香港成為寸土寸金之地,地價、租金高漲,七八十年代累積購入換地權益書和農地的新鴻基自然成為地產巨擘。
香港房地產曾經歷數個週期性泡沫與低迷的沉浮,但新鴻基一直利用逢低收購土地的手法進行土地儲備,這被認為是新鴻基最成功的發展戰略。而通過換地權益書、收購農地、收購擁有大面積土地的工業企業進而更改土地用途,以及利用政府舊區重建企業收地的政策,香港幾大家族壟斷了近70%的地產市場。
1994年後,雖然香港的經濟有起有伏,但是新鴻基的毛利率始終穩定在40%左右,堪稱房地產業的模範生。截至2011年12月,新鴻基地產在香港地產業務方面,擁有土地儲備4670萬平方尺,而在內地,新鴻基目前擁有土地儲備樓面面積達8530萬平方尺。
郭氏家族開發的樓盤包括香港最高的3座建築:香港中環廣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以及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樓——約490米高的環球貿易廣場。
新鴻基也因此被稱為香港天際線背後的家族。該公司淨利潤從2009年的104億港元,增長至上一財年的480億港元。2012年公佈的《福布斯》富豪榜顯示,郭氏家族持有這家香港上市公司42%的股份,因此他們的財富估計有183億美元。
官商勾結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香港,房地產泡沫破裂,2002年,香港房地產市場已經比1997年10月縮水近一半,樓價大跌近七成,當大量中產成為負翁之時,房地產公司的盈利看上去卻無大礙。以新鴻基為例,2001~2002財年,新鴻基的利潤非常穩定:85億港幣,其中房產銷售40億,租金的收入也高達40億。
香港學者梁文道曾撰文說,最近10多年來,香港社會對富豪的看法有很大變化。10幾年前坐計程車和司機講起李嘉誠,10個有9個會豎起大拇指,稱他做‘李超人’;今天要是坐計程車和司機討論誠哥近日的事蹟,我保證10個人裡面有10個都會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立刻大罵‘官商勾結’。
一面是光鮮亮麗的豪宅和摩天大樓,一面是困頓的籠屋現狀,讓許多港人對這些地產大亨們頗有微詞,高地價、打擊投機不力和房屋援助計畫的停滯給民眾帶來了不滿,而政府在政策上對地產商的傾斜和官商勾結的事件更是飽受批評。
據媒體報導,許仕仁本為政務官,2000年離開公務員隊伍後,出任強積金管理局行政總監,2002年又出任馬會董事。2003年離開強積金管理局,其後自組顧問公司,2004年出任新地旗下的九巴董事,2005年重返政府出任政務司長兩年。
許仕仁一直被指與新地關係密切。2002年末,許仕仁離開強積金局前,曾涉嫌未交租金即入住位於香港跑馬地禮頓山、由新地開發的兩個共逾4000尺的相連豪宅,當中累積涉及租金至少132萬港元。直至2003年11月起,許仕仁才開始每月交租,每單位5.5萬港元,每月合共交租11萬港元。後來租金加至每單位8萬港元,即每月租金16萬港元。雖然許仕仁面對質疑時表示,自己支付了一個月16萬港元的租金,但目前還未有調查結論。
新鴻基執行董事陳巨源的被捕,據聞源於其負責的新鴻基地產土地事務涉及貪腐。有香媒體體報導稱,處理新界大圍香粉寮專案的土地購買期間,該塊土地業主原有意直接賣給新鴻基地產,陳巨源卻表示不感興趣,此後再通過協力廠商公司以高價買入。
此外,陳在香港各界擔任數項公職,既是香港貿易發展局基建發展服務諮詢委員會及中國貿易諮詢委員會的委員,又是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內地事務委員會、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委員。
在新鴻基案之前,2008年曾曝出的梁展文事件也被當成是政府與大地產商勾結的一個例證,其中涉案企業除了新世界地產,也曾涉及新鴻基。
梁展文曾任香港特區屋宇署署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2002年,特區政府宣佈停建、停售居屋,以及終止私人參建計畫。同年,政府與新世界地產公司合作的居屋紅灣半島落成。2004年2月,新世界中國地產以5.932億港元,購入紅灣半島一半股權及貸款,當時政府遭輿論嚴厲批評賤賣紅灣半島。
2007年1月,梁展文退休。2008年8月,梁展文出任新世界中國地產執行董事及副董事總經理,合約3年,年薪312萬港元。公眾譁然。後在輿論壓力下,新世界中國宣佈與梁展文無條件提前解約。
地產霸權
以廉潔透明政府著稱的香港,那些依靠土地致富的大家族、大亨們在資本壯大之後,亦難免會侵蝕政府官員,形成資本的霸權。
在香港,以地產、金融、貿易自由化著稱的另一面,則矗立著六大公司巨頭,也是六大家族。他們分別是和記黃埔的李嘉誠家族、新鴻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兆業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發展的鄭氏家族、九龍倉/會德豐的包氏及吳氏家族、中電控股的嘉道理家族。根據港交所的資料,2010年5月,由這些經濟巨頭操控的主要上市公司,占香港股市總市值(主機板)的14.7%。而在恒生地產分類指數中,新鴻基地產、恒基地產、長江實業、恒隆地產、信和置業這5家香港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目前均是由創始人家族控股。
在曾任新鴻基地產集團創辦人郭得勝私人助理,並在發展商嘉里建設中負責過土地和物業估價與收購的潘慧嫻看來,這六大家族幾乎壟斷了香港的地產行業和公用事業,主宰著香港的經濟命脈,控制著香港人。
類似家族資本與政府的勾結在香港並不少見。眾所周知,許多地產巨賈及與其關係密切的業務夥伴(包括許多來自銀行、法律、建築、工程和建造業的夥伴),在由800人組成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佔有不少席位。地產界的利益,藉地產及建造界在立法會的功能界別議席獲得充分反映。潘慧嫻在其2010年所著的《地產霸權》一書中說。
《南華早報》曾在2010年披露,六大地產商的董事在政府各個法定諮詢組織裡擔任總共54個職位,比1998年時的16個有大幅上升,就是說地產商在政府法定機構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當然也包括一些公開的醜聞,包括1999年沒有經過公開招標就把數碼港賣給電信盈科的事件,也包括2004年紅灣半島事件,2008年梁展文事件等等。這些都是政府和地產商關係密切的一些證據。
如何對家族壟斷市場的行為做出合理的約束,對資本左右公共權利的制度做進一步的改良,也是香港模式能否再具創新效應面臨的問題。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