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4 May 2015

為何俄羅斯人認為烏克蘭親西方是納粹?

俄羅斯在9日進行大規模閱兵,紀念二戰勝利70週年。有關俄國利用閱兵來彰顯國威、提高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來鞏固政權、拉攏中國等國來對抗西方等,華文傳媒應有報導提及。

不過,閱兵涉及的是俄國自身身份及外交論述一個更重要的趨勢--一些前蘇聯勢力範圍國家現在親歐/西遠俄,是納粹主義再起的先兆,是抹黑、扁低蘇俄當年戰勝法西斯主義的功勞。當中針對的,尤其是去年推翻親俄總統的烏克蘭。

要明白這種心理,在下全文翻譯了俄國衛星新聞通訊社(Sputnik)4月28日文章<騎劫歷史--烏克蘭抹去蘇聯對二戰勝利的貢獻>。喜歡看英文的話,請自行到此鏈結,並跳過下面黑粗體字的翻譯:


"烏克蘭的洗腦宣傳企圖把蘇聯二戰英雄跟與勾結納粹的人相提並論,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網民近日都在社交媒體對此表示憤怒,並把偉大衛國戰爭跟烏克蘭東部目前的內戰連上關係。

過 去幾個月,烏克蘭政府一直樂此不疲地,很小心的把偉大衛國戰爭結束70週年的標誌和語句修改,棄用紅星和橙黑聖佐治絲帶(Ribbon of Saint George),改用紅黑罌粟,又將「偉大衛國戰爭」改為簡單地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烏政府還資助一個運動,掩蓋烏克蘭人在蘇聯紅軍扮演的角色,並把 一些聲譽不佳的人列入英雄之列。

"烏政府的舉動包括「烏克蘭國家記憶研究」所製作的一系列海報。由這個研究 所組織的計劃不單列出蘇聯-烏克蘭人英雄,還包括替加拿大和美國等盟軍、但本身淵源可追溯至烏克蘭的人士。不幸地,這些海報還包括曾替勾結納粹的軍隊作戰 的人士,例如替「烏克蘭起義軍」(UPA)和「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OUN)作戰。

"Facebook烏克蘭用戶Alexei在網上評論這一系列海報時,提到:「這個運動只有一個小瑕疵:Ivan Kozhedub對戰勝德國的功勞,眾人皆知,但涉及他對UPA炮手的貢獻,這幅宣傳鼓動海報的創作者卻絕口不提。一定是不敢了。」

"Alexei還憤憤不平指出:「蘇軍英雄對這個國家的服務不僅與納粹勾結者相提並論,我們的老兵還被褫奪其名聲。他們不再是為祖國服役、打勝仗的紅軍一份子的老兵,他們只是在模糊的『多國聯合』名義下打仗的『烏克蘭人』。」

"Alexei 反諷問:「哪些多國是什麼國?連Stepan Bandera和Roman Shukhevych的支持者都可以擠進去?有關這點,那些極力推銷新版本大戰歷史的洗腦宣傳者都是保持沉默。他們的確要保持沉默,因為那個UPA砲手和 OUN意識形態主導者Petro Poltava 是與很不同的「多國聯合」一同作戰--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羅馬尼亞和日本的聯合,以及為1941年6月30日宣佈成立的「烏克蘭國」作戰,「烏克蘭 國」當時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同盟。」

"本月較早時,烏克蘭政府採納了紅黑罌粟作為紀念戰爭勝利的官方象徵,總理亞采紐克(Arseniy Yatsenyuk)形容這個設計為「歐洲標誌」,還憤恨地說:「讓其他絲帶在俄羅斯穿戴吧,他們說是俄羅斯勝出二戰。」

"設計這個新標誌的Sergei Mishakin向獨立俄羅斯電視台Dozhd表示:「我們想到了英國使用的舊標誌紅罌粟,於是決定以此為我們標誌的基礎,但想令它看起來更悲劇。事實上,這是子彈造成的一個孔,血從那個孔流出。」

"罌粟這個標誌最先由英語系國家使用,沿自一戰,因此對烏克蘭來說是個外來的標誌。而且,烏俄兩國網民都提到,紅黑設計,令人想起另一個很不同的標誌--UPA的紅黑雙色旗幟。

"網民Eugene Mit寫到,他認為,用罌粟來紀念戰爭結束,是錯誤的,因為自古希臘時期以來,罌粟都用作象徵睡眼、死亡和思念,但戰勝紀念日一般是會聯想到慶祝、和平及光明。

"為了把二戰勝利跟烏克蘭東部目前的內戰混為一談,一個有充足資金支援的非政府計劃「資訊抗爭」發放一系列影片,把偉大衛國戰爭老兵跟他們的後代並列在一起。

"第一段影片顯示,一個為烏軍服役的年輕人出發打仗前,打電話給其二戰老兵祖父;在第二段影片,一名年輕女護士致電給本身是老兵的祖母,之後就出發,協助在目前衝突下的受傷士兵。" 這些煽情、形式化的劇本,同時出現很流行的獨立廣場(Maidan)革命口號,例如「榮耀歸烏克蘭!」,以及「榮耀歸英雄」(巧合地,這些口號在二戰亦因 Bandera而很流行)。影片最後以這一訊息作為總結:「我們記住。我們欣賞。我們會勝利。」就這樣,二戰偉大勝利的記憶,就這樣跟今天東部的血腥內戰 結合在一起。

"網民Roman Golovko評論這些影片是寫道:「拍攝如此『愛國』的影片,一些虛構的老兵說出一些Bandera使用過的口號,呼籲烏克蘭人殺烏克蘭人,這簡直是出 賣了真正老兵的記憶,是向父輩、祖父輩和曾祖父輩的靈魂吐口水,他們在偉大衛國戰爭與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格魯吉亞人、猶太人、韃靼人、奧塞梯人、車臣 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疆人、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並肩作戰,對抗納粹,解放祖國,直搗柏林和布拉格、維也納與貝爾格萊德。清醒點巴,不要被愚弄。」"

對 於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尤其歐洲那些)或東歐的蘇聯衛星國,蘇共是佔領、是侵略,前共黨政權是獨裁,因此共產政權倒台,或/及由蘇聯獨立後,這些國家必然會 進行「去共化」,所有蘇共的東西一定是壞的,亦把所有蘇共標誌與納粹同等對待,有些國家立法禁止公開展示這些標誌,甚至連共產主義標誌也禁止,例如拉丁美 洲的哲古華拉(Che Guevara)肖象的T恤也禁止。

然而,消滅蘇共的標誌,必然淡化蘇共在打敗納粹德國的貢獻--又或者是,認為 蘇共並非由納粹德國解放東歐,而是由納粹德國搶去並侵略這些東歐地區的另一個侵略者。因此,正如文中所說,烏克蘭開始強調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45年),而非俄羅斯人所說的「偉大衛國戰爭」,亦即納粹德國違反《德蘇互不侵犯協議》、1941年入侵俄國開始至二戰結束期間的戰爭。

另 一個重要標記便是文中所說的聖佐治絲帶(文首照片右面女士所派發的絲帶)。這絲帶源自沙俄時代18世紀建立的勳章「聖佐治勳章」,是最高榮譽的軍事勳 章,1917年蘇聯建立時曾廢除,但史太林在二戰時期恢復,以提高國民的愛國情緒。蘇聯解體後,一直至普京(Vldaimir Putin)年代才開始恢復推廣聖佐治絲帶,以此作為「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的標誌。

烏克蘭獨立後,初期仍會沿蘇聯時代的標誌來紀念二戰勝利,因為該國並未如波羅的海三國般十分反蘇/反俄,刻意抹掉這些蘇俄標誌,也是這一年的事。

如果從「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想法,俄羅斯人便會認為,這些淡化蘇共解放功勞的舉動,是暗地為納粹德國塗脂抹粉。更甚的是,在二戰期間,的確有人為了從蘇共獨立而與納粹德國結盟,例如烏克蘭的班德拉(即文中的Stepan Bandera)。

班 德拉1909年出生,一直致力烏克蘭獨立,1959年在西德遭蘇聯特工毒殺身亡。史學家大致同意的是,班德拉當年確實支持納粹德國,尤其在二戰末期曾率領 起義軍,與德軍一起在烏克蘭抵抗蘇聯;史學家亦大致同意,班德拉支持建立「大烏克蘭」,其意識形態包含「純正烏克蘭人」,類近納粹的種族主義。

不 過,班德拉其他事跡,則引起很大爭論,似「傳說」多於真正史實。對於烏克蘭反俄人士來說,班德拉是維護民族獨立的英雄,因此去年反政府革命期間,不少示威 者都手持班德拉的肖象(文首照片左面)。但對於俄羅斯人和烏克蘭的親俄人士,班德拉是勾結納粹的「烏奸」、賣國賊和極右主義者,他二戰期間短暫控制烏克蘭 時,曾屠殺波蘭人和猶太人。

班德拉是好人還是壞人,並不重要(除非你是歷史學家),重要的是,自蘇聯時代開始,政府已不斷把班德拉打成 「烏奸」(或者是「蘇奸」),到去年烏克蘭出現反政府革命時,俄羅斯政府和親政府媒體不斷重覆班德拉的歷史,並把烏克蘭親西方份子稱為「班德拉追隨者」, 包括總統普京自己都多次公開這樣說。

尤其是,普京近年開始推行「共產愛國主義」,希望以愛國主義繼承共產主義,「使用」蘇聯歷史作為俄羅斯新愛國主義的圖騰。當中蘇聯打敗納粹德國是最重要的一部份,對俄羅斯而言,當然希望東歐國家不會淡化這段歷史,希望她們繼續對蘇聯(即俄羅斯)由納粹手上解放他們感恩。

就烏克蘭而言,高調紀念二戰,旨在提醒國際、尤其西方,他們支持反俄份子以不革命、而非選票來把一個合法民選總統趕走,跟支持納粹沒有分別;
就整個東歐而言,正如上述,「去共化」並非烏克蘭獨有的現象,在很多前東歐共產國家都出現,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當中以當年最先宣佈獨立的立陶宛最強烈),紀念亦是旨在提醒那些國家,切勿為了去共而把蘇聯當年打敗二戰的功績也抹殺;
就全球而言,俄國認為西方去年支持烏克蘭革命,已不只是普通外交角力,而是企圖篡改二戰歷史,企圖抹去蘇聯功勞的過去,俄國人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一個侮辱。

以上,就是俄國去年為何不斷稱烏克蘭親西方份子是極右的背景和歷史脈絡,以及為何大肆慶祝戰勝紀念日、慶祝對俄國外交的意義。

from 歐洲動態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15/05/blog-post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