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4 October 2014

《澳洲人》 泰國和平表象的裂縫

原文: Cracks in Thailand’s peaceful facade
作者: 《澳洲人》 (The Australian)
日期: 2014年10月4日

***本譯文版權歸作者/刊登機構所有,轉載請保留此聲明。***

那些在泰國以獨裁政體的傾覆為題舉辦講座的大學生知道,他們不能觸及一個特別敏感的話題:他們自己的國家。
自從五月推翻民選政府之後,泰國的軍方領導人把敢發聲的批評者關押了,並以檢控的威脅使其餘的批評者閉嘴。他們審查媒體,驅散示威者,並禁止舉行以該國前路為主題的公開辯論。
於是,當大約150人出席近期在泰國國立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舉行的最新一場 “民主教室”講座時,一個疲乏的學生提醒所有在場者說,他們應該只討論失敗政權— “請跟我說一次,只限外國的那些。”
然而,講座開始幾分鐘之後便被警察腰斬,結果引起全國大學教授對軍政府日甚一日的審查提出罕見的公開抗議。在大學校園發生那種事情是政變以來的第一次,它突顯出導致泰國近十年政治動盪的深層社會緊張關係並未得到緩解,而是受到壓抑。
“軍方說他們想要團結、和解”。協助法政大學於9月18日在曼谷市外圍的蘭實書院(Rangsit Campus)舉行講座的經濟系學生拉塔普‧素帕沙潘(Ratthapol Supasopon)說, “但要是我們連交談都不可以的話,又怎可能團結、和解?”
自從前總理億萬富豪他信‧西拉瓦(Thaksin Shinawatra)在2006年被軍方推翻之後,重大的動盪就一直在困擾泰國。在廣義上,他信倒台是泰國北部農村民眾和曼谷以及泰國南部得到軍方支持的傳統精英之間權力鬥爭的一幕。
那場鬥爭引致了六個月的反政府街頭抗議和零散的暴力事件,使他信妹妹英祿‧西拉瓦(Yingluck Shinawatra)的政府陷入癱瘓,並於5月22日政變中被推翻。
之後,泰國恢復了平靜,人的生活—至少在表面上—重歸正常。沙灘上滿是遊客,商場裡都是購物的人,小型抗議止息了。在政變前夕因為法院一項爭議性裁決而被解職的英祿基本沒有公開發言;只是有人拍下了她在一次出外買東西時面帶笑容的照片。
但是,沒多少人相信泰國的麻煩已經完結。
原定主持上個月被腰斬講座的法政大學政治科學講師帕澤‧孔傑拉提(Prajak Kongkirati)說,我們的 “社會仍然分化,只不過這些看法被壓下去了。”
他說,“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錯的,而且是在倒退。當諸如媒體和學界等的和平溝通途徑被關上了,終有一天它(分岐)會以街頭政治的方式表現出來。”
在法政大學講座被腰斬之後,泰國16所大學有60名教授在公開信中聲明,假如交流看法的基本權利得不到尊重的話,就不可能指望在現任領導層之下的泰國會“成為一個尊重人民權利的國家”。政變領袖巴育塔‧真奧差(Prayuth Chan-ocha) 毫無歉意。他認為對軍政府的批評造成分化,沒有助益。他說,任何組織想要舉行這類講座必須首先得到許可,於是內容便會受到篩選,因為,“假如講座的主題是民主、選舉或現政府的話,他們不可以討論這些。”
那名協助舉辦講座的大學生拉塔普堅稱講座沒打算討論泰國自身的政府,而即使有人試圖這樣做,主持也會阻止。但是,軍政府顯然認為,要對房間裡的大象—他們自己—避而不談是很難做到的事。提到在附近的派出所審問他、另外兩位同學以及四位教授—包括泰國其中一位最受尊敬的歷史學家尼提‧伊奧史宏(Nidhi Eoseewong)—好幾小時的軍人時,拉塔普說,“他們不會把話說明白,但是他們認為我們就是要談論他們。”
以香港為總部的亞洲人權委員會 (As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對事件提出讉責,並說那是“軍政府對由學生、學者、人權活動人士舉行的公開活動所作更廣泛干預的一部份”。
在那場講座被腰斬幾天之後,另一場以“2014年臨時約章下的幸福與和解”為主題在北部城市青邁一所大學舉行的講座也以類似的理由取消。此外,在上個月,軍政府施壓逼使泰國人權律師會取消就政變以來泰國發生的侵犯人權事例作簡報。
人們視為自由主義及進步思想堡壘的法政大學當局甚至進行了自我審查,禁止對1976年10月6日反軍政府重掌政權抗議事件中數十名被屠𣪩的學生舉行週年悼念,因為大學當局認為悼念被屠𣪩學生是一項政治活動。巴育塔說,學界領袖曾經問軍政府,在這些禁令下,他們應該怎樣工作。他說,還有許多別的東西可以教,比如“正確的民主觀念”,道德和“泰國人的12種核心價值”—由巴育塔引入、作為軍政府“讓人民重歸幸福”運動一部份的清單。
雖然推翻了由選舉產生的民主政府,泰國的軍政府保證最終會恢復“真正的民主”—一個在首都內各大廣告板重覆的官方信息。然而,至今還止,巴育塔成為了總理,一個橡皮圖章議會成立了,軍方制定了一部賦予他們自己廣泛權力的臨時憲法。
巴育塔說他希望大選可以在大約一年之內舉行。現時,軍政府命令選舉委員會以及其他機構就怎樣從選舉政治消除民粹政策提出建議。分析人士說,這一動作旨在遏制他信的權力。他信的政黨在十多年來一直主導大選,即使他信在2008年為了逃避他認為有政治動機的貪腐刑罰而流亡海外以後也還是如此。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亞洲部主任畢拉德‧亞當斯(Brad Adams)說:“當言論自由受到審查,批評聲音受到檢控,政治活動被禁止的時候,泰國顯然並不是在走向民主。這些鎮壓行動指向的是專制獨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