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 10月8日的报道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计算显示,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IMF是用购买力平价对中美两国的经济规模进行调查后得出 这一结论的。IMF在比较世界各国的经济规模时之所以要用购买力平价进行调整,其背后逻辑是各国之间的物价水平是不一样的,比如上海的衬衫就卖得比旧金山 便宜,因此如果不将物价因素考虑进去,比较各国的经济规模就不尽合理。报道解释说,虽然中国人的收入水平通常比美国人要低得多,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中国人 的工资折算成美元去与美国人的工资相比较,就会低估中国人工资的购买力,相应地也会低估整个中国的购买力。
报道说,据IMF计算,到 2014年年底时,中国经购买力调整后的GDP将达到17.63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6.48%,美国的GDP为17.41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 16.28%。但报道也指出,如果是比较不经购买力调整的GDP,那么中国仍然比美国低6.5 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在这项指标上中国短时间内不会超越美国。
美国彭博新闻社 10月9日的报道说,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经济体,IMF称美国GDP被中国超越的说法不过是又一个错误警报罢了。报道援引摩根大通全球经济协调部门负责人 David Hensley 的话说,以更常用的、更被普遍接受的以及在摩根大通看来更有用的指标来衡量,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基于购买力平价得出的GDP数字并不能很好地反映 真实情况。他说,如果只看经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DP数字,往往会夸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量,因为这种比较基本忽略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情况,因而也就无法 准确反映不同国家对世界资源的不同掌控能力以及它们对全球事务的不同影响能力。
David Hensley还说,他更倾向于基于各国货币的市场汇率来比较各个国家的GDP。他说,走出经济衰退的美国已经轻装上阵,而中国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美国新闻网站QUARTZ 10月9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也不认为IMF称中国GDP超过美国的说法能够站住脚,不过该文没有将反驳重点放在用购买力平价对GDP进行调整的做法是否妥当 上,而是指出,中国在计算GDP 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文章说,如果一家美国公司从银行借入100美元投资新建工厂,但这笔投资实际只创造出了80美元的价值,等于说亏掉了20美元,那么美 国公司通常的做法是要么用别处的利润把亏空补上,要么干脆违约, 让银行去背那20美元亏损包袱。
文章说,面对这种情况时中国的通常做法是,银行不会把这亏掉的20美元计为坏账,而是同意向其借入100美元的那家企业延期偿还贷款,这意味着在中国计算的GDP中,银行根本没有收回的那100美元贷款被计算成了100美元新增GDP。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 2014/09/19 -- 走向两极化:中国“联欧制美”战略的流产及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再重组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6/18 -- 中国央行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一见高下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5/14 -- 中越南海冲突 是否重演1914年悲剧?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4/11 -- 刘罡读报:小布什和胡锦涛退休生活一瞥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4/11 -- 润涛阎:从“远交近攻”文化谈在美华人败给烙印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4/10 -- 中美国防部之对比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3/31 -- 伯克利电子系学生:中美顶尖大学工科教育到底差在哪?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3/31 -- 被克里米亚改变的大国棋局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3/29 -- 俄制裁美国之声渐起,中国制造成”备胎”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3/21 -- 普京迫使美国重新审视“亚太再平衡”战略?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7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