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0943?full=y
現代經濟學的真理在哪里?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撒母耳•布裏坦
我曾與即將卸任的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行長默文•金爵士(Sir Mervyn King)對坐,慨歎市面上經濟學書籍之稀少,與有關商業領導力的書籍(這些書的作者應該都是通曉商業領導之道、但覺得實踐起來太乏味的人)之氾濫形成鮮明對照。回想當年情景,仿佛是另一個時代。
我們當時未曾料到,這種情形將徹底改變。自銀行業危機爆發以來,每週都有大量新書上市。如要把它們全部通讀一遍,那麼連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都不會剩下,更別提幹別的事情了。不難預料但又令人惱火的一點是,各出版商的宣傳人員都視最新上市的書為獨一無二,不僅無視其他同類書籍,也無視同一作者之前的作品。所以,如果一本書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一定有些機緣巧合的成分。
最有趣的一本書名字很簡單,就叫《貨幣》(Money)。作者菲力克斯•馬丁(Felix Martin)駁斥了教科書上的那個觀點:貨幣是為解決物物交換的不便而生。他認為,貨幣其實是應國王們的需要而生,後來才擴散至公眾。貨幣最初的基礎是信貸,但歷史學家對幣種多樣化的關注使這個事實不為人知。在展望未來時,馬丁希望看到一個“狹義貨幣”體系,銀行必須擁有足以償還所有存款的現金(或近似等價物)。每個人在小學時代都曾以為事實就是如此,直到後來的學習讓他們認識到事實並非如此。
那些孜孜不倦、試圖為我們目前的困境尋找真相的人,應當去讀另一本題目相當平淡無奇的書——《重新發現古典經濟學》(The Rediscovery of Classical Economics),作者是標準人壽(Standard Life)前經濟顧問大衛•辛普森(David Simpson)。本書表面上旨在重振源自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所謂“古典傳統”:不僅將它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區分開來,還將它與當今的主流——內行所說的“新古典”正統學說——劃清界限。概括地說(在此不細述學術細節),本書指責這種正統學說以一種對經濟增長的複雜描述,取代了相對價格理論(多少個麵包能買一件套頭衫),並且將一套毫不理性的“理性預期”理論強加給我們。
這本面向非學術讀者的著作有趣之處在于,作者對正常經濟增長的描述和對最近的這場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根源的解釋。用一句話來說,大衰退的根源在於,貨幣機構在如今被稱為“大緩和”(Great Moderation)的那個時代成功維持了居民消費價格的低通脹,這誘使這些當局相信經濟已經實現穩定。
對此類維持低通脹的政策目標的一種流行批評是,這種目標並未促使經濟實現實際增長。這也呼應了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對主流經濟政策的奚落——凱恩斯稱,這種政策希望通過扼殺一切繁榮來避免遭遇衰退。上述看法是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中一段話所表達的意思,我曾在那段話下面劃橫線,並多次認為那段話說得很對,但現在我認為那段話錯了。相反, 辛普森 教授將商業週期的根源歸結為一輪輪不切實際的樂觀情緒(貪婪使然),以及之後同樣不切實際的悲觀情緒(恐懼使然)。
近期這次危機的根源很可能在於,央行官員和經濟學家都自滿了。2004年,尚未出任美聯儲(Fed)主席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曾就“大緩和”發表演講。身家億萬的投資人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更加洞悉形勢,他曾將當時正在湧現的那些金融衍生品稱為“金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過多久,建立在逐層擴大的金字塔型信貸結構基礎上的美國影子銀行體系,規模便超過了傳統信貸體系。
在英國,如今官居商務大臣的文森特•凱布林(Vincent Cable)曾警告稱,“英國經濟的增長依靠消費者支出支撐,但處於歷史高位的個人債務水準嚴重抑制了消費者支出。這些債務如果有抵押的話,都是以住房為抵押,但英國央行(BoE)稱房價已遠高於均衡水準”。但凱布林一番苦心,換來的只是時任財政大臣、工党成員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對這位自由民主黨人的漠視。
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威廉•懷特(William White)是當時少數幾位元正確認識了形勢的全球監管官員之一。懷特不僅監督居民消費價格通脹,還監督資產價格,因此他能得出正確的看法並非偶然。
辛普森教授沒有拿出什麼“靈丹妙藥”。他再次提出了創造一種基於一攬子大宗商品的國際通用貨幣的想法,但在不同商品的貿易權重迅速變化的今天,這種政策難以實現。一項更為傳統的提議是,不應讓金融機構發展到“大而不能倒”的地步。還有一種更為激進的想法是,撤銷金融機構“有限責任”的特權。
辛普森的結論是,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由於知識有限,我們無法將希望完全寄託在一組目標上,不論是增長率、通脹目標,還是我青睞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如何將這條公認的道理與為某些官員提供確定目標的意願相協調,仍是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譯者/徐天辰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myblog.yahoo.com/jkt921/article?mid=1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