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6 April 2012

信報專題探討:歐美傳媒報憂不報喜? 被邊緣化的冰島革命

信報財經新聞 27-4-2012

中國總理溫家寶到冰島作建交四十年歷史性訪問,映入鏡頭他考察當地雄偉奇詭的熱泉、瀑布,記者旁述還指出總理趁此機會參觀這些旅遊景點,開發地熱等能源。

這 令筆者想起,早前曾在全球網絡,包括西方和中國,廣傳的一個反省信息:冰島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國家破產,所有國民為這虛擬金融經濟要負上長年債務 ——但冰島人民決定「浴火重生」,沒像現時「命危」的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在國際債務地獄中輪迴。百姓發起了無流血「和平革命」,重選政府、重 新定義人民和國家的關係,重新制定憲法,這場危機卻使得冰島人重拾他們的自主權,透過直接參與式民主(direct participatory democracy)最後產生了新的憲法。在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的夢魘裏步出,為這個以地熱和漁獲立國的樸素小國,由2001年的泡沫回到較為實然的經濟體 制。

這裏的反省除了針對地球上趨向資本主義極端的經濟體系,作出開創先河、天翻地覆的改變,更在於網絡上信息的最後一句,「對此種種,為什麼媒體不報道?如果其他國家的人民都以此為參考發起行動,這是當權者及銀行家的末日吧。」

冰 島這場「革命」被指完全掩埋在歐美的報章版面以外,雖然有網民指出關於冰島革命的報道達數百篇,但筆者以「冰島」和「革命」為關鍵詞搜索過去四年全港報刊 的舊新聞,只共有一百篇提及「冰島」與「革命」。而若你在google打上iceland revolution,出現在首頁的連結幾乎都圍繞「為何它在所有媒體缺席」這個主題。反之,冰島常以負債多少、債券消息被媒體報道,至近來經濟快速復 蘇,溫家寶的到訪,「冰島」又再度出現在讀者和觀眾眼前。

至於對社會發展概念的徹底反省、「新世界」在崩壞中誕生,莫說媒體,就是連四通八達的網絡世界也「被隱形」。「革命」,乃一則真正邊緣的新聞。

在約翰.蘭徹斯特所著的《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內有這樣的內容:

芮可.史黛芬德(Rakel Stefansdottir)是一名年輕的冰島女孩,在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攻讀藝術與文化管理碩士。2008年10月初,她把金融卡插進提款機,想要領錢。

但 熒幕顯示戶口沒錢了。芮可搞不懂為什麼會沒錢。赴英前她已經工作好幾年,戶口有足夠存款。前一天,她才刷卡付了第一學期的學費。「我知道提款機的連線要橫 跨大西洋的電話線路,有時候線路會有問題,所以當時我以為,應該是這個原因」,但是她猜錯了。那天,芮可和數以千計的冰島人的遭遇卻很詭異,而且令人不 安。因為她之所以領不到錢,並不是因為她戶口裏沒錢,而是因為「銀行沒錢了」。

事實上,不光是銀行沒錢,而是冰島政府把錢花光了!10月6日,瀕臨破產的冰島政府,宣布把銀行關閉並凍結任何資金外流。芮可用她的信用卡付清學費的隔天,冰島克朗(krona)就崩盤了,於是她所要支付的金額,一口氣暴增了40%。

直到三個星期之後,芮可才能再度動用她的銀行戶口。但就算可動用,那時候她賬戶裏的存款已經無法支付她的學費了。她被迫放棄原先的求學計劃,回到雷克雅未克的家裏,也沒有工作。「我們那個前政府最讓我生氣的是,」她說,「他們毫無羞恥心。」

成為北方的古巴或海地

然後,在冰島,根據當地報道,該國三大主要銀行被收歸國有。冰島貨幣克朗大幅貶值,股市停止。外國金融團體施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要求接管債務,更宣稱這是這個國家得以償還荷蘭與大英國協債務的唯一途徑。

冰 島國民上街抗議迫使政府總辭。得勝的左翼聯盟雖將債務歸咎於新自由主義經濟體系,但是馬上又打算要每個冰島公民代為還清350萬歐羅,由少數而逃離冰島的 銀行家、金融人員弄出來的大頭佛。每個公民在接下來的十五年,每月須付100歐羅,含5.5%利息,「而這就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後 來事情峰迴路轉。公民反對要為這些金融體系所作之惡負責,公投結果,93%冰島人民反對償還債務。公民與政治機構間的關係逐漸改變。英國與荷蘭要挾將不擇 手段孤立這個國家。現任冰島總統格里姆松(Olafur Ragnar Grimsson)說:「我們被告知,如果我拒絕國際政經體的條件,我們將成為北方的古巴。但是若我們同意,我們將成為北方的海地。」

但他 們並沒有妥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馬上凍結貸款。然而,這場革命未被嚇住。在盛怒的公民支持下,政府對那些該為這次金融危機負責的人提出民事與刑事調查,許 多高層管理人員和事件爆發後逃出國的銀行家被逮捕,包括卡普辛的前總裁艾爾納森(Sigurdur Einarsson)。

人民在網絡上集體修訂憲法 

冰島人並未就此罷休:他們決定要草擬一部新的憲法,能夠讓這個國家從國際金融與虛擬貨幣的誇飾權力中獲得自由。

為 了制定憲法,冰島的人民從五百二十二位成人中選出二十五位公民,這些公民不屬於任何政黨,而是由至少三十位以上的公民推薦而來。這個文件並非少數政治家的 工作,而是在網際網絡上寫成。制憲者的會議是透過網絡視訊,公民可以送交他們的評論與建議,見證這個文件成形。這部最後產生於參與式民主過程的憲法,將於 下一次選舉後交付議會核准。

過了兩年,在香港面書才流傳這段「革命總結」:

「因此,在此撮要冰島革命:

辭退整個政府,

銀行國有化,

全民公決,讓人民可以決定在經濟決策。

責任方的監禁。

其人民的憲法重寫。

我們已被告知這種通過媒體?不!

任何電台或電視台的政治綱領已經在這個評論?不!

冰島人民已經能夠證明,有一種方法打敗系統,並給世界一個民主國家的教訓。」

冰島個案和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一樣:一小撮非常有錢有勢的人,互相把資產買來買去,創造出一個假財富的怪泡沫。

冰 島的銀行在過去一直是國營,直到2001年主張經濟自由化的獨立黨(Independent Party)才把它民營化。推手把金融商品包裝成一種天然資源,我們隨時隨地呼吸的空氣。而在民營化之後,經濟出現了爆炸性成長。一個人口三十萬的國家, 除了地熱和漁獲之外卻突然冒升出一個龐大的銀行體系,其資產是整個經濟體的十二倍之多,成為一個由虛擬經濟堆砌而成之國家。

本地網民,尤其 是有「革命傾向」者,由對此事的全不知情至開始反省:社交平台的「國際視野」往往囿限於花邊趣聞,嚴肅具重量的世界大事倒不會進入網民視線。而冰島政府竟 將制定新憲法之事交予社交媒體,透過facebook、Twitter、網絡相簿Flicker與YouTube等網站,在網絡上徵求各方意見。

制憲委員會發言人Berghildur Bernhardsdottir表示,儘管有多種管道可供網友提供對於修憲的意見,但多數的討論都發生在facebook上。

社群媒體重建國家經濟 

根 據美聯社的報道,目前經由網友提出的憲法修正案包括一則關於家畜的保護條例以及明訂誰擁有國家的天然資源。透過facebook與網站視訊直播,冰島公民 可以安坐家中參與每周舉行的修憲會議,另在制憲委員會的Twitter、Flicker與YouTube戶口,也能看見冰島公民進行修憲相關的討論。

冰島將制訂新憲法群眾外包給網友的做法引發國際關注,不少外國網友紛紛上網表達欽羨與支持,在一則facebook上的留言就寫道:「我想要對冰島展現的驚人透明度以及國家的集體努力表達驚嘆、感激與羨慕,只希望他國領袖也能向冰島看齊。」

科 技新聞網站mashable記者Samantha Murphy走訪冰島、訪問該國總統格里姆松,他談到冰島人的特質:「冰島社會的原則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是朋友,除非事實證明相反。不幸的是,多數的社會 秉持着相反的原則,假定每個人都是潛在威脅。這樣的做法是危險的,因為這基本摧毀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民主本質,但在冰島,我們不這樣做。」

他們更包含善用社群媒體,包括Tumblr部落格「冰島想做你的朋友」、Twitter賬號與facebook頁面,更在2011年發起「Inspired by Iceland」計劃,鼓勵冰島公民陪伴觀光客來趟環島旅行,讓世界知道冰島已經重新出發。

「冰 島是個小社會,和大型官僚社會相較,在這裏或許透明度會擁有不同意義。不過許多國家現在也藉網絡與社群媒體之力,出現許多行動主義。」格里姆松說。網絡的 散播便利與國際視野的寬廣度不必然對等互長,行動積極性與網絡表達熱情也非成正比。「冰島個案」或許令我們就以上問題,帶出一點啟示。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