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 April 2012

明報社評: 邁向民主或依然軍政 補選試金石還看素姬

明報 1-4-2012

緬甸今天舉行舉世關注的國會補選,17個政黨將角逐45個議席,昂山素姬所 屬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將參加這次選舉,昂山素姬亦會參選。選前的緬甸情相當平靜,破壞選舉事件少有聽聞,昂山素姬因勞累而減少拉票活動,倒過來成 為選前的主要新聞。對於這個東南亞國家,這次選舉意義重大,一,軍政府是否真心實意允許昂山素姬參加角逐;二,緬甸大選之後,民主步伐會否繼續邁開,朝覑 結束軍人專政的方向走去。

西方制裁緬甸東盟力倡融合

就這次選舉來說,緬甸的變化令人意想不到,兩年前緬甸當局結束對昂山素姬的軟禁,令這位象徵民主的鬥士恢復人身自由;去年11月,緬甸政府修改政黨 註冊法,取消一些限制政治組織的措施,本來因杯葛舊選舉法而失去政黨資格的全民盟重新獲得註冊,隨即宣布參加補選,66歲的昂山素姬親自上陣,今年1月底 開始,她纖弱的身軀出現在緬甸各地為全民盟拉票。全民盟的政綱說不上激進,實事求是地提出各族和解、修改憲法及推動法律體系,對於現任總統登盛政府,並無 全面對抗的意圖。

緬甸由上世紀80年代末悍然軟禁昂山素姬,到今天讓這位諾貝爾和 平獎得主四出奔走拉票,中間的變化是巨大的。雖然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呼籲對緬甸實施制裁,但緬甸沒有從世界地圖上抹去。因為,在西方經濟制裁的同 時,東盟堅持保持接觸,使緬甸不至於遭摒棄世界之外。東盟的做法看來比西方的制裁有作用——東盟去年同意緬甸2014年擔任東盟輪任主席,中國及東盟則向聯合國和世界銀行施壓,要求對緬甸提供更大支持。因此,觀察這次選舉的前因後果,必須以國際政治框架審視,否則會出現脫離現實的弱視。

今次選舉意義重大,雖然是45個席位的補選,佔現議會相當小的比例,但由於全民盟的參與,使選舉成為對緬甸現政府的試金石。兩星期前,緬甸總統登盛 公開呼籲,要這次選舉是「自由,公正,乾淨」的補選,並說無論勝負如何,所有政治團體必須接受民眾的決定。登盛這番話是緬甸政府的保證,也是對緬甸政府政 治人格的背書,若是補選過程順利,沒有暴力及舞弊,緬甸在這次「考試」即屬過關,從而邁入另一階段。

補選焦點人物當然是昂山素姬,儘管長時期遭到軟禁,始終沒有放棄原則,令人敬佩。緬甸的民主進程,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即能達至,但昂山素姬不懈不屈, 堅拒流亡國外,連英籍丈夫去世也沒有到英國奔喪,情操令人動容,大大鼓舞了緬甸人民追求民主的決心,也是其他地區追求民主人士的典範。昂山素姬愈遭打壓戰 意愈昂揚,在她的著名文章《免於恐懼的自由》中,她指出,任何革命都必須是心靈上的革命,要培養無懼感,「因為一旦被恐懼左右,我們便不是原來的自己」。 三言兩語點出一個改革者的務須之本,突顯了她面對國家機器時的無畏。

中美相爭緬處夾縫選舉結果意義重大

緬甸同時受到國際關注的是,她在中國及美國夾縫之間的走向。中國在緬甸興建密松水力發電站一事忽生變化,緬方去年9月下令擱置,何時動工無期;同一 時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到訪緬甸,美緬關係破冰,兩國從對峙變成對話。連串變化,不僅對緬甸未來帶來變數,更對區內地緣政治發展帶來另一重可變空間。

緬甸雖小,但地理位置對中國極具戰略價值,二戰時滇緬公路的修築,便是為了打通海路進入中國西南。近半世紀以來,中國與緬甸關係異常密切,客觀上滇 緬公路概念仍在發酵,西方一直認為中國以緬甸作為南部出海之路,尤其一旦南海被封鎖,可由印度洋經陸路入雲南,避卻封鎖之虞。因此,當奧巴馬政 府插手南海紛爭,而日本及韓國聯合美國組建另一種形式的圍堵,中國東海以至南海未來可能事端多多,這樣,緬甸的角色極其關鍵。密松水電站擱置,顯示了幾十 年的盟友關係出現變化,而此時美國緬甸關係解凍,某程度有挖中國牆腳觀感。這次選舉在中美角力的氛圍下進行,中國傳媒評論選舉少之又少,表面是不欲對別國 內政置喙,不排除是不想橫生枝節,予旁人可乘之機。

今次選舉是緬甸內政,世人當然樂觀其成,祝願緬甸大步走上民主路;從國際地緣政治來說,這次選舉可能是東南亞地緣政治的分水嶺,美國勢力或會在選後大舉進入緬甸,成為其從亞洲東部向南伸延勢力的局面。這次選舉牽動的不單是緬甸的未來,更是東南亞國際政治的未來。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