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
2020年2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生德鲁·帕夫洛在位于悉尼的中国大使馆前点燃了一本《习近平治国理念》。
在支持者眼中,他是敢言、有争议,影响力非凡的学生领袖。
在校方眼中,他是破坏学校名誉,行为恶劣的捣乱分子。
在中国外交官和民族主义报纸《环球时报》眼中,他是“别有用心”的“反华分裂分子”。
过去一年来,20岁的德鲁·帕夫洛(Drew Pavlou),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哲学系四年级学生是北京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之一。
他组织支持香港抗争的集会,讨伐校园内的孔子学院,还把一位中国驻澳外交官告上法庭。他也因此受到人身攻击、谩骂和死亡威胁。
“我生于1999年6月4日,天安门事件十年整,”他对美国之音说。“惊人的巧合。”
“想让我封口?他们找错人了”
这段日子,帕夫洛再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星期,他收到校方发来的电子邮件,在一份注明“机密”的186页文件中,学校列数了他的“11宗罪”,并告知他可能面临被开除的纪律处分。
“我觉得他们认为,如果真的寄给他这186页充满指控的文件,说要开除他,他就会收手,会接受教训,会吓得尿裤子,会停止给我们找麻烦,”帕夫洛从布里斯班的家中通过Skype对美国之音说。
此前,他也数次收到校方警告,要求他删除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撑香港、批评中共的言论,威胁说校方正在审核他的入学资格。
“他们不明白的是,每当有人这样对我时,我都会加倍还击,因为我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人,” 帕夫洛说。“如果他们想让我就此封口,那么他们找错人了。”
昆士兰大学将在4月27日举行的两小时会议上决定帕夫洛的命运。他获准在一名律师的陪同下出席。
“这本质上就是私设公堂。我进到一个像地牢一样的地方,他们罗列对我的指控,可能会允许我申辩。但双方都知道,他们已经做了决定。这不会是一个公平的过程。”帕夫洛对美国之音说。
“我有足够的心理准备,4月27日,他们会通知说,我被开除了,”他说。
和校方各执一词
从高中时起,帕夫洛就是让老师头疼的捣蛋鬼。他成绩优秀,却总是被关禁闭。越是遇到对学生严厉的老师,他就越是不安分。
“我很鄙视那些仰仗权势欺负他人的人,” 帕夫洛说。“每当遇到这种人,我都很想对他们发脾气,搞破坏,我可能有点无政府主义。”
15岁时,他在一个记事簿上写下:我想成为艾未未那样的人。
当时,他看了一部拍摄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的纪录片,深为那种影片中传递的反抗精神触动。
“还记得他们说他逃税的事吧?” 帕夫洛问。“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拘捕他是因为他批评中国政府。”
2011年艾未未曾因逃税指控被当局拘押81天,直到2015年才获准离开中国。
“我不是拿我自己跟艾未未比,因为他比我勇敢得多,斗争也严峻得多,他被拘押,受酷刑,” 帕夫洛说,“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经历的事情是相似的。”
他对美国之音说,昆士兰大学指控他的核心内容是,他针对中国政府的活动——支持港人、藏人、维吾尔人的行为——损害了学校名誉。除此之外,还加上一些荒唐可笑、鸡毛蒜皮的指控,比如他在学校的商店里用了一枝笔没付钱。他说,这样做是为掩盖这些指控背后的政治驱动。
昆士兰大学在回复美国之音的电子邮件中说,校方不宜对个案发表评论,但否认帕夫洛所称的这是对他发表政治观点的处罚。
“昆士兰大学的纪律处分程序旨在解决违反大学政策的指称——而非阻止学生表达观点或限制言论自由,”电子邮件写道。
为什么恨共产党?
“纯属好奇,德鲁·帕夫洛,你为什么那么恨中国共产党? 因为他们对你家人做了什么事吗?”推特上有人问他。
“因为我永远忘不了我的维吾尔朋友的眼睛……” 帕夫洛回答。
一天,在与朋友喝咖啡时,那名年轻的维吾尔人对他说,自己每天都担心远在故乡的母亲。他的家人中好几位被抓进了拘禁营。
帕夫洛从那双眼睛里读到恐惧和伤害。那一刻,他想,维吾尔人有自己的家园,却在那片土地上沦为囚徒,这是何等无望、不公的处境!
“北京在当地的殖民政策,拘禁上百万维吾尔人,试图摧毁他们的文化和民族性。当我了解到这些时,我的心都在颤抖。” 帕夫洛说。
他想到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想到卢旺达大屠杀。令他震惊的是,国际社会面对如此真切而残酷的暴行却视而不见。
“人们怎么可以继续过着日子,保持沉默,假装什么也没发生?”他问。“当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不提高嗓门喊出反对声音,这简直就是同谋。我不想让我的双手沾上血。”
帕夫洛说:“有一天我的子孙们会问, 大屠杀发生的时候,世界在干嘛?我不想告诉他们,我们什么都知道,但是什么都没做。我想告诉他们,我们为了对抗屠杀和残暴的独裁统治拼尽了全力。”
帕夫洛还有其他朋友对共产党的强权压迫有切肤之痛:一位港人朋友的家人在香港街头被打;一位藏人朋友自幼年徒步穿越喜马拉雅山区逃离故土后,已经30多年没见过母亲。
“当你遇到这些普通人,看到他们的生活被中国共产党及其暴政摧毁,你会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那种不公会深入你的骨髓,你觉得你无法沉默,必须继续抗争。”
状告中国外交官
去年7月,在昆士兰大学校园内一场支持香港民主运动的集会上,一名戴墨镜的华人男子从帕夫洛的手中抢走了扩音器,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帕夫洛说,亲北京的学生两次暴力袭击了他。
第二天,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事徐杰在总领馆的网站上用中文发表声明说:“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反华分裂活动”。他还表扬了中国留学生“自发的爱国行为。”
同一天,中共党媒《环球时报》发表文章,点名帕夫洛是所谓“反华活动”的组织者之一。
自那以后,他的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几百条人身攻击,数十个死亡威胁。那些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小粉红”们威胁要强奸他母亲,杀他全家。
“这是恐怖战术。这些人试图通过恐惧、恫吓和凌霸让他人噤声。”帕夫洛说。 “这只会起到反作用。”
帕夫洛的倔劲儿又上来了。袭击来得越猛,他还击的劲头越足。
去年10月,他把中国驻昆士兰州总领事徐杰告上地方法庭, 要求这名中国外交官撤回“反华分裂”的说法,并向他道歉。该案计划于本月底再度开庭。
“表明立场很重要,” 帕夫洛对美国之音说。“作为一名中共官员,你可能在党内位高权重,但你也要遵守澳大利亚法律,不能因为一名澳大利亚公民选择支持香港就对他进行非法威胁。”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马里斯·佩恩(Marise Payne) 也对媒体说,澳大利亚希望外国外交官尊重该国的言论自由和合法抗议权利,即使围绕有争议和敏感问题,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讨伐孔子学院
去年7月,徐杰受聘成为昆士兰大学语言和文化客座教授。校长彼得·霍伊(Peter Hoj)在致辞中赞扬他为对推动两国教育合作、人文交流作出的贡献。
昆士兰大学与中国关系密切。学校官网上说,该校有1万1117名在读中国学生,208名教职员工出生在中国,在中国有1万4278名校友,同中国有54个合作项目,180项协议——与中国的学生研究合作、商业伙伴关系超过世界任何其他国家。
去年10月,澳洲媒体曝光了中国政府至少为四门昆士兰大学的课程提供资金。该校还与其孔子学院开设有关中国政策、音乐和语言课程。
帕夫洛认为,学校是为了金钱利益讨好中国,才想要除掉他这个“眼中钉”。此前,他曾多次要求校方关闭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由中国共产党资助,”他说。“这是对维吾尔人发起大屠杀以来最严重的种族灭绝的政权,也是同一个压迫港人,压迫藏人,让中国各地的异见人士失踪的政权。 ”
帕夫洛认为,在中国政府改善其人权纪录前,全世界应该抵制中国制造的商品、撤回在中国的投资、制裁那些侵害人权的中国政府官员。
他同时强调,他的批评是针对共产党政权,而不是中国人民。 他说,他想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
他在推特上用中英双语写道: “我爱中国人民,他们是我人类共同的兄弟姐妹。这就是我批评中国政府的原因:我只是想要一个这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中国人的生活受到重视和尊重,普通中国人可以免于遭受酷刑或失踪的恐惧。”
去年,他击败校方支持的亲北京对手,成为昆士兰大学学生议会议员。他承诺把五万元澳币工资全部捐给国际特赦组织,用于支持中国的人权事业。 上星期,他汇出了第一笔一万元澳币。
我会是共产党永远的批评者
一个星期前,帕夫洛的支持者在网上发起倡议,呼吁昆士兰大学不要让为正义战斗的帕夫洛消声。这封公开信目前已获得两万多人签名。至少六名澳大利亚政界领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权捍卫者也对他表示支持。
“如果他因为强烈表达支持香港民主的观点被开除,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昆士兰州参议员阿曼达·斯托克(Amanda Stocker)说。言论自由对于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老实说,我觉得受宠若惊。这真的很振奋人心。我感觉有很多人在背后支持我,” 帕夫洛对美国之音说。“不然的话,这将是一场孤军奋战。”
帕夫洛决心为自己的权益抗争到底,如果被开除,他会一直上诉,直到最高法院。
“我不会离开昆士兰大学,”他挥着手臂说。“这是我的大学,我不会就这样离开。”
他也决心不会在政治抗争的道路上停步。他说:“我会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批评者,直到他们放了维吾尔人,给香港人民主,让藏人与家人相见,直到不再有酷刑,不再有恐惧,不再有压迫,不再有死亡,直到中国人民得到自由。”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004/%E5%8F%97%E5%BC%80%E9%99%A4%E5%A8%81%E8%83%81%E7%9A%84%E6%BE%B3%E6%B4%B2%E5%A4%A7%E5%AD%A6%E7%94%9F%EF%BC%9A%E6%88%91%E4%BC%9A%E6%98%AF%E5%85%B1%E4%BA%A7%E5%85%9A%E6%B0%B8%E8%BF%9C%E7%9A%84%E6%89%B9%E8%AF%84%E8%80%85.html
在支持者眼中,他是敢言、有争议,影响力非凡的学生领袖。
在校方眼中,他是破坏学校名誉,行为恶劣的捣乱分子。
在中国外交官和民族主义报纸《环球时报》眼中,他是“别有用心”的“反华分裂分子”。
过去一年来,20岁的德鲁·帕夫洛(Drew Pavlou),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哲学系四年级学生是北京最直言不讳的批评者之一。
他组织支持香港抗争的集会,讨伐校园内的孔子学院,还把一位中国驻澳外交官告上法庭。他也因此受到人身攻击、谩骂和死亡威胁。
“我生于1999年6月4日,天安门事件十年整,”他对美国之音说。“惊人的巧合。”
“想让我封口?他们找错人了”
这段日子,帕夫洛再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星期,他收到校方发来的电子邮件,在一份注明“机密”的186页文件中,学校列数了他的“11宗罪”,并告知他可能面临被开除的纪律处分。
“我觉得他们认为,如果真的寄给他这186页充满指控的文件,说要开除他,他就会收手,会接受教训,会吓得尿裤子,会停止给我们找麻烦,”帕夫洛从布里斯班的家中通过Skype对美国之音说。
此前,他也数次收到校方警告,要求他删除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撑香港、批评中共的言论,威胁说校方正在审核他的入学资格。
“他们不明白的是,每当有人这样对我时,我都会加倍还击,因为我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人,” 帕夫洛说。“如果他们想让我就此封口,那么他们找错人了。”
昆士兰大学将在4月27日举行的两小时会议上决定帕夫洛的命运。他获准在一名律师的陪同下出席。
“这本质上就是私设公堂。我进到一个像地牢一样的地方,他们罗列对我的指控,可能会允许我申辩。但双方都知道,他们已经做了决定。这不会是一个公平的过程。”帕夫洛对美国之音说。
“我有足够的心理准备,4月27日,他们会通知说,我被开除了,”他说。
和校方各执一词
从高中时起,帕夫洛就是让老师头疼的捣蛋鬼。他成绩优秀,却总是被关禁闭。越是遇到对学生严厉的老师,他就越是不安分。
“我很鄙视那些仰仗权势欺负他人的人,” 帕夫洛说。“每当遇到这种人,我都很想对他们发脾气,搞破坏,我可能有点无政府主义。”
15岁时,他在一个记事簿上写下:我想成为艾未未那样的人。
当时,他看了一部拍摄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的纪录片,深为那种影片中传递的反抗精神触动。
“还记得他们说他逃税的事吧?” 帕夫洛问。“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拘捕他是因为他批评中国政府。”
2011年艾未未曾因逃税指控被当局拘押81天,直到2015年才获准离开中国。
“我不是拿我自己跟艾未未比,因为他比我勇敢得多,斗争也严峻得多,他被拘押,受酷刑,” 帕夫洛说,“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经历的事情是相似的。”
他对美国之音说,昆士兰大学指控他的核心内容是,他针对中国政府的活动——支持港人、藏人、维吾尔人的行为——损害了学校名誉。除此之外,还加上一些荒唐可笑、鸡毛蒜皮的指控,比如他在学校的商店里用了一枝笔没付钱。他说,这样做是为掩盖这些指控背后的政治驱动。
昆士兰大学在回复美国之音的电子邮件中说,校方不宜对个案发表评论,但否认帕夫洛所称的这是对他发表政治观点的处罚。
“昆士兰大学的纪律处分程序旨在解决违反大学政策的指称——而非阻止学生表达观点或限制言论自由,”电子邮件写道。
为什么恨共产党?
“纯属好奇,德鲁·帕夫洛,你为什么那么恨中国共产党? 因为他们对你家人做了什么事吗?”推特上有人问他。
“因为我永远忘不了我的维吾尔朋友的眼睛……” 帕夫洛回答。
一天,在与朋友喝咖啡时,那名年轻的维吾尔人对他说,自己每天都担心远在故乡的母亲。他的家人中好几位被抓进了拘禁营。
帕夫洛从那双眼睛里读到恐惧和伤害。那一刻,他想,维吾尔人有自己的家园,却在那片土地上沦为囚徒,这是何等无望、不公的处境!
“北京在当地的殖民政策,拘禁上百万维吾尔人,试图摧毁他们的文化和民族性。当我了解到这些时,我的心都在颤抖。” 帕夫洛说。
他想到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想到卢旺达大屠杀。令他震惊的是,国际社会面对如此真切而残酷的暴行却视而不见。
“人们怎么可以继续过着日子,保持沉默,假装什么也没发生?”他问。“当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不提高嗓门喊出反对声音,这简直就是同谋。我不想让我的双手沾上血。”
帕夫洛说:“有一天我的子孙们会问, 大屠杀发生的时候,世界在干嘛?我不想告诉他们,我们什么都知道,但是什么都没做。我想告诉他们,我们为了对抗屠杀和残暴的独裁统治拼尽了全力。”
帕夫洛还有其他朋友对共产党的强权压迫有切肤之痛:一位港人朋友的家人在香港街头被打;一位藏人朋友自幼年徒步穿越喜马拉雅山区逃离故土后,已经30多年没见过母亲。
“当你遇到这些普通人,看到他们的生活被中国共产党及其暴政摧毁,你会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那种不公会深入你的骨髓,你觉得你无法沉默,必须继续抗争。”
状告中国外交官
去年7月,在昆士兰大学校园内一场支持香港民主运动的集会上,一名戴墨镜的华人男子从帕夫洛的手中抢走了扩音器,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帕夫洛说,亲北京的学生两次暴力袭击了他。
第二天,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事徐杰在总领馆的网站上用中文发表声明说:“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反华分裂活动”。他还表扬了中国留学生“自发的爱国行为。”
同一天,中共党媒《环球时报》发表文章,点名帕夫洛是所谓“反华活动”的组织者之一。
自那以后,他的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几百条人身攻击,数十个死亡威胁。那些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小粉红”们威胁要强奸他母亲,杀他全家。
“这是恐怖战术。这些人试图通过恐惧、恫吓和凌霸让他人噤声。”帕夫洛说。 “这只会起到反作用。”
帕夫洛的倔劲儿又上来了。袭击来得越猛,他还击的劲头越足。
去年10月,他把中国驻昆士兰州总领事徐杰告上地方法庭, 要求这名中国外交官撤回“反华分裂”的说法,并向他道歉。该案计划于本月底再度开庭。
“表明立场很重要,” 帕夫洛对美国之音说。“作为一名中共官员,你可能在党内位高权重,但你也要遵守澳大利亚法律,不能因为一名澳大利亚公民选择支持香港就对他进行非法威胁。”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马里斯·佩恩(Marise Payne) 也对媒体说,澳大利亚希望外国外交官尊重该国的言论自由和合法抗议权利,即使围绕有争议和敏感问题,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讨伐孔子学院
去年7月,徐杰受聘成为昆士兰大学语言和文化客座教授。校长彼得·霍伊(Peter Hoj)在致辞中赞扬他为对推动两国教育合作、人文交流作出的贡献。
昆士兰大学与中国关系密切。学校官网上说,该校有1万1117名在读中国学生,208名教职员工出生在中国,在中国有1万4278名校友,同中国有54个合作项目,180项协议——与中国的学生研究合作、商业伙伴关系超过世界任何其他国家。
去年10月,澳洲媒体曝光了中国政府至少为四门昆士兰大学的课程提供资金。该校还与其孔子学院开设有关中国政策、音乐和语言课程。
帕夫洛认为,学校是为了金钱利益讨好中国,才想要除掉他这个“眼中钉”。此前,他曾多次要求校方关闭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由中国共产党资助,”他说。“这是对维吾尔人发起大屠杀以来最严重的种族灭绝的政权,也是同一个压迫港人,压迫藏人,让中国各地的异见人士失踪的政权。 ”
帕夫洛认为,在中国政府改善其人权纪录前,全世界应该抵制中国制造的商品、撤回在中国的投资、制裁那些侵害人权的中国政府官员。
他同时强调,他的批评是针对共产党政权,而不是中国人民。 他说,他想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
他在推特上用中英双语写道: “我爱中国人民,他们是我人类共同的兄弟姐妹。这就是我批评中国政府的原因:我只是想要一个这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中国人的生活受到重视和尊重,普通中国人可以免于遭受酷刑或失踪的恐惧。”
去年,他击败校方支持的亲北京对手,成为昆士兰大学学生议会议员。他承诺把五万元澳币工资全部捐给国际特赦组织,用于支持中国的人权事业。 上星期,他汇出了第一笔一万元澳币。
我会是共产党永远的批评者
一个星期前,帕夫洛的支持者在网上发起倡议,呼吁昆士兰大学不要让为正义战斗的帕夫洛消声。这封公开信目前已获得两万多人签名。至少六名澳大利亚政界领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权捍卫者也对他表示支持。
“如果他因为强烈表达支持香港民主的观点被开除,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昆士兰州参议员阿曼达·斯托克(Amanda Stocker)说。言论自由对于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老实说,我觉得受宠若惊。这真的很振奋人心。我感觉有很多人在背后支持我,” 帕夫洛对美国之音说。“不然的话,这将是一场孤军奋战。”
帕夫洛决心为自己的权益抗争到底,如果被开除,他会一直上诉,直到最高法院。
“我不会离开昆士兰大学,”他挥着手臂说。“这是我的大学,我不会就这样离开。”
他也决心不会在政治抗争的道路上停步。他说:“我会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批评者,直到他们放了维吾尔人,给香港人民主,让藏人与家人相见,直到不再有酷刑,不再有恐惧,不再有压迫,不再有死亡,直到中国人民得到自由。”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004/%E5%8F%97%E5%BC%80%E9%99%A4%E5%A8%81%E8%83%81%E7%9A%84%E6%BE%B3%E6%B4%B2%E5%A4%A7%E5%AD%A6%E7%94%9F%EF%BC%9A%E6%88%91%E4%BC%9A%E6%98%AF%E5%85%B1%E4%BA%A7%E5%85%9A%E6%B0%B8%E8%BF%9C%E7%9A%84%E6%89%B9%E8%AF%84%E8%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