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 September 2015

香港保衛戰 ── 被遺忘的歷史?

2015年 9月 2日

三十年代末的香港,戰雲密布。雖然大部份香港市民都不確定日本會否向英國開戰,但觀乎局勢,日本揮軍南下,只是時間問題。1941年12月8日早上,日本軍機轟炸啟德機場,陸軍同時從福田過境進攻錦田平原,香港保衛戰正式展開。
參與香港保衛戰的軍人來自不同地方-包括約五千名英軍、約四千名印裔英兵、約二千名加拿大兵及一千多名香港華人英兵,當中包括香港的歐亞混血兒。
加拿大人的慘痛歷史
加拿大派出兩營參與香港戰役——溫尼伯榴彈兵團 (Winnipeg Grenadiers) 及皇家加拿大來福槍團 (Royal Rifles of Canada),共計1975名士兵,而他們大部份都十分年輕。
當時,盟軍估計日軍不會於短期內向英國宣戰,所以安排加拿大士兵先到香港接受訓練,為戰事作凖備。加拿大軍方派出曾任渥太華軍事訓練總監的羅遜(John K. Lawson)擔任加拿大軍司令,可見當時的部署。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鄺智文接受BBC中文網訪問,解釋當時為何加拿大會派軍支援香港。「這是盟軍加強亞洲防線的其中一個部署……盟軍的計算是,澳洲軍隊正前往馬來亞,美國兵去菲律賓,假如加拿大亦派兵,就能營造國際壓力,阻嚇日本。」
不過事與願違,日本突然開戰,令香港守軍措手不及,而加拿大兵亦死傷慘重, 死傷率高於50%。其中290名加拿大兵在戰役中戰死,另外264名加拿大兵在被俘期間身亡。
鄺智文說:「加拿大兵在香港可說是全軍覆沒,是一個國家悲劇,所以戰時他們其中一個口號是Remember Hong Kong。」
香港保衛戰對加拿大人是沉重的記憶,而時至今日,加拿大幾乎每年都會出版有關加拿大人參戰的新書,傳承歷史。
專研香港歷史的高添強感嘆港人已遺忘這段歷史。「八十年代這麼多香港人移民加拿大,有多少人知道二千名加拿大士兵送到香港當炮灰?香港人對歷史沒有甚麼感覺。」
守軍不

香港保衛戰歷時十八天,有些說法認為,守軍表現不滯,這麼短時間就向日軍投降,不過高添強認為這種說法有欠公允。高添強對BBC中文網說:「不可能不放棄香港,從英國立場來看。香港太小,無辦法守,只能體面地把損失減到最低。」
高添強補充,香港周邊的台灣、廣東、海南島都被日軍佔領,加上沒有外援,守衛香港幾乎不可能。
不能忽視的是,香港守軍與日軍軍力懸殊。香港守軍共有約13000人,而日軍則有約五萬名。
高添強說:「十八日是日本人意料之外。他們以為一星期內或十天可以解決香港,想不到要付出如此高的代價。很多地方,守軍都是彈盡糧絕之下才投降,甚至有些不投降。」
港督楊慕琦廿五日「黑色聖誕節」宣佈投降,赤柱的守軍仍奮力抵抗,遭到日軍瘋狂報復,於聖士提反書院展開大屠殺,殺害傷兵及醫護人員。
另外,高添強指出,有些部隊的英國指揮官傷亡率達百分百;香港島的戰事中,二千多人死亡、三千多人受傷。香港這麼小的地方,傷亡率這麼高,可見當時抵抗激烈。
慘烈的十八天戰事後,香港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歲月。
香港平民承受的苦難
開戰前香港抗日活動十分活躍,成為日軍的眼中釘。很多抗日電影在香港開拍,亦有市民志願組織醫療隊、護士團、救國抗日團,有些學校甚至向學生提供軍訓。
也許因為香港抗日意識強烈,淪陷後,日軍極之殘酷對待香港平民。
高添強曾訪問多位經歷過香港淪陷的老人家,不少人說曾看過日軍毆打、就地處決平民 ── 起因往往都是小事。「其中一個老人家在德忌笠街,在店鋪門外,日軍拾到一些垃圾,馬上揪出店內職員,將他們打到半死。」
鄺 智文形容香港淪陷期間完全「制度崩壞」。「從日本角度來看, 中國是一個戰區, 包括華北、華中及華南。不過它從來沒有弄清香港與華南的關係。究竟華南總部可否管理香港? 開始的時候他們是這樣打算, 不過由於香港的特殊地位,加上海軍對香港很有興趣, 令香港直接受東京管理。」
雖然理論如此,但管理權落在陸軍部。「你可以想像當時戰爭部在太平洋戰爭中非常忙碌,結果沒有人理會香港(到底發生甚麼事)。香港最慘的是,當時沒有一個日本部門直接為香港負責。」
磯谷廉介是淪陷時期的香港總督,但他不是一個強勢的領袖,所以憲兵得以坐大。鄺智文說:「憲兵在香港得到無限的權力,完全沒有制衡,所以憲兵非常腐敗。」高添強指連日本人都十分畏懼憲兵。
另外,因於香港戰前經濟依賴轉口,淪陷之後,經濟完全停頓,生活條件非常惡劣。高添強說:「受訪者告訴我,1944、45年,一走出街外就會看到餓死的人。還有一些未曾斷氣的人已經被人推出街外,他們全身赤裸,身上衣物都被人拿走。」
鄺智文強調,不同階層的戰爭經驗有所不同。「有些富有人家從頭到尾沒多受戰爭影響。」鄺智文指,當年日軍首先趕走了香港的中產階層,戰後皇后大道有很多空屋,不少香港的中產階層——商人、學者、政府人員等——都不知所蹤。
日本有計劃地減少香港人口

不過最駭人聽聞的是,日本是有計劃地減少香港人口,把「無用的人」送走,而這些人往往不知所蹤。鄺智文說:「其他的中國城市沒有這樣的情況。」
據兩位學者介紹,1931年,香港人口約84萬。1938年廣州淪陷,大量難民湧入香港,令人口激增,在1941年人口至180萬。不過戰後1945年,人口只餘約50萬。
鄺智文說:「以前的說法是,這些人回鄉,所以平安無事。」日本政府當時稱這是「歸鄉政策」。
但鄺智文發現其中一個日本文件,撰寫的官員指,不少香港華人根本無鄉可返。
鄺智文說日軍侵略香港,幾乎抹殺了一代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有些人已經三代在香港,回鄉沒有人會認識他們、沒有人會給他們土地,更遑論養他們。你叫這些人回鄉跟送死沒有分別。還有,很多人在途中死亡。」
不論難民也好,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也好,現時根本沒有辦法確認多少人在戰爭及淪陷期間死亡。但粗略估計,數字在十萬之上。高添強說:「作為關心香港歷史的人,其中一個心願,希望有一個正式的紀念碑紀念香港殉難的人,尤其是平民。」
鄺 智文指,戰後香港情況相當嚴峻,幾乎陷入飢荒。「日軍投降時香港只剩四千多噸米,幾星期內會吃完……當時國軍禁止廣州一帶輸出糧食給香港,因為國軍自己也 沒有足夠的糧食。」 英國人當時從亞洲各地搜尋糧食及其他物資,送往香港,是為「鐵甲行動」(Operation 「Armour」)。
二戰對香港的影響
高添強認為,二戰對香港最重要的影響是打破英國人高高在上的形像。「戰前(香港)有很多歧視,從法例到精神都有。」舉例,以前的法例規定華人不能在山頂居住、過夜;華人不能進入香港會等等。
高添強說:「完全一個殖民地管治方法,到戰後已經一去不返。在華人眼前,看見英國人被日本人打敗、英國人被送去集中營、英軍被送去戰俘營。所以戰後有新氣象,(港英政府)作出改革,有些成功,有些失敗。」
鄺智文認同高添強的看法,指港英政府在戰後有革新的思維。「戰後政府開始強調香港的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的參與度。戰後的政府不再是一個很慵懶的殖民政府,只專注自由貿易。它會希望有一個活躍的公民社會,協助它的統治。」
自此,香港社會福利制度有所進步、教育開始改革等等。港督楊慕琦曾計劃推動香港政治民主化,不過因種種原因功敗垂成。
另外,二戰令英國開始覺悟,香港的主權始終有一天要交還中國。高添強說:「中國始終是戰勝國,怎可能容忍殖民地長期給英國霸佔?到葛量洪成為港督時,他已經提出沒辦法迴避終需交還新界給中國。而沒有新界的話,香港島及九龍無法生存。戰前英國完全沒有這個想法。」
日本侵略香港,有軍人激烈抵抗、犧牲自己;數以萬計的平民在香港戰爭、淪陷期間失去生命。不過,香港人對這一段歷史認識不足,亦不清楚這段歷史如何影響著香港發展的軌跡。不識歷史,又如何了解和平得來不易?
(責編:蕭爾)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9/150902_hongkong_wwii_forgotten_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