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四,希腊向欧盟提交了最新的改革计划。德国财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意外作出让步,他承认希腊需要部分债务重组。但德国对债务减免一事立场坚定,称债务减记违背欧盟制度。
支持减免希腊债务的人说,历史表明,只有减免债务才能解决主权债务危机。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波特尔(Eduardo Porter)直言不讳地说,德国人在希腊危机中忘记了战后债务减免的“历史教训”,并批评德国目前的表现是“伪善”之举。《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梅耶森(Harold Meyerson)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历史告诉我们,债务减免能够促进债务国繁荣、增强民主。他呼吁德国做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大国。
在希腊问题上“以古论今”的观点由来已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教授阿尔布雷赫特·里奇尔(Albrecht Ritschl)2011年就指出,德国是20世纪最大的“债务违约国”,正是国际债权人施予的债务减免成就了德国“经济神话”。
事实上,德国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两次大规模主权债务减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背负着33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1930年,当德国遭遇经济大萧条时,政府坚持平衡预算的政策,为的是让国际债权人相信:德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债务国。
寄希望于债权国会拿免除赔款作为回应,当时的德国总理布吕宁(Heinrich Brüning)大幅削减公共开支和投资。即便失业率达到纪录高位,他依然选择了财政紧缩之路。
布吕宁的政策显然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经济衰退加剧,德国温和派甚至是社会民主党派还继续坚持“平衡预算胜过一切”,导致越来越多选民放弃了中立立场,并在1932年大选中支持了极端主义者党派。那之后不久,其中一位极端主义者成为了总理——他的名字叫希特勒。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说,如今,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要求希腊坚持同样的政策,希腊则正遭遇着同样的萧条。文章说,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悖论是:德国一方面悔悟并承认着恐怖纳粹时代的责任,另一方面却又继续欣欣然地故意无视那些导致纳粹政府上台的经济决策错误。
二战后的德国再次面临着战争赔款造成的债务危机。
不过,战胜国这一次吸取了先前的教训。为帮助欧洲重建,美国二战后实施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美国在四年内向欧洲输送了130亿美元资金(相当于今天的1500亿美元)。其中德国获得14亿美元援助,是希腊的四倍。
德国智库IFO主席沃勒席恩(Hans Werner-Sinn)三年前表明,德国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规模只占当时GDP的4%。不过,《卫报》的文章指出,直接资金输送只是德国所接受援助的一部分。远比14亿美元更加重要的是,1953年伦敦会议决定给予德国债务减免。《纽约时报》的文章说,1953年2月27日签订的协议使联邦德国的债务减记了一半。
1953年伦敦会议上,德国时任财长签署债务减免协议。 来源:AP
里奇尔教授2012年在《经济学人》发表文章说,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外壳,即欧洲复兴计划;它还有一个内核,那就是基于对德国债务减免和与德国贸易一体化的欧洲经济重建。这一计划的实施影响蔚为深远。当20世纪50年代西欧在接近200%的债务/GDP比率中挣扎时,联邦德国享受着低于20%的债务/GDP比。债务减免和强制性重返欧洲市场,才是德国真正从马歇尔计划受益之处。
《纽约时报》的文章说,整个20世纪提供了一张有关化解主权债务危机是非功过的“丰富路线图”。文章认为,大规模债务积压(debt overhang)只有在大幅减记债务名义价值之后才能化解。减记债务拖延越久,必要的减记规模就会越大。
除了以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债务减免为例证,文章还特别提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解决之道。上世纪七十年代,两次重大油价冲击导致许多拉美国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与此同时,石油出口国获得经常账户顺差。在美国政府鼓励下,美国大型资金中心银行(money-center bank)吸纳了这些资金然后将其借贷给拉美国家。
世界经济增长和近零短期贷款实际利率使得日益累积的主权债务问题藏而不露。七十年代末,随着发达国家开始加息,商业银行开始缩短偿还期限、提高贷款利率,拉美国家很快发现债务上升到不可持续的水平,巴西、阿根廷等国债务负担最为沉重。最终,近40个发展中国家要求重新安排债务。
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债务重组的参与方才认识到,失去偿债能力的国家需要真正的债务减免。最终,美国提出的“布雷迪计划”(Brady plan)平均减记了债务国36%的债务,帮助解决了这场主权债务危机。
《纽约时报》的文章说,一战后的德国债务危机和拉美债务危机中,谈判的前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被用来沟通和重新安排债务延期及降低利率,仅巴西一国就实行了六次债务重组。但直到债务减记后,危机才被终结,经济才开始改善。而慕尼黑大学瑞恩哈特(Reinhart, Carmen M.)和特莱贝司基(Christoph Trebesch)教授最近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危机只有在债务面值大幅减记实施之后才会结束,延期和降低利率等柔性形式通常不会带来经济加速增长和信用评级改善。
反观希腊,自2010年起从欧盟和IMF那里总共获得价值2400亿欧元的救助资金,国内经济是否有所改善呢?
答案是否定的。路透社说,希腊经济目前已经萎缩25%;失业率则超过25%,每两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失业;大约75%的银行贷款成为坏账。
据希腊媒体GreekReporter.com报道,目前希腊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公民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超高失业率导致逾1.8万名妇女成为性工作者。而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希腊成为自2008年以来贫困儿童比例增加最多的国家之一。
就在持续数年的债务危机中,希腊的新纳粹势力开始抬头。极右政党“金色黎明”(Golden Dawn)2012年突破性地赢得了国会席位。
《纽约时报》的文章说,希腊所接受的救助被用来偿还德国、法国和其他外国银行,以及持有希腊国债的投资者。即便这些救助资金给希腊带来好处,那也是微不足道的。
希腊在解决特有的经济管理不善方面鲜有作为。但如果经济的改善成果会流向国际债权人,希腊也没有太多动机来解决这些问题。
尽管如此,德国上下并没有打算“以史为鉴”。《金融时报》援引德国ARD电视台上周的调查结果说,68%的德国民众反对对希腊实行债务减免;61%的民众表示,如果违约,希腊应退出欧元区。
上周的另一项德国民调则显示,四分之三的人表示,就算希腊会退出欧元区,也拒绝德国政府对希腊让步。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编辑Jochen Bittner更是在《纽约时报》刊文说,希腊是时候离开欧元区了。
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坚持着这样的信条:债就是债,债必得偿。对默克尔而言,在保证希腊人民安居乐业和赢得国内民意支持之间,她恐怕惟愿选择后者。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 2015/07/14 -- 《21世纪资本论》作者:希腊欠债不还?德国才是老赖!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7/13 -- 丧权辱国堪比二十一条: 希腊与欧洲债务方就救助方案达成协议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7/13 -- 希腊新提案:新壶装老酒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7/08 -- 《华尔街日报》中国股市大跌切断企业一大融资渠道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7/06 -- 希腊:公投能解决什么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7/06 -- 《华尔街日报》希腊人拒绝救助条款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3/13 -- 黎蜗藤:道德模范的危机 ——浅谈德国和希腊的战争遗留问题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3/13 -- 陶傑:德希笑話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3/11 -- 希腊司法部长:可没收德国在希资产以作为二战赔偿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5/02/07 -- RFI:债台高筑纠结 希腊叫板德国赔偿二战损失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9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