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4 June 2013

菲律宾近千万穷人与经济繁荣无缘

马尼拉——兰贝托·塔加罗(Lamberto Tagarro)站在他的菜摊中,菜摊位于菲律宾首都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周围是闪亮的现代化摩天大楼,楼群之间的道路上豪华车汇流成河。

塔加罗说:“菲律宾是正在腾飞的亚洲龙。不过,只是富人飞得越来越高。我没有上升的感觉。”

塔加罗每天能挣到大约相当于5美元(约合31元人民币)的收入,他起早贪黑地工作,为了保住他的临时路边菜摊,需要与小腐败抗争,还得对付日渐上涨的批发价格,他卖的洋葱和西红柿都在涨价。

菲律宾的经济在东亚增长最快,甚至超过了中国的增长率,2013年第一季度,菲律宾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8%。该国的股市如火如荼、货币走势坚挺,国际评级机构对该国的赞誉源源不断,也在不断提高对菲律宾的评级。

然而,从政府最新的贫困和就业数据来看,塔加罗的经历是许多菲律宾人的写照,他们都被该国新出现的繁荣甩在了后面。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数据,估计有700万菲律宾人已前往海外寻找工作,他们占到了菲律宾劳动力的17%。对那些没出国的人来说,国内的工作选择屈指可数。

尽管经济在快速扩展,菲律宾的失业率却从去年同期的6.9%上涨到了今年4月的7.5%。有300万左右想要工作的菲律宾人处于失业状态。

亚洲开发银行在其最近公布的《2013年亚洲发展展望》(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报告中指出:“最近几年出现的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没能真正缓解菲律宾的就业问题。”

菲律宾总统贝尼尼奥·S·阿基诺三世(Benigno S. Aquino III)竞选时的纲领是遏制腐败、改善国内的商业环境,以及消除普遍存在的贫困。在他执政的头三年里,他罢免了受到腐败指控的高官,打击了逃税者,并竭力引进了外资。

尽管阿基诺三世改善经济的努力受到了赞许,他在消除菲律宾持续而普遍存在的贫困方面,却不怎么成功。

在近期的立法选举前夕,阿基诺的政治对手提出,他的行动让富人更富、却把穷人甩到了后头。

在中国等国,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在工厂找工作增加收入。菲律宾几乎没有这样的选择,没有几个来自农村的穷人能胜任客户服务中心的工作。

该国于今年4月发布的最新贫困数据显示,过去6年里,菲律宾的贫困情况几乎没有改善。有10%左右的菲律宾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无法满足最基本的食品需求。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协调委员会(National Statistical Coordination Board)的数据,这个数字和之前在2006年和2009年收集的贫困数据是一样的。

据政府估计,有900多万极端贫困的菲律宾家庭无法挣到每月糊口所需的5460比索(约合827元人民币)。这笔钱和最近在马尼拉举行的“空中铁匠”(Aerosmith)演唱会的一张高层后排座位票的票价差不多,在马尼拉,你会看到许多富人在通宵达旦地开派对。

在农村地区,贫困情况尤其严重,近些年,尽管国家经济和城市地区出现了快速扩张,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却一直停滞不前。受创最重的是出现萎缩的捕捞业。农民和渔民一贯被列为菲律宾最贫穷的两个群体。

乔尔·塞西斯塔(Joel Cesista)对这个现实已习以为常,他是一位26岁的渔民,需要养活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他是巴丹省的居民,无法找到工厂的工作,也没有土地可以耕种,所以他从事一项危险的、利润微薄的工作,每月出海两次,到大洋中捕鱼。巴丹省位于马尼拉以西,是一个贫穷的农村地区。

塞西斯塔说:“这里没有永久性的工作。我们能干的就是打渔。”

塞西斯塔和其他四名男子开着一艘约10米长的船,行驶近320公里进入南海,捕捞金枪鱼,每次出海约一个星期。

顺利时,他能挣上约200美元。他往往挣得少于这个数,有时,当燃料费、鱼饵和租船费用超过他的捕捞所得时,他根本挣不着钱。其他时候,他为能活着回家而满足。

他说:“我们几乎在风暴中沉没。我们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除了其他渔民,没人来救我们。”

菲律宾政府正在设法消除农村的贫困,手段既包括提高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也包括直接的干预。

自从2008年以来,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菲律宾已经出台了有条件的现金转移计划,该计划给农村的赤贫人口提供现金,条件是他们采取某些行动,比如让孩子继续读书。

有400万户家庭正在接受该计划的援助,该计划已经获得国际组织的正面评价,不过,该计划在发钱的问题上,受到大量的腐败指控。尽管该计划没有削减国家的贫困数据,政府依然继续支持它,理由是如果没有转移支付计划,贫困率甚至会更糟。

56岁的尤莉塔·卡巴丁(Julita Cabading)是马尼拉市民,她拥有会计专业大专学位,曾希望从政府的某个反贫困项目中得益。她说,作为一名会计,她一直找不到工作,这是因为雇主们倾向于雇佣更年轻的员工,她负担不起培训费用来提高她的工作技能。

所以,卡巴丁在马尼拉的人行道边叫卖报纸、笔和口香糖,她每天能挣大约3美元左右。当她申请政府援助时,她被告知,需要在家等上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轮到她与政府代表面谈的机会。

她没法这么做,这是因为她必须在小摊上工作,以支付房租。自那之后,她从当地的放贷人那里借了钱,现在,她处于菲律宾普遍存在的某种贫困陷阱之中:在没有政府帮助的情况下,她做着一份只够糊口的工作,以维持生存、偿还贷款。

“菲律宾在改善,不过还没有触及到我。”她一边在小摊上等着下一位顾客、一边说道。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30624/c24phile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