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9 June 2013

民族主義是文明進步的最大擋石

 

 

 

(Ajin 開口)

把中國的民族主義與文明進步綁在一起,那是忽視了要維持民族主義所需要的代價。事實上,民族主義與文明進步,那是絕對衝突的!中國所奢想是魚與熊掌。

民族主義的興起,不外乎是與國際邦國作比較時,處於下風之一方所經常採用的翻轉政策。對任何穩握勝卷的玩家,民族主義是毫無意義的。況且除了東方及中亞之邦國外,現在還有哪些提倡民族主義?聽過美國民族主義嗎?民族主義永遠是出口轉內銷,以對外競爭當藉口做為內部集權統治的工具。

然而,要維持高漲的民族主義,其社會成本就是無條件地拱出一個類似神化的統治階層,就像二戰前日本軍國主義主張者一樣地把日皇造神般無限地膨脹到拱桌上。同樣,希特勒的角色也被如此地以「父親」大家長的角色出現在納粹國內。這是民族主義的必然。

為了維持民族的神話論,民族主義所衍生的社會型態必然是矇弊,封鎖,保守的。有了這樣的氣質,開放思想以及公正法制都相對地可以被犧牲了。如此一來,如何造成進步、和諧、改革?五千年來的民族主義還不夠讓中華思想跳脫出醬缸,現在又何來三頭六臂可以讓民族主義與進步發展綁在一起?想痴了!

底下這篇是首次看到多麼正確刻畫出北京中國夢輪郭的文章。從這裡面的內容可以非常明確地指出:許多北京所要達到的目標,根本都是民族主義所不能容許的,例如,中國夢包括四部分:

強盛中國(經濟、政治、外交、科學和軍事方面):需要高超的想像力與自由思考,加上正確的系統設計與法治,以及人權保障。民族主義限制了這些要素的萌芽發展。

文明中國(公平公正、文化繁榮、高素質):以黨領導為至上,何來文明,公平公正?以民族特色為基礎,何來文化繁榮?再說,千豬漂河高素質?不要笑死人了!

和諧中國(社會各階層團結友愛):不尊重人權,純粹以不擇手段賺錢為目的的重商主義,何來和諧?官大於民的價值,何來團結?車碾幼女兩次是友愛?又要讓人滿地打滾了!

美麗中國(環境健康、污染程度低):連一個減碳的國際合作都不簽了,何來健康環境?光一個北京市的空氣污染都處理不好了,何來低程度污染?

族繁!光就本部落格所收集的有關土龍的林林總總瘡疤全部展現開來,俺鐵齒斷定說,這就是中國民族主義所造成的必然啦!只要民族主義還存活著,這些社會病毒與瘡疤永遠如影隨形啦!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30606/c06kuhn/zh-hant/

習近平要改革也要民族主義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 20130606

北京——我們該如何看待本周將與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舉行首次首腦會晤的中國新任最高領導人習近平?

我們希望習近平是一位改革者,將帶領中國展開國內改革,實現值得信賴的國家治理。但是,還有人擔心習近平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將會使中國走上欺辱鄰國、對抗美國的激進道路。

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近來,從與日本存在爭端的島嶼到南海的廣闊疆域,中國都加強了自己的領土主張。

習近平頻繁地檢閱人民解放軍,尤其是海軍部隊。他還激勵中國軍隊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而且要「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習近平身兼中國最高的三個職位:中國執政黨共產黨的最高領袖、國家元首及軍隊最高領袖中央軍委主席。他很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領導中國。

2012年年末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後,習近平就提出了將成為他這屆政府特色的口號。他說,「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習近平的中國夢就是要完成「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的2020年前後完成在中國建成「小康社會」的物質目標,以及到新中國成立100年的2049年前後完成使中國成為全面發達國家的現代化目標。

中國夢包括四部分:強盛中國(經濟、政治、外交、科學和軍事方面)、文明中國(公平公正、文化繁榮、高素質)、和諧中國(社會各階層團結友愛)、美麗中國(環境健康、污染程度低)。

所謂「小康社會」就是所有城鄉居民都能享受較高的生活水平。這個目標包括到2020年前後在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基礎上翻一番(人均水平達到1萬美元[約合6.13萬人民幣]),並且到2030年前後完成城市化(70%的中國人口,也就是大約10億人在城市居住)。

「現代化」的意思是,中國要恢復在科技、經濟和商業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文明、文化和軍事力量的復興,以及能夠積极參与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

習近平的民族主義看似與這些宏大的目標存在矛盾,實則不然。以下為六點原因:

鞏固權力的需要。習近平並不像他的前任(江澤民和胡錦濤)那樣是中國改革的設計師鄧小平所挑選的,而且他也不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的。人們習慣上會認為習近平將是一個弱勢的領袖。為了實現自己的中國夢,習近平需要鞏固勢力、加強控制。如今,他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期望。

推行改革的需要。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都決定要推行廣泛的經濟改革,這是15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但那些控制權將被削弱、利益將會受損的群體(例如與中共權力階層有聯繫的國有企業)仍在對改革進行頑固抵抗。

這股抗力已無法再以可信的意識形態的形式得以表達,因此它努力迎合民族主義的渴望,指責改革人士「崇拜西方發展道路」,「歌頌西方模式」或「屈服於西方的壓力」。而習近平先發制人的民族主義則是一種戰略,「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就好像是一劑為避免淪為「軟弱」或「親西方」而打的預防針。

中國的改革者總被與親美態度聯繫起來,因此常常受到強烈的公眾批評。而習近平為自己打造了獨立於美國之外而存在的民族主義形象(他首次出訪的目的地是俄羅斯),他因而得以確保經濟改革的進行,將它們區別於為西方/美國利益而服務的行為。

賦予一黨制合法地位的需要。中國共產黨為了維持長久統治(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真的相信,這對這個國家的繁榮至關重要),它打造了一個基於三項關鍵主張的宏大敘事:只有共產黨能夠繼續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並拉近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差異);只有共產黨能夠維持一個穩定、統一的國家,並構建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只有共產黨能夠完成「中華民族的復興」,而這種復興強調切實掌握「核心利益」(即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不斷提高的國際地位。

通過團結來維持穩定。中國面臨諸多的內部壓力,特別是在一代人時間裡出現的兩極分化的人口(富-窮,城市-農村,沿海-內陸)。另外,一個日趨複雜的社會可能會從多處斷層出現裂痕。污染、腐敗、醫療衛生、住房、農民工、收入、犬儒主義、價值觀的改變等等嚴重問題都可能使社會分裂——而所有這些又因為充滿活力的社交媒體而雪上加霜。只有民族主義能夠從本質上引起整個中國社會的熱烈共鳴,能夠帶來足夠有力的社會凝聚力。

有別於前人。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必須將他們自己獨有的理論和實踐與歷史延續性相結合。那麼習近平會取得怎樣的成績?

經濟增長速度必會減慢,他也會面對一系列國內的矛盾(或危機),如公眾對腐敗的憤怒和對污染的抵制。這又是一個需要民族主義的原因。

在過去,民族主義情緒的爆發往往由外部事件引發(如1999年,北約[NATO]誤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而習近平則將民族主義置於他領導的核心——他的民族主義是先發制人的,是選擇了一條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光明大道。

個人信仰。習近平深切的愛國信念,這源自於家庭、生活和事業。他的父親習仲勛是新中國的一位締造者,也是鄧小平領導下的一位重要改革派。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告訴我,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精神是中國歷史性崛起的動力——這些話語與他近來的聲明十分相似。

所以,習近平到底是一位改革者還是一位民族主義者?答案是,他兩者皆是,因為只有成為一位民族主義者,才能成為一名改革者。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必須理解習近平的民族主義,這樣在這個處於統治地位的超級大國與那位崛起的超級大國相會時,雙方才都會受益。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是一位國際投資銀行家、作家,最近出版了《中國領導人如何思考:中國改革的內幕和未來的意義》(How Chinas Leaders Think: The Inside Story of Chinas Reform and What This Means for the Future)一書。

翻譯:曹莉、陳柳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myblog.yahoo.com/jkt921/article?mid=1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