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6 August 2020

美中台三角:馬英九抨擊蔡英文 美駐台官員首次踏足金門的政治信息

台灣總統蔡英文上周日(8月23日)前往台灣軍事要地金門,紀念「823炮戰」62週年紀念活動。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率領若干美方官員,首次飛金門出席紀念活動,引起各方議論。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向BBC中文表示,美方此舉是回應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在這幾周以來陸續高調對於台海危機的發言,特別是馬英九稱台海現在若發生戰爭,美軍不可能來的言論。
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福斯電視網(FOX NEWS)專訪被問及,若中國以任何形式侵略台灣,美方是否會介入。特朗普回答稱,「這裏不是個合適的地方來談論這件事,但中國知道我會怎麼做,中國知道。我不想要我說我將會或將不會怎麼做,這裏就是不適合談這件事。」

美國駐台官員首訪金門

美國在台協會在臉書發文稱,處長酈英傑飛抵了金門,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悼念1958年在炮戰中殉職的兩位美軍。該協會又稱,2020年8月是美台「安全合作月」(Security Cooperation Month) ,並表示「美台安全合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好幾十年前,也一直是我們伙伴關係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台灣國防研究者吳怡農告訴BBC中文,「八二三」的前前後後,金門長期遭受的炮火轟炸,象徵台灣韌性,也象徵台美的合作。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系及國際關係教授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告訴BBC中文,美國在台協會高層此時拜訪金門是表達美方對台灣的支持,以及「更重要的是對於台海『現狀』(status quo)的維繫表達支援」。

高敬文解釋,值得注意的是,1958年炮戰發生時,美國當時並未直接支援金門及馬祖,僅提供運輸協助,因為當年金馬列島,並未包含在台美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中。高敬文認為,如今美國在台協會官員踏上金門,表示金門若受中國入侵,美國將會回應。

針對台美互動頻頻,中國官媒小報《環球時報》8月14日在社評稱:「中國人已經普遍不再相信一旦台海爆發戰事,美軍有能力主導戰場形勢了」,並號稱中國解放軍有能力「以小時計拿下台灣島」 ;23日環時社評又說,「中國大陸、美國和台灣三方都應為緩解台海局勢緊張做出努力。既然三方都不希望爆發戰爭,就應當為促進和平展現出各自的善意。」

「首戰及終戰」?:馬英九說了什麼

然而,外界分析,美方此刻高調踏入距離中國廈門市最近僅有2.3公里的金門,不僅是悼念殉職軍人,仍是回應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最近一連串的談話,包含批評蔡英文「親美抗陸」以及美國現在不可能出兵的說法。

8月12日,美國衛生部長一行人剛抵達台未滿24小時,馬英九隨即在台北一場公開演講稱,若兩岸發生戰爭「首戰即終戰」,引起政壇軒然大波。

馬英九發言表示,「解放軍攻台是首戰即終戰,讓台灣沒有機會等美軍援助,而且現在美軍根本不可能來」。

8月22日,馬英九基金會舉辦「國家不安全研討會」,馬英九再次批評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是「選擇錯誤的國家路線,輕率把國家推到戰爭邊緣」;「蔡英文寧可承受戰爭風險,也不願接受能促進和平、可以避戰的九二共識,還把它惡意扭曲為一國兩制?」

此外,九二共識一詞的創建者蘇起,在會議上說,蔡英文政府讓台灣民眾「誤認」美國會協助台灣,但實情是「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蘇起說,一旦兩岸開打美國不可能翻轉戰況,

因為美國航空母艦艦齡老化,維修落後。

蔡英文8月23日在臉書回應馬英九稱,「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在國家內部尋找敵人並沒有意義。我更要請馬前總統冷靜想想:為什麼您的想法,和主流民意有這麼遠的距離?和國際社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高敬文認為,馬英九對蔡英文將台灣帶到戰爭邊緣的批評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實情:「比起前任總統陳水扁,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更加穩定,美國能信賴她;台海的緊張關係,應源自於北京以及解放軍這些日子不斷舉行的演習以及挑釁台灣的舉動,」高敬文告訴BBC中文。

不過,中國官媒《新華社》,24日發文稱「中國從來沒有侵略擴張的基因,從未擴大自己的主權聲索,堅持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解決與鄰國的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

馬英九與蔡英文兩岸路線角力

針對馬英九連日發言,日本《產經新聞》矢板明夫告訴BBC中文,這是馬英九向蔡英文開啟攸關兩岸路線的攻防戰。

矢板明夫認為,馬英九以前「三軍統帥」的身份高調批評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又特別提到台灣軍方無法抵禦解放軍的言論,「嚴重影響台灣軍心,蔡英文政府勢必要全力回防。譬如蔡英文立即前往軍人公墓,代表台政府頒發褒揚令給台灣前行政院長—823炮戰中的主要將領郝柏村,為的是穩定軍心。」

矢板明夫又分析,馬英九在北戴河會議舉行期間,不斷批評台灣的「親美抗中」路線,又一再推銷「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主張,此舉意在重新成為北京在台灣的對話窗口,因為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以及台北市長柯文哲都不再得到多數民意支持。

「不過,蔡英文重新找回在馬時代任職海基會副董事長的知名台商許勝雄代理海基會董事長,這也是向北京表示,台灣仍有對話空間,」矢板明夫強調。

馬英九辦公室回應批評稱,馬英九「反對中共不放棄武力攻台及對台軍演」,並強調蔡英文政府「除不求戰、不畏戰外,更應積極避戰,以保障民眾安全。」
印太地區軍事演習不斷

不管台灣兩任總統對於兩岸政策的歧異為何,過去兩個月以來,美中及台海兩岸之間的軍事演習此起彼落,甚至不斷升級。

美國在這幾個月派出包括航母等各型軍艦,在台灣海峽以及南海進航行,並與澳大利亞、日本等舉行聯合軍演。

7月21日,日本防衛省,海上自衛隊在推特發文稱,日美澳三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帶舉行聯合軍演。8月18日,日本航空自衛隊與美軍又開啟大規模聯合演習,在東海與日本南西諸島周邊空域出動F-15等39架軍機,進行空戰訓練。

回應美國,北京則通過接連舉行大規模演習。

自2020年七月下旬以來,中國解放軍開始在東海、南海等四大海域,進行軍演;近一個月以來,公開曾進行至少八場演習和大型軍事訓練。

中國唐山海事局本周發出「冀航警0223」航行警告,宣佈自8月24日0時起至9月30日深夜12時止,在渤海海域執行超過一個月的實彈射擊活動,期間禁止船舶駛入。

新加坡《聯合早報》周一(8月24)日分析稱解放軍最近在黃海和南中國海舉行的演練,「帶有對台灣南北夾擊、形成合圍的意圖。」身處美中夾縫,吳怡農告訴BBC中文,台灣需要一個動員「全社會」的國防體系 (whole-of-society approach)——從社區做起。他又稱,台灣的民間力量絶對有這個潛力,不但有成為彼此後盾的決心,也願意支持必要的改革。」





from BBC中文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390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