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趨激烈的衝突中,原定於上8月15日舉行的貿易協議評估會被視為罕見的溝通場合。本周二(8月19日),特朗普稱是他推遲了與中國的會談,並稱「我現在不想和中國談。」隨後白宮幕僚長又澄清這不意味著放棄貿易協議。
這場視頻會議經歷一波三折,依然未能舉行,為貿易協議的前景畫下巨大問號。
中美兩國今年1月15日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2月15日正式生效。兩國原定於生效半年後(8月15日),共同舉行會議對協議執行情況進行評估。
然而這半年間,新冠疫情在多國爆發,全球經濟陷入泥沼,香港《國安法》加劇中國與西方的對立。一系列事件,使貿易協議從中美博弈的核心議題,淪為特朗普口中的「微不足道」。
談還是不談?
上周六(8月15日)貿易協議評估視頻會宣佈推遲後,路透社援引熟悉會談的消息人士稱,推遲是因為中共高層繼續在北戴河舉行會議。
本周二,美國亞利桑那州尤馬的競選活動上,特朗普表示,「我推遲了與中國的談判。大家知道為什麼嗎?我現在不想和他們打交道。」
特朗普稱他這麼做的原因是責怪中國對疫情的處理。「中國對世界做的事情簡直無法想像。他們原本可以阻止(病毒)的。」
特朗普這一頗為負面的表態,使貿易協議前景堪憂。
而同一天,白宮幕僚長馬克·梅多斯(Mark Meadows)則向記者澄清。「我不認為他(特朗普)說過要放棄貿易協議,他說他正在評估。」
梅多斯承認,還沒有安排新的高級別中美貿易談判,但雙方仍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執行情況保持接觸。
此後,《華爾街日報》則引述中美官員透露,兩國談判代表計劃未來幾天舉行視頻會議。
放棄協議沒有贏家
在開會與否的問題上,兩國模棱兩可。但都沒有明確的言論或行動放棄該協議。分析人士認為,因為如果放棄協議,對兩國都沒有好處。
對中國而言,放棄協議會進一步激化兩國矛盾。香港中文大學房地產及金融助理教授胡榮認為,目前中美關係已經處於歷史相對低點,中方此時如果硬碰硬,無限制地擴大兩國爭端,對中國確實沒有任何益處。
相反,若中國主動在貿易問題上「開倒車」,有可能加劇美國農民和能源等相關行業的反華情緒,有利於特朗普在11月的選情。根據美國國家反間諜和安全中心(NCSC)的說法,中國並不希望特朗普當選。
對於美國而言,貿易協議雖然已不是中美間的核心議題,但放棄可能招致民主黨的攻擊。前美國貿易代表處官員瑞德(Claire Reade)表示,如果政府放手讓第一階段協議死亡,那就很難去解釋為什麼要忍受漫長的貿易戰所造成的痛苦。
拜登已經批評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稱上台後會「重新評估」。他認為應該就不公平貿易向中國問責,但是並不是以單邊關稅的手段。
大選越近,變數越大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美國剛發起貿易戰時就認為,通過迫使中國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為美國企業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那麼貿易戰的短期損失會被更長遠的利益所抵消。
從經濟角度分析,疫情為美國經濟帶入深重的危機,考慮自身利益,應該摒棄貿易戰,想盡辦法挽救當前經濟,通過率先復蘇的中國市場來刺激美國經濟走出泥潭。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首席教授朴之水(Albert Park)近期向BBC中文表示,面對當前的經濟危機,重點應轉向短期而非長期,這點會吸引人們傾向於限制貿易戰而非升級。然而,這些都是經濟上的計算,很可能會被政治上算計所主導,而傾向於繼續攻擊中國。
隨著大選臨近,這種傾向會越來越明顯。
胡榮表示,疫情之前,特朗普政府應該是更注重於貿易保護,希望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獲得好處,從而為自己的外交和經濟政策加分。但疫情衝擊下,對特朗普而言,迫在眉睫的是如何為大選拉票,如何控制疫情,如何重啟經濟,這些事項的重要性都已經遠遠大於中美貿易協議。
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大選臨近,當特朗普認為,需要進一步凸顯他對華強硬的姿態,而拋棄協議可能更符合他的政治利益時,這份協議可能終結。此外,雙方會低調宣傳,實際上繼續執行。
隨著中國經濟復蘇,中國的採購力度逐步加大。美國農業部上周五公告顯示,美國對華出售2.6萬噸大豆,為連續第八個工作日與中國買家完成大額出售。對華原油銷售也有所上升。
from BBC中文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384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