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8 September 2018

揭秘中国锐实力(二)美国智库

在国内坚持“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党管智库”的同时,中国在美国新建智库,争夺话语权,并利用拒发签证让美国智库低头。中国还投入大笔资金与美国本土智库合作。接受中国资金的美国智库,其研究课题、研究方向、邀请嘉宾,能否免受中国的影响和限制?接下来请听《揭秘中国锐实力》特别节目的第二集,本台记者林坪邀请专家学者,讨论分析中国对美国智库的影响和渗透。

“从昨天Hudson Institute(哈德逊研究所)的取消,到今天在这里开这个记者招待会,确确实实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是非常的不容易。特别是我觉得让我震惊的事情,昨天几乎我们安排好的团队,包括翻译到最后都吓得不敢来了。但是这就是我要不惜一切代价,不顾生命的危险,我一定要坐在这里的原因。”

这是2017年10月5日,中国流亡富商郭文贵在美国国家记者俱乐部(National Press Club)的讲话。他原定于前一天10月4日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与郭文贵先生对话”活动中亮相,爆料中共高层贪腐内幕。不过,哈德逊研究所10月3日突然宣布“推迟”第二天的活动。实际上,该活动被彻底取消了。

“与郭文贵先生对话”活动原定的主持人---《华盛顿自由灯塔报》(Washington Free Beacon)高级编辑比尔.格茨(Bill Gertz),主持了郭文贵的这场记者会。

签证施压

比尔.格茨近日向本台记者表示,哈德逊研究所是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而取消了“与郭文贵对话”活动。

“我从研究所的消息来源发现,他们收到了来自中国大使馆的电邮。中国大使馆威胁哈德逊研究所,如果他们继续让郭文贵亮相,他们的专家去中国的签证将受到限制。显然哈德逊研究所向中国政府的压力屈服了。”

在既定的“与郭文贵对话”活动开始前数小时,哈德逊研究所的网站崩溃了。据美国媒体消息,此前的几天,哈德逊研究所受到了来自中国上海的网络攻击。

哈德逊研究所对取消“与郭文贵对话”活动的官方解释是,时间安排欠妥。不过,中国是否利用签证施压和黑客攻击,迫使哈德逊研究所取消了这场活动,仍引发公众疑虑。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在美国投入大笔资金,成立各种智库,并对美国原有的智库加强渗透和影响,争夺话语权。

成立新智库   争夺话语权

2012年,复旦-UC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成立。这是中国高校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一名熟知复旦-UC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运作的教授向本台记者透露,该中心全部经费,都来自中方。
本台记者今年7月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发送电邮,询问该校的复旦-UC中心每年从中国获得多少资金,研究项目、员工、演讲者的选择是否需要得到中国的批准,在复旦-UC中心,以及同样位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21世纪中国中心(21st Century China Center),是否可以研究讨论西藏、天安门民主运动、台独、法轮功等敏感话题。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院长彼得.考伊(Peter Cowhey)7月19日透过电邮回复说:

“复旦-UC中心每年的预算约30万美元,复旦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都给该中心提供了资金。复旦的资金来自复旦大学,而不是政府。该中心为各方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我们希望伙伴关系能够继续下去。复旦大学对研究项目、员工和演讲者的选择没有影响。我们支持所有教师的研究项目,不考虑政治敏感性。”

复旦-UC中心网站资料显示,该中心学者研究的领域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环保,以前就“一带一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道家的社会责任感”,“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等议题举办过学术会议。该中心的研究项目不涉及人权或其他敏感议题。
向美国传统智库注资

智库云集的美国首都华盛顿更是中共影响渗透的重中之重。2015年4月在华盛顿成立的中美研究中心(China-American Studies, ICAS),由隶属于中国南海研究院(NISCS)的“南海研究基金会”出资,大力宣传中国官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向美国传统智库注资

2017年8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高级国际关系学院(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SAIS)宣布该校的中国研究系新设一个教授职位,并新设立一个研究中国在太平洋区域影响力的项目。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去年11月发文指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设项目的部分资金来自总部设在香港的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该基金会的主席是香港前特首、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美交流基金会还资助了多家华盛顿智库,其中包括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大西洋理事会(The Atlantic Council)、美国进步研究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东西方研究所(East West Insitute)、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等。

与中国合作的美国智库能避免中共影响和限制吗?

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该校亚美法研究所主任孔杰荣(Jerome Cohen)表示,只要对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结果没有任何限制,他赞成美国智库与中国同行的合作,但事实上,这种合作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共的影响和限制。

“但不可避免的是,在习近平治下的中国,中国的同行,美国智库的中国合作伙伴,他们可以写什么、可以讨论的内容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这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想在美国开会的时候,应该了解谁不能从中国来开会,谁没有被选中参加会议。有时我们被询问与会人选的建议,但通常我们想邀请的那些人因种种原因被禁止赴美开会。这再次涉及缺乏透明度的问题。”

今年1月,美国国会共和党籍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致信有意接受中美交流基金会资金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警告该校不要接受这项资金。克鲁兹在信中写道,中国全国政协与中共统战部紧密合作,是中共扩大对外影响的工具,而中美交流基金会与统战系统有联系,他担心接受中美交流基金会的资金会令该校替中国官方宣传,损害公信力。在接到泰德·克鲁兹议员的信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校长范弗斯(Gregory Fenves)表态说,该校新成立的中国政策中心不会接受中美交流基金会的资金。

本专题下一集将讨论中国对美国学术界和高校的影响和渗透,欢迎收听。

(记者:林坪 编辑:申铧  网编:洪伟)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zhuantixilie/zhongguochujiaoshenxiangshijie/yl-09042018154306.html